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平台上网友分享的菜谱做菜后食物中毒,这“锅”该谁“背”?
东方网记者王旭2月22日报道:美食是2020年宅家记中不少新手的高光时刻,电饭锅蛋糕、凉皮、奶茶……轮番上阵,不少新手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厨艺。你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吗?如果参考别人随手分享的菜谱做了一道菜,出现问题怎么办?近期网上一个帖子就有人自称"吃 豆角 食物中毒了"。
2020年5月份,某美食分享平台的用户上传了荷兰豆炒培根的菜谱,今年1月份有人问作者,“把荷兰豆换成豆角行吗”,作者回答“可以”。随后,另一名网友在菜谱下回复“做这道菜要小心,我昨天豆角没熟中毒了,打了点滴吐了一天”。菜谱作者认为豆角煮熟吃是常识,并用了三个反问句“回怼”,引起围观群众讨论。事件持续发酵,2月10日,相关问题冲上 知乎 热搜。
网友在菜谱下面回复,作者最初的回复已删
豆角中毒曾多次见诸报道,每年10月份以后是高发期。事件中网友描述的中毒症状由豆角中的皂苷和红细胞凝集素引起,病程一般较短,多数患者在1-3天内可恢复健康。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预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彻底加热,烧熟煮透。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甚至规定: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
此次事件中,作者上传的菜谱本身没有问题,网友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缺乏常识导致,当事双方以及围观网友基本能够就此达成一致。但事件的发生暴露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人确实对豆角中毒这一类知识缺乏认知,你认为的常识可能并不是别人的常识。在一个新手聚集的平台,这显然是有风险的。
谁该来提示风险?
在知乎讨论区,有人认为作者分享菜谱就应该想到会有人照着去做,应当对菜谱负有责任,而且作者的戾气也会影响到网友制作美食的体验;
反对方则认为作者只是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为爱发电”,并不是专业人士,且过度追责可能影响分享者的积极性。
网友分析作者怼人的原因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陈梅瑜律师认为一般情况下,用户对此类分享内容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但故意分享有毒有害的菜谱或高危内容让其他用户参考模仿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作者“为爱发电”,那么第三方平台是否应该提示?网友提出此类事件中平台应当承担一定责任,比如对豆角这样的关键词显示风险提示并不是技术难题。查阅该平台的用户协议,记者发现平台明确将自己定义为用户的“内容存储空间”,“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或品质”。在“特别留意中”,平台提示“不会对菜谱进行筛选或检查”,不对“食谱的准确性、质量、安全性和实用性”做“明示或暗示的生命”,并建议使用时,“咨询经验丰富的厨师或相关机构”。
平台用户协议的相关说明
平台 申明 不对内容作出审核,从法律上来讲是否合理?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陈梅瑜律师告诉记者,在用户协议中约定信息由第三方用户自行上传或提供,不对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作出承诺是目前平台的一般做法,但若平台发现有用户明显系分享有毒有害的菜谱或其他高危内容的,应当尽到风险提示或下架屏蔽链接的义务。
上传内容之前,你需要先想明白什么?
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分享者,由此带来的风险难以避免。目前,上述菜谱作者的内容下面已经出现了“知乎观光团”,“嘴这么毒怎么毒不死你自己”“真棒,看到有这么多人骂你”等评论还在增加。现有状况下,作为内容分享者的普通人如何规避风险,应对网络恶评?
学会“免责声明”,这是保护创作者自己的较有效的办法,一位获得过100多万赞同,全职从事原创工作美食答主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她认为每个人对常识的定义可能不同,原创者可以选择“在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的领域多说两句”。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解释和提醒时,学会谨慎发言,运用好“也许”“可能”“我个人认为”“一般来说”等词语。而对于可能出现的网络恶评,则应学会“分辨恶意和有用的负面评论”。
网友分享使用第三方平台的方法
陈律师也提出可以利用免责声明规避一定的风险,“创作者和分享者可在自己分享的菜谱或内容的开头或结尾声明‘该菜谱仅为自己的做菜心得,仅作参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类似风险。”同时,网友也提醒在第三方平台学习做菜的时,可尽量选择反馈比较多的菜谱,并对比不同分享者和平台的菜谱,以尽量降低风险。
截止发稿前,知乎上原问题的回答已经有664个,超230万的浏览。讨论不仅涉及责任分配,也涉及私域和公域的区分、网络言行的规范以及网友个人知识素养等话题。其中令人无法忽视的是对问题本身的反思:为什么这么小而简单的问题会引起这样多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