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焦虑的三项原则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和朋友一起聊天,大到国际局势,小到日常生活,无所不谈。当谈及当今的社会问题时,朋友显露出许多担心,比如养老金缺口那么大,担心退休后的工资,还有债务、教育、医疗等问题,都让他感到焦虑。
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焦虑的又何止他一个,或许每一个有情怀的人看到一些社会现象时,都会心生焦虑。焦虑情绪,就像一种病毒会传染给更多人。有人甚至认为社会已经进入了焦虑期,得抑郁症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实,焦虑是每个社会,甚至每个时期,都存在着的问题。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他在《焦虑的意义》中说道:当我们迷失了方向时,我们往往跑得更快。由此看来,焦虑并非是一件坏事。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焦虑呢?
心理学家各持己见,精神分析学认为焦虑是内心冲突的产物。行为主义学则认为焦虑因学习而引起。“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蝇”,他们认为焦虑与人的以往经验有关。
对于行为主义的观点,有人这样反驳“一个人在山上遇见老虎会感到恐惧,但在动物园见到笼中之虎,则不会害怕”。由此可见,环境才是引发焦虑的真正原因。
焦虑到底因何引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是心理问题,因认知和思维不同而产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近的思维,另一种是远的思维。
心理学者陈海贤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苦于思考某个心理问题,去河边散步时,河两岸花都开了,桃花、樱花、梨花,五颜六色,很多蜜蜂正忙着采蜜,清风拂面,水波荡漾,孩子们绕着广场跑来跑去。一个父亲懒懒地坐在椅子上,偶尔瞟了一眼不远处的孩子。
这一幕场景让他茅塞顿开,还有什么比享受当下重要呢?现实像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不同的是,我们可以走近它,感受它。这就是近的思维。
远的思维方式则是把一件现在发生的坏事,用永久的、普遍的和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概括、推演,就是远的思维。远的思维帮我们认识世界,但也会让我们陷入焦虑。而近的思维呢,因生活中细节太多,你又会被淹没。
思维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适当改变思维方式,会让我们远离焦虑。为此,陈海贤先生提出了远离焦虑的思维三原则。
第一条原则:说话时尽量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
所谓的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自己的评价,少用形容词,而尽量用动词来描述正发生的事情。
在电影里,一个导演是不会告诉你他是怎么想,或者主角怎么想的,它只会如实呈现演员的表情、动作和对话,让你自己去感受。而你感受到的,都是很近的、很鲜活的东西。而评价性的语言是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概念对信息进行了封装和加工。
第二条原则:多提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我们往往更喜欢听一个人的具体描述,而不是听他讲一大堆枯燥的道理。描述越具体,越会让人产生共情和代入感,不知不觉置身其中,有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现实生活就像一个大杂烩,每个人需要不同,提出的信息也不同。在这个意义上,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你就会看到一个快乐的自己。
第三条原则:多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远景思维时,往往先去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件事有没有用,再来决定去做不做。而真实的情况是只要把事情先做好了,才知它会不会有用。很多人做一件事时正是因为用了远景思维,而失去行动能力。
再回到朋友焦虑的原因,他提及的那些问题都离自己太远。唯一与自己有关的是退休后工资。难道这是他自己的问题么?因为,生活就像一群人的长征,只要跟着走,不掉队,总有走出沼泽地的那一天。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关注生活本身,活在当下,做一个生活化的人,幸福指数就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