羊祜如何以“怀柔”战略颠覆东吴?
《反经》中的大智慧(掩发)篇: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导读】
诸葛亮在《将苑》中曾经谈到:“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面对不堪一击的对手,我们可以轻动干戈、摧枯拉朽,但如果与“熊罴之师”作战,就不能够妄想“挥剑成河”,而应该“较时量力”,学会“虎豹不外其爪”。
自古善于调动敌军的人,都会着意向对方营造出一种或真或假的情势与氛围,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决策失误!我方就可以趁机大展拳脚了。所以孙子说:“开始要像处子一样沉静、谦退,使敌人放松戒备,门户大开,然后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让敌人来不及抗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反经原典】
燕平齐,围即墨城。即墨城中推田单为将以拒燕。田单欲激怒其卒,乃宣言曰:“吾唯恐燕将劓所得齐卒,及掘城外坟墓。伤先人,可为寒心。”燕将如其言,即墨人皆涕泣,共欲出战,怒皆十倍。单乃收人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书曰:“即墨即降,愿不虏吾家族。”燕将大喜,亦懈。乃收牛得千头,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出。以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而奔燕,燕军大惊,所随五千因衔枚击之,燕军大败,杀其将骑劫,复齐七十余城。
吕蒙西屯陆口,关羽讨樊,留兵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关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众还建邺,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取,而羽可擒之。”
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羽果信之。稍撤兵赴樊,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伏其精兵于[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糜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道不拾遗。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厚遇其使,使周旋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使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相待过于平时,故羽士卒无斗心。权至获羽,遂定荆州。
此掩发之变。
【译文】
燕国进攻齐国,包围了即墨城,城中的居民推田单为将,率众抗击燕国。田单为激励士卒,故意放风说:“我最担心燕军割去被俘士卒的鼻子,还要挖开城外的即墨城人的祖坟,凌辱已死去的先人,这是最让人寒心的了。”燕军将领听信了流言,果然这样做了,即墨人都伤心地哭泣,要求出战,愤怒之情超过了平日的十倍。田单又收集了千镒黄金,让城中豪富送给燕国将领,同时附了一封信说:“即墨立即投降,只希望不要抢掠我们的亲人。”燕将见状大喜,放松了警惕。田单于是聚集了一千余头牛,把苇草系在牛尾上点燃,从城墙上凿了许多洞,在夜里将牛放出,并让五千名壮士跟在牛的后面,牛被点燃的苇草烧得疯狂了,直向燕军阵地冲去,燕军惊恐万状。跟随在牛后面的五千名壮士悄无声息的击杀燕军,燕军大败。即墨人杀了燕将骑劫,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余城。
吕蒙西面屯兵于陆口。关羽去讨伐樊城,留下一部分人马防守公安和南郡。吕蒙上书给孙权:“关羽去征讨樊城,又留下了许多人马防守,怕我会袭击他的后方。我平日有病,希望您以我治病为名拨出一部分队伍跟我回建业。关羽听到这一消息,一定会抽调守备部队,全力进攻襄阳。这时,我军就可以在乘船昼夜西上,袭击蜀国的空城,南郡即可夺取,关羽也可擒获。”
孙权同意了吕蒙的计策,吕蒙于是假装病得很重,孙权公开传令召回吕蒙,关羽果然上当,调出守南郡的部队奔赴樊城。孙权听说后,立即出发,先派吕蒙在前,把精兵埋伏在船里,让人身穿白衣,装作商人,昼夜兼行,到关羽设置在长江边上的关卡伺机行动,悄悄把守关卡的捉住捆绑起来,关羽一点都不知情。吕蒙顺利地到了南郡,守城的士仁、糜芳等人都投降了。吕蒙入城后,对于关羽及其他将士的家属关心备至,并下令军队不准去骚掠这些人家,军纪非常严明。
关羽从樊城返回,还在路上就几次派使者和吕蒙联系,吕蒙厚待使者,让他在南郡城中四处察看,到每个被俘的家中询问,有的还捎信表示这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关羽的使者返回后,军士纷纷向他打探家中情况,当他们了解到家中一切平安,待遇甚至超过了平时后,都没有参加战斗的心思了。孙权后来领兵前来,关羽被迫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俘获,荆州因此被平定。
这就是“掩”与“发”的相互转变。
【史海沉钩】
本章是《反经》中的第六十三章,题为“掩发”,意思是先要学会“掩人耳目”,才能进而做到“发能中利”。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并江南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在就任后的十年中,并不急于沙场建功,先是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收揽军民之心,而后缮甲训卒,广为戎备,暗中循序渐进的做好伐吴准备,直至自己天年将近之际,才奏请击敌。他的先“掩”后“发”之策,为杜预、王濬等将出其不意的攻灭建业、生擒孙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仔细探究。
羊祜如何以“怀柔”战略颠覆东吴?
