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炳鑫连环画《渡江侦察记》创作始末

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后,解放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积极准备横渡长江,南下解放全中国。蒋军拼命在长江南岸加强修筑防御工事,妄图依靠长江“天险”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前夕,派遣一队侦察兵巧渡长江,在当地游击队和群众的协助下,完成侦察任务,为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创造条件。

19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95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八周年,同年顾炳鑫绘制的《渡江侦察记》连环画以沈默君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渡江侦察记》素材为作品原型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八周年而作。

同名电影《渡江侦察记》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改编自“先遣渡江英雄连”的事迹,汤晓丹执导,由孙道临、李玲君主演,于1954年上映。

《渡江侦察记》连环画的创作始于1953年冬,顾炳鑫为了体验生活,两次到安徽省芜湖市境内的白马山和当年渡江登陆点三山沿江一带实地写生。他还长期下连队,与侦察兵生活在一起,期间“吴老贵”的人物写生画稿还保存完好。而刘四姐的形象,是以顾炳鑫的妻子的形象为原型设计的。同年拍摄电影《渡江侦察记》的导演汤晓丹与顾炳鑫进行了多次交流,为该连环画创作提供了不少建议。

《渡江侦察记》连环画采用铅笔画,在渲染气氛、刻画人物、丰富层次等方面有特别的效果。比如,许多画面中表现的是夜里的情景,如果用白描的方式表现,似乎难表现黑夜,而用版画方式,又过于黑。顾炳鑫选用铅笔画,主要是利用铅笔的灰度,能够表现更多的层次,其素描关系又利于刻画人物性格。顾炳鑫在表现夜景中的人物活动时,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各种光源的利用。读者一般关注情节的曲折,画家巧妙地利用甚至不存在的光源,来表现人物特征。铅笔灰色的运用也十分到位,天空的涂抹,水面的交代,小路的坑洼不平,都让人如临其境.

              1955年版《渡江侦察记》

1954年,顾炳鑫接受了连环画《渡江侦察记》的创作,他到原作者沈默君家里与其交谈,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渡江战役的方方面面,去渡江战役故事的发生地——长江燕子矶,还到当时部队和农村体验生活,搜集了很多素材,包括武器、装备、服装,做了三个月的案头准备。当时参战的战士看过之后说:'你画的解放军太像了,包括服装绑腿都一模一样。’”1955年《渡江侦察记》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63年,《渡江侦察记》连环画获“1963年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这部描写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革命故事连环画,以惊险、紧张的故事情节,变化多样的画面和生动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严谨完整的风格,独到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连藏精品。

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