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和高质量陪伴究竟有什么不同?
观察,是儿童博物馆人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乐此不疲。因为只有通过敏锐而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孩子当下的状态,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在儿童博物馆一线工作的这些年,我也常常隐身在场馆的某个角落,欣赏孩子们的玩耍过程,观察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很多时候,我都被孩子们眼睛里流露出的惊奇和专注所感动,因为我看见了学习正在发生;可有的时候,我也会看见一些不那么恰当的亲子陪伴方式漠视或者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就这些陪伴方式,我做了一点思考和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建立优质的亲密关系。
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处于同一个空间里,但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相互之间好似两条平行线,没有连接,也没有相互作用。家长是身在,心不在地陪着孩子。这样的陪伴方式,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不过也没有太大的干扰,尤其是在儿童博物馆这个精心为孩子设计的环境里,孩子还是可以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少人认为,“当孩子正在专注地玩耍时,是不需要陪伴的,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事情”。真的如此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场馆里捕捉到的这样一些小瞬间:
孩子通过多次反复的试错,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一条能够让小船顺利通行的水渠,他蹦了起来,并望向不远处低头看手机的妈妈,眼里期待着赞许和肯定;
孩子帮助小猴子找到了它的耳朵、手臂和腿脚,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微笑,带着满满的成就感,转身走向了正在刷朋友圈的妈妈;
孩子执拗地将超市里所有的小推车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好,也许她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这个小细节不小心被坐在餐厅里小憩的爸爸错过了;
孩子把心爱的小火车分享给了新来的小弟弟,受到表扬后不好意思地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怎么了?”妈妈停止了与好朋友的交谈……
每当看到这些时,总会忍不住主动与家长分享,希望他们能及时地了解孩子当下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同步孩子的成长。因此,在孩子独自游戏的过程中,除了不去打扰,家长还可以通过密切的关注和观察,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通过观察孩子正在做什么/看什么/说什么,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专注/他究竟收获了什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关注。
也就是说,家长全身心投入地陪伴着孩子,身在,心也在。他不仅与孩子处于同一空间,同时,还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游戏。这个时候,他们之间建立起了连接,就像两种化学元素一样,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不过,因为不同的催化剂(连接方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化学效果。
一种是消极的,成人对孩子的游戏(学习)过程指手画脚,甚至取而代之,极大地破坏了孩子自主探究的欲望,最终导致孩子停止或者放弃了任何的尝试和思考;
为什么成人总是爱居高临下地教(cao kong)孩子?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学习依旧是那个以成人为主导,我讲你听的传授模式。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便会形成与之相应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尤其是孩子和与他朝夕相处的成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如果成人总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把结果直接告知孩子,他怎么能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正在尝试用自己想出的方法解决问题,却一味地遭到否定和纠正,他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又从哪里来?
而当成人以孩子为中心与之互动和交流时,就会产生另外一种积极的化学反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质量陪伴。成人从孩子当下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出发,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节奏和方式,顺畅地进入孩子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成人适时给予的新词汇、提出的新问题和适合孩子能力范围内的挑战都将有助于拓展孩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跟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场馆里见过的,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几个小画面:
2岁左右的男孩来到水区后,一会儿用小手拍了拍水面,一会儿把小手全浸在水里,一会儿把小手放因高低落差产生的小瀑布下面。这些动作持续将近20分钟。他的妈妈看到了这一切,在孩子的耳边说道,“哦,你把手放在了水里。水,是凉凉的,湿湿的,小手感觉好舒服呀。”小男孩从水里抬起小手,看了看,说了句“湿湿的”,又把小手放进了水里。
一位老师和几个孩子正在拼接水管,每接一根管子,水流的方向就发生改变。“老师,你快看我的,水从这儿流出来了。” “我的往两边流。” “我的也是,上面也有一点点水流出来了。”老师看了看旁边的黄色水车,说道,“那你们能不能拼出一个水路,让水流到这个黄色的水车上?”“能!”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答应,马上忙活儿开了。
“爸爸,我们来比赛吧。看谁的赛车最先到达终点。”“好啊。”“一、二、三!开始!”“耶!爸爸的车到咯!”“爸~爸~我的车被卡住了……”“哦?!为什么卡住了呢?”“嗯…是这儿,这儿没有对齐。”“好,等你调整好了,我们再来一次吧!”“一、二、三!开始!”“爸~爸~怎么还是你的车先到啊~”“那你看看,我的赛道和你的赛道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高质量陪伴是不是很简单?!透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词汇或者一个问题,就能让它发生。其实,家长只需放下“教”孩子的念头,每天抽出一小会儿的时间,关注当下,清空自己,心无旁骛地观察并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就像搜索收音机频道一样,当家长与孩子调频一致,相互之间的连接就建立起来了。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孩子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新事物,尝试新东西,更加的富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