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连载13 第六章 临证用药的思路

病机与邪正进退

三焦是人体能量生成和输布的系统,三焦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机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开与阖。

气机代表的是正常人体能量运动的规律,这是常,是与天地自然的节律相吻合的,白天开,晚上阖;春天开,冬天阖。

健康的小孩子,能量比较高的年轻人,自然能够开得大一些,也阖得回来;同时,因为身体内部能量足,开阖的力量也足够,适应环境变化和转化的能力会强一些,所以容易保持健康。老年人能量偏虚,总体是要阖,转化的能力就下降了,所以从身心状态到社会适应,都会偏弱一些。这是规律。

作为养生保健,每个人不管虚实,如果生活中能够跟上天地间大的开阖节奏,就不会有太大的健康问题。

病机是气机异常运行的状态,这里有一个人体修复或平衡,与致病或失衡之间力量互相调整的关系,我们叫邪正斗争。斗争,就会有胜负进退。

所有的病,不外乎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

由表入里,就是由上焦进入中焦,进入下焦,呈深入且加重的趋势; 由里出表,是往外的、减轻的趋势(这里三焦指的是“里、中、外”的层次)。

图五

这个趋势决定了疾病的痊愈与恶化,也决定了健康与衰老。决定这个趋势的关键不是医生和医疗技术,而是病人身体里面有没有能量,也就是前面讲的气机运动规律——实则开,虚则阖。

正气充足,存于内,才可能开阖适度,邪气自然就留不住。

临证用药的思路

在中医的治疗当中,判清虚实为根本。

病人可能会说很多问题、指标、症状,这里痛,那里胀......一个真正有经验的医生会回应病人:“哦,我知道了。”但他不会被这些表面问题带着走,他关注的是:

一、先判断大趋势,病人在自身的恢复期还是恶化期。

二、判清虚实:中焦有没有虚?下焦有没有虚?如果是虚证,直接去攻打病灶和病症,需要兼顾正气,否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三、体会、评估、定下治疗策略:怎么把下焦的能量增加一点,中焦多一些气血,然后人体才有足够的能量。

以上考虑的是大方向、策略,制订具体战术的时候,他会估算这些因素:

● 恢复正气。帮助正气从里透到外,达到气机的开阖相对正常,需要几天?多大的剂量?

● 看邪气所在的位置。除了从皮肤表面透邪,是否考虑走大便、小便、月经的渠道。如果邪气靠近上焦或者在皮肤腠理中,让它从里面慢慢透出来;如果邪气在中下焦或者肠胃中,让它从下面通出去。

● 气候和地理。最近是冬天,又下雨,病人住的地方又比较潮湿,行风祛湿的辛温类药量要稍微大一点。

● 体质和心质。如果他是身形比较厚实、沉默寡言、有点郁的,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辛苦温类药剂量就再大一点,吃7 天。

要是病人长得清清透透、细细长长的,身形不是很结实,生活很优越,这样的体质,下焦通常会弱一些。处方需要稍微柔和一点,不能攻伐太猛,得有保护中下焦的思路,甘平味的药类可以适当增加,比如甘草、莲子、茯苓。

对于病人年纪比较大的案例,还要考虑更多。如果想用补药来增加中下焦的能量,不是简单放进去就行了,还要考虑人体是否有能力接受和利用,比如是否会“虚不受补”或者“上火”,或者产生其他意外。

人体的三焦,就像一个气球或者丝瓜络。如果是一个“气球有点扁”的虚证,里面有些通道是堵住的,有各种脏东西粘在里面,我们叫“虚滞”或者“虚而淤滞”,那么,你要预先考虑如果用补药给它充气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的病人身体深处血分有淤滞,用了补药后,不能输布运化到全身,内外表里的压力不均匀,临床上会表现为眼部、脑部压力过大、疼痛,甚至急性出血,还有的会出现肿块、疮疡和严重的皮肤黏膜反应。这类情况,在意志刚强,性格偏激又缺乏运动的偏瘦、偏紧的人体上很常见,而且情况挺复杂,需要医生细微的省察体会。

