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记录的部分,该怎么办?

《中国医生》已经上映好几天了,目前看来票房成绩算不上爆款。

上映四天四亿出头。口碑也并不是一致的好评,目前豆瓣评分6.9。

但是在暑期档一众主旋律电影中,它确实算得上是综合成绩还不错的作品。
就《中国医生》的完成度看,目前豆瓣6.5-7分的评分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数。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问题。
本片以武汉金银潭医院为中心,还原了2019年底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一直到武汉疫情基本结束那一段举国揪心的日子。
故事大纲就是如此,但是影片在具体展开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割裂感。
前半部分中规中矩地围绕着金银潭医院展开,描绘医院中的患者和医生,问题不大;
但是后半部分呢,一会儿火神山雷神山,一会儿方舱医院,不时加入一些真实拍摄的镜头,凌乱不说,每一部分提供的信息也十分有限,最多的笔墨竟然还放在了一对相继感染新冠病毒的小夫妻身上。
究其原因,大概是疫情防控这件事包含的内容太丰富,导演想要讲的东西也太多,而电影的容量实在不够大。
如果不顾及影片的重点,一股脑地把疫情期间那些事堆砌起来,电影不就变成了疫情防控措施大混剪?
而本该花点时间去铺垫的环节,电影却直接跳过了。
在“新冠肺炎”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之前,它被称为“不明原因肺炎”。
而从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正式确认病毒类型期间发生了什么,影片几乎完全省略。
(电视剧《在一起》)
我们当然都知道其中的曲折。
群众怎样在无法得到及时的信息的情况下产生猜疑和恐慌?
医生怎样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做出专业的判断,而他们又遭受了怎样的阻力?
在电影上映之前,我是怀有期待的,期待影片能用一个恰当的篇幅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但现实显然是令人失望的。
那些本该被记录、被展现的部分都被藏了起来,藏在电影开始不久一闪而过的快速剪辑中的几帧画面里——群众们感受到疫情的威胁,到超市抢购商品。
不仅开头没有提到群众的反应,整部影片中,几乎都不曾出现过在疫情防控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群众。
但是,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知道群众有太多可以表现的东西。
疫情期间大家自觉在家隔离,无法与亲人朋友团聚,也需要时刻考虑怎样维持家庭,还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苦中作乐,这些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的。
也有不少人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最普遍的就是做志愿者。
在纪录片《武汉日夜》中,就有一支自发成立的救援车队,为行动不方便的孕妇提供服务。
其实,影片本可以选择通过外卖小哥金仔(欧豪 饰)的视角去观察疫情期间的百态众生,更生动具体地展现疫情中的人们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生活着。
但是事实上金仔的部分重点真的只在金仔,那些为了生存千方百计获取生活资源的人们几乎完全没有在银幕上出现过。
若是影片可以将金仔和小文夫妻俩冗长的戏份匀一半给这些藏在家中的人,可能电影可以将主题往更宏大的层面靠一靠,也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二字。
即使是在影片表现得比较好的金银潭医院部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面。
以中心人物张竞予院长(张涵予 饰)为例。
他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伟光正形象——
无条件地接收新冠患者,身先士卒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身居要职也不给患病妻子行方便。更戏剧性的是,他还是一个被确诊了渐冻症只剩下几年寿命的病人。
所有这些构成了张院长这个角色感性的一面。他的奉献,他的热忱,这些品质当然值得赞扬,也值得我们的敬意。
但是,影片却完全忽略了他作为一名医生理性专业的一面。
面对不断增加的新冠病例,他作为院长是怎样与专家一起对病毒进行探讨研究的?征求死者家属的同意后,他们通过解剖尸体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产生了什么样的帮助?
这些能够展现一名医生,同样也是一位院长专业性的细节,一个也没有。
张院长的功能就只停留在了动员大会喊口号上面,停留在一边扯着嗓子要物资,一边大喊“我们的能力是够的”上面。
因此,即使电影中的张院长有一个几乎和他一模一样的现实原型张定宇,但是这种单角度人物形象的提取,还是让张院长这个电影角色看上去太单薄了。
