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喝好3碗汤,免得医生开药方,保你全年都健康

本文审核老师:

真一,中医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帮助了超10万个朋友获得健康生活,专注中医养生12年,持续致力于公益传播中医内调外养古法养生内容。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运动最旺的时候,之后阳气开始走下坡路,但自然的阳气总量还很多,并在一周后的小暑节气达到最盛,进入一年中温度最高的伏天。

中医讲究“药补不如食补”,而汤饮是自古以来食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养生方式,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个汤饮食疗方,伏天喝好3碗汤,免得医生开药方,保你全年都健康!

古人认为:“春夏养阳。”这是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的生长、发展也同时到达顶峰,阳气消耗特别大,因此要着重护阳。此时,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还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

夏天大家都喜欢在空调房,虽然凉爽一时,但会加重体内的寒湿,反而伤了阳气,引发各种病痛。女生痛经宫寒,男生腰酸背痛,还有胃寒、脾虚、腹泻……都与此脱不开干系。

借着阳气旺盛的三伏天,以热制热,吃点温补的食物,将身体内积攒一年的寒气和湿气逼出体外。尤其是体内寒湿过重和局部血循环不畅的人群特别适合。

参鸡汤:升阳固阳

一整只鸡加上高丽参、当归、枸杞、黄芪炖出来的浓汤,不油腻却补气血,养颜安神。

用料:

童子鸡一只、高丽参(党参亦可)一根、栗子四个、大枣十颗、黄芪40克、当归20克、枸杞若干、蒜头整头、葱段、姜段2片、糯米200g(根据鸡的大小)、盐一小撮、胡椒粉一小撮。

步骤:

1、切掉童子鸡的头、脚和鸡臀,去除内脏和油脂,清洗干净(可用热水烫下去血)。

2、糯米淘洗干净,在清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将糯米、栗子、红枣、人参、黄芪、蒜头等一起塞入鸡腹;

3、用棉线封住腹部开口,并将鸡腿绑好,放入锅中,加水没过鸡,放入葱、姜大火煮30分钟,转中小火续煮1个小时,加盐、胡椒粉调味,把棉线拆开即可。

好吃又排寒的同时,还帮助疲劳、反胃食少、自汗盗汗、健忘、阳痿等亚健康人群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来暑往,起不来床。

人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和大自然是一体的。每个时节养生的重点不同。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就是这个意思。

养生是要随着四时变化而调整的。春主肝,夏主心。入夏以后,人体肝气渐弱,心气渐强,而且初夏正值肝木与心火交接之处,若肝血不足,则肝阳化火,引起心火炽盛;肾水不足则不能上升至心,滋养心阴。

莲子百合绿豆汤:养心滋阴

绿豆汤是夏季清火祛暑的第一甜品。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开胃,搭配莲子心熬煮,还能清心火。

做法:

1、将绿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莲子洗净备用,百合洗净后掰成片备用;

2、将泡好的绿豆加水用大火煮沸,直至煮到绿豆炸开后转小火,加水并加入莲子继续熬煮;

3、小火煮约10分钟后加入冰糖和百合瓣调味,一边煮一边搅拌,冰糖完全化开后即可关火,放凉后即可食用。

除了养阳气和养心,三伏天还有一个难缠的湿气,暑热、湿气会越来越重,走在路上,总让人有种一边淋雨一边出汗的错觉,身上黏糊糊的,动也淌汗,不动也淌汗,湿疹缠绵不愈、腹泻、头蒙、口苦口干没胃口、浑身乏力......

三伏天一定要做好祛湿的工作,以免秋冬生病。

冬瓜虾米汤:祛湿清热

冬瓜的性质,就像他的模样一样清凉。虽然有个「冬」字,却是真正的春播夏收蔬菜。

《随息居饮食谱》「冬瓜清热, 养胃, 生津, 涤秽, 除烦, 消痈, 行水。」想减肥的人,更不要错过,名医孟诜就曾说过:「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长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

冬瓜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养胃、清肺化痰、利水祛湿、消肿的功效。虾米可以提鲜,开胃。

湿热的人多煮点冬瓜汤吃吃喝喝,上上厕所,待在家里拉拉伸,第二天身体就没那么肿了。

材料:冬瓜300克、虾米30克、葱姜适量

调料:盐1/4小勺、糖1/4小勺、生抽1小勺、香油1小勺

做法

1、冬瓜切成片,虾米冲洗后浸泡10分钟,姜切丝。

2、锅内入油7分热,倒入姜丝、虾米,翻炒数下。

3、倒入冬瓜片,翻炒数下。调入生抽、糖,翻炒匀。倒入适量清水,调入盐。

4、水沸后煮20分钟,淋入香油,撒上葱花出锅即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医四季汤饮养生知识,可以找我

我是真一,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医四季汤饮养生知识,我可以免费送你一本畅销百万册的《汤饮养生堂》,本书根据饮食养生学原理、大众家庭的需求和南北地域风俗等差异,并通过对各种靓汤营养价值的全面分析,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汤饮来养生,全家人都能用。

免费领取《汤饮养生堂》,你可以点此处→「链接」,加我好友,快速领取!

传播中医文化,公益送书!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果你对中医养生感兴趣,真一老师可以免费把《汤饮养生堂》这本书送给你!

你可以点此处→「链接」,加我为好友,快速领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