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反思 昨晚失眠了,...
我的教学反思
昨晚失眠了,脑中出现碎片化的人与事,最后定格为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在是理不清头绪,索性就打开手机听了两节名师课,第一节课听的是英语课,第二节课听的是历史课。
听完他们的课,让我想起《学会生存》这本书中说的一段话:“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精力和时间,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个观点,我觉得是我喜欢的教师的角色。
现在回到刚听的两节课上。
就我刚听的历史学科来说,历史上一直强调其借鉴功能和目的——以史为鉴。
正因为有了对学科目的的思考,我才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听完课后,我认为所有历史教材上的内容,无非都是一个个案例,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和学生一道,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提炼出历史的学科思想、学科思维,令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习惯。
所以,我听了她讲的这一堂课,就可以推论出她的每节课都是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素材而已。学生可能最后都会忘掉这些素材,但是他会沉淀、留下一种思维方式。
后来又听了她介绍的一些经验。
若要让学生喜爱自己的课堂,教师一定要有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一下就能够让学生精神起来,从而使课堂成功有了一半的保证。那么,好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要有挑战性,要抓人眼球。
每每讲到辛亥革命,必然要涉及一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推翻清政府?如果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会觉得很平淡,但如果我们包装一下这个问题,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十四年,动员了几十万军队,遍及中国十四个省,结果没有推翻清政府;武昌起义三千人,三个月就推翻了清政府,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这个要探讨的问题并没有变,但是提问的形式不一样了,学生就有可能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了,他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开始也认真读相关的史料了。
第二,在提问的时候,最好尽可能自然地把基础知识包含在问题当中。这样一来,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就不得不去学这个知识。
比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我们就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如果你是盟军统帅,要开辟第二战场,你会选择哪个登陆地点?给出你的答案,并且陈述理由。
学生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然要考虑战场的形势,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因素,尤其还要考虑法国北部的地域特点——潮汐、气侯、土壤,等等。
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就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一干基础知识一下子都融进去了。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述法国北部的地理概貌知识,学生可能没这么感兴趣;但如果为了完成任务而主动查找、学习,那学生的劲头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去反复锤炼的。
第三,问题和主体之间,要尽可能地体现关联性。
她说:如果我的课效果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就是几个问题相互之间是平行并列的;而效果好的、让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往往都是先由老师提出一个主要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个主要的问题再延伸出一些相关的问题。问题之间有关联性。
我觉得,一个老师,一定要有一种求“道”的精神。 若要让学生喜爱自己的课堂,教师还要力争每节课都带给学生惊喜。
我发现,不论是我的教师朋友,还是那些全国名师,包括其他行业的领导者,但凡有成就的人,内心都有这样一种冲动——我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这对于个人成长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不管一个人的学历起点多高,如果没有这个“突破”的意识,那么十年二十年,他也会归于平庸;反之,一个没什么学历的普通人,只要始终保持这样的冲动,也一定会在行业里有所成就。
我确信这一点,这种“与众不同”的冲动至关重要,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如马云、任正非、史玉柱,如果细心听他们在谈话节目里的言论,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话语间,散发出这样的价值观——不接受平庸。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数学老师。她就是“无亮点不上课”——如果这一节课没有备出来什么亮点,绝不上课,只要上课就一定要有亮点。
当然,我知道这很难做到,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去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