其实,影片中有一个被塑造得还不错的人物——陶峻医生(朱亚文 饰)。
在他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作为一个人立体的性格特点,也能看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专业性。
陶医生从出场操着一口粤语买烧鹅开始,就被刻画成一个直爽、不拘小节的人。
从广州到武汉,作为一名援鄂医生,只有他会在病房中和病人们开玩笑,也只有他直截了当地批评金银潭医院一开始的不专业(“ICU都能停电”)。
而当他一直救治的病人老张突发心梗去世后,他的反应也让我们看到他内心的柔软。同时,他也会在讨论救治方法时提出提前插管治疗,在新冠孕妇小文分娩时提供相关意见。
这样既有个人情绪,又有职业素养的角色,才足够立体,足够鲜活。
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是作为《中国xx》 系列,它在一些技术性层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影片在医疗过程的专业度上做的还是十分不错的。
“氧饱和度”“心包积液”这样的专业名词自然不必多说,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影片中呈现的一系列插管拔管、喉镜观察等等专业性很高的操作,还有割开皮肤鲜血直冒、催吐吸痰这些对观众绝对算不上友好的镜头。
然而,正是通过让我们直面这种不舒适,能够更容易地将我们带到影片中的医生病人们所处的环境中去。
而据电影参演演员描述,电影中的病房全都是1:1还原,所有的医疗设备也都是真实的,并不是道具,甚至通了电可以直接用。
此外,电影拍摄全程都有专业的医生指导演员们的操作,务必确保操作的正确专业。
即便是医学方面的专家,也对影片呈现的专业度做出了比较高的评价。
尽管专业和真实是这类电影本就应该应该做到的,但这种追求专业的严谨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专业之外,我也在电影中看到了一定的对受害者/弱者的悲悯。
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张小枫(张子枫 饰)的出现。
我相信,很多电影观众都为张小枫那一句“没有了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生活?”而动容。
这个场景的安排或许是整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
因为张小枫这一个问题,将我们从为医护人员艰苦奋战的感动中暂时拉出来,迫使我们思考:
是啊,没有了爸爸妈妈,她以后该怎么办?那些因为这次疫情失去了亲人的人,他们该怎么办?
甚至,如开头所说的那些本该被书写和记录的部分,又该怎么办?
这个场景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沉溺于这次疫情胜利的集体感动,千万不要忘了这次得来不易的胜利下面有多少个人和家庭的不幸。
他们的痛苦,丝毫不会因为集体的胜利而减弱半分,并且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长久地跟随着他们。
同样让人无法忘怀的是快递店主的死。文主任(袁泉 饰)听着快递店主发给自己的语音消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这个以前经常会和她打招呼的朋友就这样离开了。对于文主任来说,这是一种比普通病人离世更加具体的痛苦。
如果在他发消息的时候,文主任抽出那么几十秒的时间读了他的留言,他是不是有机会活下去?同样的,有多少人因为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只能孤独而绝望地在家里死去?
我们会因为这样的细节而感动,是因为影片确实看到了那些不易被察觉的个体的不幸,而我们的历史大概率不会书写他们的故事。
或许在某次午后的闲聊,他们会被街坊不经意地提起。
但是若干年以后,他们就只能存在于类似“2019年底,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引起的疫情。这次疫情造成了XXXX人死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最终被消灭”这样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了。甚至在那一串“XXXX”中,也不曾有过他们的位置。
在看《中国医生》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电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这部电影让我感动是因为它确实拍得好,还是这件事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中国医生》们起着一种类似催化剂的功能,帮助我们回忆那些正在渐渐被人遗忘的事情。
要是电影给你提供了一些崭新的切入点,让你从不曾设想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历史,或者它正好说出了你内心想要表达却还未表达的想法,那就是电影本身的力量。
所以,无论是对《中国医生》的批评还是赞美,都是可以接受的。
至少,它记录了那一段正在远去的历史,即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