司马炎受禅之后,不甘于雄霸北方的局面,而是想统一全国,便积极筹划消灭孙吴政权的战争。泰始五年(269年),司马炎除任命大将军卫瓘、司马伷分镇临淄、下邳,加强对孙吴的军事布置以外,又特地调任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希望他能够沿江待衅、伺机而动。当时,西晋和孙吴各自保有荆州的一半,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西晋的荆州包括今陕西、河南的一小部分和湖北北部地区。吴国的荆州则有今湖北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区。晋吴间的边界线以荆州为最长,所以这里是灭吴战争的关键地区。
羊祜到任后,发现荆州的形势不容乐观,不但百姓穷困,军粮匮乏,而且百业凋敝,文教不兴。于是他出台鼓励农民和商贾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开办学校,救济矜寡,并与吴国人开诚相待,凡是在战斗中所得俘虏,去留自决。
羊祜还巧用计谋,令吴国撤掉了对襄阳威胁最大的石城驻军。当时,吴国在石城的驻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常寇边犯境。羊祜深以为患,于是施展“左实右伪,声东击西”之术,使吴国错判敌情,将战略防御重点转移他处。然后羊祜把全军分作两队,一队巡逻戍守,另一队开发荒地。当年,全军共垦田八百余顷。羊祜刚来时,军队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到后来,粮食积蓄可用十年。他的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荆州的社会秩序,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司马炎对此颇为满意,授予其中郎将的职务,凡江夏一区的士兵,皆可调遣。
本来照羊祜的估计,只要再厉兵秣马数年,便可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天不遂人愿,注定好事多磨。泰始六年(270年),吴国在荆州的都督换上了名将陆抗。羊祜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他老子的威名,常常赞服陆逊的“性多沉虑,筹无不中”,而陆抗“明德睿哲,沉雄特秀,贞亮筹干,咸有父风”,恐怕也不是吃素的。果然,羊、陆二人甫一交手,羊祜便遭败绩。
泰始八年(272年)八月,吴主孙皓因步阐调运物资不力,解除其西陵督的职务。步阐忧虑,害怕无罪受戮,拒绝返回建邺,献城降晋。这步阐乃是临湘侯步骘的次子,其父在吴国文官中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张昭和顾雍,因此步阐倒戈,带来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陆抗闻讯,首先下令对此消息全面戒严封锁,以免动摇人心,而后立即派兵围攻西陵。晋武帝命令羊祜和巴西监军徐胤各率军分别攻打江陵(今湖北江陵)和建平,从东西两面分散陆抗的兵力,以实现由荆州刺史杨肇直接去西陵救援步阐的计划。但陆抗破坏了江陵以北的道路,造成五万晋军补给不济,再加上江陵城防坚固,不易攻打,羊祜顿兵于城下,不能寸进。杨肇兵寡粮缺,被陆抗击败,步阐身死族灭。结果,羊祜因此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则被贬为平民。
此后,杜预、王濬等主战派多次与羊祜商议,想要作出反击,一雪前耻,羊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决心隐忍不发。虽然如此,他暗地里却向朝廷表示:杜、王二人“志力刚明”、“武锐劲直”,是不可多得的大材,宜“厚加礼遇”,以待来日。之所以这样做,缘由有二:其一,通过西陵战役,羊祜开始总结教训,认为吴国的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平吴战争不宜操之过急;其二,主和派贾充、荀勖、冯紞等人以“鲜卑未定”为由,阻挠南征,他尚无有力言辞回击。如果贸然两线作战,进军稍有不顺,就会被加以谗害。
羊祜于是开始对内“谦退”,凡遇要职、荣禄,一概辞而不受,以绝小人之谤。与此同时,对外采取“怀柔”政策,在荆州边界,羊祜对吴国的百姓与军队讲究信义,每次和吴人交战,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有部下在边界抓到吴军两位将领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后来,吴将夏详、邵颉等前来归降,那两位少年的父亲也率其部属一起来降。吴将陈尚、潘景进犯,羊祜将二人追杀,然后,嘉赏他们死节而厚礼殡殓。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吴将邓香进犯夏口,羊祜悬赏将他活捉,擒获以后,又把他放回。邓香感恩,率其部属归降。羊祜的部队行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打猎的时候,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超越边界线。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他都送还对方。羊祜这些作法,使吴人心悦诚服,十分尊重他,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羊公”。
陆抗见到他这种做法,慨叹说:“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数年之后,鲜卑已定,陆抗病死,吴国境内又因为吴主孙皓的高压统治使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羊祜认为伐吴的时机已到,遂上表言战,其书略曰:“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于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宁息。孙皓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而至。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
之后,又推举杜预代替自己,并让王濬这个早就已经枕戈待旦的将才为副,主张济其所欲,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咸宁四年,羊祜逝世,在其死后的第二年,晋武帝调集大军二十多万,兵分六路,水陆齐进,大举进攻东吴。王濬从蜀出兵,无坚不摧,夏口、武昌的吴军,无敢支吾抗拒者。于是挥师顺流而下,直抵吴都附近的三山,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抵御王濬,张象却望风而降。孙皓等听说王濬军队的旗帜器甲,连天蔽江,威势极盛,莫不胆破魂飞。于是采纳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之计,向王濬递上降表。
胜利消息传来,司马炎倒了杯酒,一饮而尽,留下眼泪说:“这都是羊祜的功劳啊!可惜他没能活到今天!”
作者 赵丹阳 文史作家,时评人。微信公号:wuleihu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