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张仲景没有学过《内经》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中医肖相如,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同时也提到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久佚。

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宋林亿《伤寒论序》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据此,有人认为,张仲景的学术所宗的是《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而和《内经》没有关系。

并认为张仲景的学术与《内经》有关的证据只有其原序中提到的“撰用《素问》、《九卷》”的文字,在《伤寒论》从未提到过《内经》的文句。

否认《伤寒论》和《内经》关系的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伊尹汤液经》的作者杨绍伊。

他认为,张仲景的原序前半部分是仲景手笔,后面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则是出自晋代王叔和之手;而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书,三阴三阳篇中无一语道及”。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胡希恕先生,由冯世纶等整理的《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在否定《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时,就引用了杨绍伊对张仲景原序的看法。

写 在 前 面

其实《汤液经》的存在只是可以证明《伤寒论》和《汤液经》有关系,但并不能否定《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关系。

如果在张仲景之前,《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已经存在,张仲景如果能得到,他应该会学习运用,说《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有关系,甚至是很密切的关系,乃到继承关系都有可能。

同样,如果说在张仲景之前《黄帝内经》已经存在了,而且张仲景也能得到的话,他也会学习运用,也应该没有拒绝学习《黄帝内经》的充分理由。

推而广之,如果在张仲景之前,《汉书·艺文志》中所提到了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已经存在,而且张仲景能够得到的话,他也应该会学习运用。

如果张仲景仅仅是学习《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而不是如其原序所说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话,似乎是难以写出《伤寒杂病论》来的,也难以取得这么伟大的医学成就。

对中医而言,读的书不多,临床经验不丰富,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更不用说是好的医生,更不用说是流传千古的医圣了。

《神农本草经》是药物学著作,《汤液经》是方剂学专著,《黄帝内经》是医学基础理论。这对医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并且,从医学基础的学习顺序而言,属于医学基础理论的《黄帝内经》是应该先于《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学习,最起码也应该是同时学,但是绝不可能不学。

可以类比的是,我们现在中医院校的教材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我们能够只学《中药学》和《方剂学》,而不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吗?

同样可以类比的是,我们现有四大经典,难道我们只需要学《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而可以不学《黄帝内经》吗?

我们现在有很多教《伤寒论》的名医,如我的导师李培生先生、梅国强先生、梅国强先生的老师洪子云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渡舟先生、山东的李克绍先生,以及否认《伤寒论》和《内经》关系的胡希恕先生,难道他们不学《内经》吗?

他们的《内经》的功底非常深厚,其中几位先生的水平我是领教过的。

其实,现在也有不少是教《内经》的名医,对此我们怎么理解?

至于说《伤寒论》中没有《黄帝内经》的词句,据此认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没有关系,理由其实是不太充分的。

例如《伤寒论》也没有明确地说过哪味药是引自《神农本草经》,哪个方是引自《汤液经》。

张仲景没有我们现在的习惯,总是喜欢大段大段地引经据典,可是,现在的我们好像就认为,不这么做就会显得水平不够似的。

张仲景是将这些经典都学习得很透彻了,不用再引用了,而是可以直接运用,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在《伤寒论》中运用的例子我就不列举了,主要看看《黄帝内经》在《伤寒论》中运用的例子。

一 伤寒的概念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还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张仲景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将外感病称为“伤寒”,可能与此有关吧。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还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内经》的意思是,凡是发热的疾病,都是伤寒,外感病都发热,所以外感病都是伤于寒邪引起的。

为什么《内经》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内经》认为阴阳之中,阳气占主导地位。

如果阳气占主导地位,对人体很重要,而外邪之中,最容易损伤阳气的当然是寒邪,所以就要很重视这个寒邪。因此,寒邪就成了外邪的代名词,伤寒就成了外感病的总称。

并且,即使是春天的温病,夏天的暑病,也是因为冬天感受寒邪引起的。

《伤寒例》:“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这段话无论是仲景说的也好,叔和说的也好,意思都是很明白的,仲景的书名叫“伤寒”,将外感病称为“伤寒”,都和《内经》有关系。

二 六经的概念

《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显然,《伤寒论》中的六经的概念来源于《素问·热论》,当然,张仲景也论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

《素问·热论》的六经,只是分证纲领,只有实、热证,重在经络,只有汗下法,方药不备;日传一经。

《伤寒论》的六经,既是辨证纲领,也是治疗准则,寒热虚实证具备,不仅有经络,还包括脏腑、气血津液、病因、病势等,八法具备,方药齐全,并有针灸等治法;辨证论传变,不拘时间。

如第4条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谓“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关于伤寒的传变,显然仲景较《素问·热论》有很大的发展。

三 阳明病的谵语

在《伤寒论》中,阳明病中经常出现“谵语”。如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谵语”是神志症状,为什么会出现在阳明病中?

《灵枢·经脉篇》中,胃足阳明之脉的“是动则病……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现在临床治疗狂躁型的精神病常用泻阳明的方法,应该是来源于《内经》和《伤寒论》吧。

四 少阳病的口苦和喜呕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96)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少阳病为什么口苦?少阳病为什么喜呕?

《灵枢·四时气》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解释吗?

五 少阴病的咽痛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少阴病为什么会咽痛?

《灵枢·经脉篇》有“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不学《内经》,少阴病的咽痛还真不好理解吧。

写 在 后 面

由此可见,《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的医学基本理论、《神农本草经》的药物学理论、《汤液经》的方剂学理论等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这些医学理论和知识虽然不是张仲景独创的,但是张仲景将这些医学理论和知识合理地、而且是创造性地运用于临床治疗的实践之中,建立了以方证为核心的临床医学体系,这是无人能及的。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纠结于《伤寒论》的理论基础在哪里呢?答案是不用!为什么呢?

因为中医的治疗单位是证,治疗方法的单位是方,所以方证才是中医的核心,只有张仲景抓住了这个核心,并且因为这种临床治疗体系有明确的疗效而广为流传。

从成无己基于《内经》的理论对《伤寒论》进行注释的一书,《注解伤寒论》问世以后,它就将人们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方向引向了理论诠释,而忽略了对《伤寒论》的核心方证的学习研究运用,使《伤寒论》的方证体系被遗忘,特别是仲景的“特异性方证”被抛弃。

因为方和证的确定性被淡化,方和证之间的关系被淡化,放弃了对证有特异性关联的方,这样便是放弃了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方证,亦即抛弃了“特异性方证”的研究和积累。

这无疑使医学转向了具有更大灵活性和广泛适用性的辨证论治的方向,也使中医学变成了完全没有确定性的体系。

由此可见,虽然,成无己对《伤寒论》的注释证明了《伤寒论》和《内经》的关系很密切,但是,沿着成无己的方向,人们对《伤寒论》的研究不断向《内经》理论化的方向演进,使《伤寒论》变得更加随心所欲和漫无目标,这是成氏之过。

对《伤寒论》的注释也是可以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不能为了注释而注释,更不能为了注释而将一些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仲景。

然而,客观地评价对《伤寒论》注释之书,能超过成氏的确不容易,《注解伤寒论》至今也是大家学习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

只是要提醒大家,望大家在看各家注解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学习《伤寒论》的正道。


中医肖相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