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学堂 | 人本质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12月5日,晨星项目特别策划的心理学与传统文化联合培养班首期班第九单元课程开课。本次课程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戈国龙老师为大家讲授“禅与道的生命智慧”。前三期,小编已经和您分享了戈老师课程中的探索宇宙奥秘的路径道的无限奥秘朝着人的发展可能性成长进化三部分内容,下面,小编和您分享课程中第四部分的精彩内容。

自我与真我

戈国龙

自我的问题,是所有的灵性、宗教和各种寻求生命意义的理论体系所要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一切灵性的道路或者修行的道路,最后是要超越自我的,超越自我是有条件,有过程的。

在人的发展的过程当中,自我的形成有其必要性,就是说,人需要一个自我。自我是走向终极解脱或者终极超越过程中的一个驿站,让我们有一个暂时的中心来管理生命。自我是正常人的一个必要阶段。

自我一开始对于人来讲是一个必要的中心。我们可以以自我为界,分成前自我、超自我和自我三个阶段,修行是要走向超越自我的阶段。

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佛教讲的我执、法执中,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所有的烦恼一直追究它的根源的时候,它就来自于执着的这个自我,以我为中心。自我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了解精神的净化和精神的修养,首先要认识到自我是烦恼的根源,认识到自我的危害性。看一个人是否有修养,就看他自我破到什么程度。

自我是无处不在,处处表现的。在很多宗教徒或者修行人当中,自我会以一种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把它叫灵性自我主义。有的人修行人比一般人还要自我,实际上是他不知不觉的把灵性的自我培养出来了。灵性自我主义是行不通的,是说不通的。灵性是无我主义,不可能是灵性自我主义。有灵性的自我主义,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美化自我,这是一种新的自我。

转译就是把所有灵性、美好的东西都翻译成自我的语言。实际上这还是为了满足自我,不是真的进入灵性状态,社会上我们看到的多是以转译的方式来呈现出来的自我。而转化是把自我给转化掉,超越掉,修行是一种转化。

从超越自我来讲,人看问题的视角可以分成三个角度:一是从我的角度,这自我中心主义;二是看到别人,这就破了一点自我;三是看到整体。随着人心灵进化层次的提高,还会有不同的视野,站得越高,视野越开阔,在超越自我的过程当,会有视角和视野的变化。

修行,最后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无我的境界。无我实际上就是无自我,没有自我执着,没有我执的意思。无自我之后,剩下的本真的我,就是真我。自我、无我、真我这三个概念不矛盾,可以相互诠释。

无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无我的消极意义,一个是无我的积极意义。消极意义就是讲无真我,无我是否定的,反面的无我。人有无数个我,实际上就是无我,没有真正的我,这种无我是消极的无我。积极意义就是讲无自我,超越了自我中心,真无我。

修道的方向就是从超越自我回归真我。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回归真我。反过来讲,只有回归了真我,才能超越自我,这两者可以相互诠释、相互关联。

失去自我仅仅是失去一种孤立的错觉而并没有损失任何东西;回归真我仅仅是真性意识到自身,此外并未获得任何新东西。

自我本身就是我们的一个错觉,没有一个真正的叫做自我的东西。自我就是我们的一种执着、一种错觉而已。超越自我,就是超越错觉。无我是无掉这个自我,但并没有让你舍弃什么,只是让你超越了这种孤立的错觉。因为自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孤立的存在体,以别的自我分裂开来,而没有感悟到道的一体性。

回归真我仅仅是真性意识到自身,你的本性、你的真我觉知到他自己。他原来就在,叫本自具足,一切现成,本来就是这样,只不过你原来把它遗忘了,回归真我是要记起来,要意识到。

超越自我没有失去什么,回归真我也没有得到什么,无得无失,不增不减,实相如如。

常人的自我是一种错觉,一种梦中的执着,超越自我就要打破这个梦幻,消除这个错觉,回到原本的自己,本来的面目。你本来就是在道中,你本来就跟道是一体的,你本来就是无限的,现在是你意识到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存在,这个就叫觉醒。而回归真我自己醒过来意识到他自己,而不是获得一个东西。

人格的成长与本质的成长

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工作可以分成两大层面:外在工作和内在工作;与之相应的成长也有两种:人格的成长和本质的成长。外在工作对应人格的成长,内在工作对应本质的成长。

每个人都要有工作,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工作都是外在工作,即在某个单位有一份给予报酬的满足个人现实生活需要的工作。内在工作是对自己下功夫,对自己开展工作,是开展内在的探寻,实现内在的转化。

外在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所谓人格的成长就是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面子等级别的提高。

人本质的成长就是个人觉醒的成长,即你比别人清醒,你内在生命素质成长了,你管理自己生命的能力成长了,你能够不随外缘而动自己做主了,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你越趋近于觉悟,你的本质就越成长。本质的成长一定要依靠内在工作。内在工作就是对自己的性命下功夫,性命双修,通过你的内在工作得到本质的成长,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有真正的成长。

对于外在工作和内在工作来讲,职业是人做外在工作获得人格的成长的一个位置,但是职业不一定是你的事业,真正的事业是得到本质的成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职业是生存的技术,而事业是生活的艺术,是人真正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人幸福境界、幸福指数的提升。所有为生存而奋斗的外在工作都是职业;而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去追寻生活的质量,提升内在的本质,内在的素质得到本质的成长,才是真正的事业。

一个人的理想状态就是职业和事业合二为一,这样的人生就是圆满的人生。

知识与素质并重,也就是教观并重、定慧兼美。我们在人格成长的同时,也要修行本质的成长。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把知识转化为提升素质的一个功绩,即转识成智。人学习的一切知识可以转化为智慧的一个妙用,提升素质的一个帮助,两者兼备。天台宗讲教观并重、定慧兼美,教代表理论研究方面,观代表观行实践方面,定代表功夫,慧代表见地智慧,这两个方面要结合起来。

内在工作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是获得本质成长的唯一道路。我们要学会转化外在工作为内在工作。《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讲的修身,与内在工作相似的。修身就是个人自己内在的一个成长,内在的一种工作。广义的修行、修道就是一种内在工作。以修身为本就是以内在工作为本,只有内在工作做好了,获得了本质的成长,外在的成长才有意义。这是人生的根本大事。

修行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也就是全然的从事一份工作,本身就是修行,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修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