有的淤滞情况没有上面那么严重,但因为长期的运化不利,会在胃肠道、皮肤肌腠之间存有很多寒湿邪气,医生需要预估到这些情况,可以提前跟他说这个药吃了之后,可能大便次数会增加,也有可能拉肚子; 或者告诉他,你吃了药之后,皮肤过敏可能会加重,但这不是病情加重,是因为身体增加了能量,三焦正在通行的调整阶段。

告诉病人,这些都是正常的排病反应,不要担心。如果出现这些现象,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吃药,但要控制饮食,尤其少吃点肉,增加运动、泡脚,帮助把身体通行的渠道打开;第二,如果实在太难受,也可以把药停一停。这些如果能提前交代,病人就会安心很多。

这是传统中医看病的基本思考模式。其实现代的中医,还得看很多病人递过来的西医化验单,帮他们判断吃的中药、西药是否合理,回答家属的质疑,选择合适的、患者听得懂的表达方式......

所以,医生在思考的时候,病人和家属最好不要不停地说话,不要一大堆人围着问他。本来医生静下心来,可以帮病人想到后边七步的,脑子一乱,只能够想到三步甚至一步,搞不好还容易出臭招,那你就亏了。

记住:医生是来帮扶你的正气,来下好“正邪斗争”这盘棋的。

对于病人来说,他只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在“排病反应”的过程中,是不是基本生命状态转好或者不受影响,比如胃口、睡眠、精神、情绪......如果这些“基本面”受到了严重且不好的影响,那就不是“排病反应”,而是病情加重了。

针灸与心念

上面是临床用药的思维过程,针灸更简单一点。用药是先进入中焦,再进入人体大循环,然后发挥作用。针灸呢,有点像警察站岗。针灸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经络的流量。

经络好比交通网络。人体气血的运转是有规矩的,就像城市的道路,有既定方向和规则,到了下班高峰,某个路口堵车了,警察往这儿一站,一指导,汽车自然会顺着指示走。

《黄帝内经》的“留针以置气”,说的是把针放在某处,该处气的流量就会自然变化,与整体相和谐。

补泻不是医生完成的,如果你身体偏虚,一针轻轻扎进去,最终的结果会趋向于补。如果一个杯子已经没有水了,能把水倒出来吗?所有的治疗,都是立足于杯子本来的状态,其次才是医生的意向、目的。

针灸作用的是人体的能量或信息层次,比如当你收到礼物或者给予礼物的时候,无论礼物是什么,它的背后是有心意的,仔细体会,里面投注的情感是有厚薄的。

有的礼物虽然很微小,你收到的时候,会觉得若有所得,好像是补你的。有的礼物看起来挺值钱,但感觉“有形无气”。

所以,活在“有形有象”世界的现代人,如果能体会到“无形有象”和“无形无象”的东西,学中医就容易了。

学习针灸,除了需要学习经络、穴位这些具体的知识外,重点是培养感受和调整无形神气(能量或信息)的能力。如同想象给朋友一朵莲花,非常清晰地想象,这是一种能力。很多时候,在想表达一个善意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阻碍或者犹豫,“我傻不傻呀?他会不会当我是神经病啊?”这就是障碍。

还有遇到某个有趣的场景,当下那个势、那个机,你觉得好笑就笑,或者感兴趣把它拍下来,但是,这事过去三天了,大势已去,你还思前想后的,就很干瘪无气了。这类犹豫的、思路不清的人,学习针灸会比较困难。

《黄帝内经》里讲针灸,说当刺之时是“间不容瞬”的。当你决定扎针的时候其实是一瞬间的事情;《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说“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这东西说容易,但不容易深入。

后面讲“空中之机,清静而微”。针刺的时候,有训练的、敏锐的医生能体会到细微的神与气的变化。这种感觉“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那个“清静而微”的出现,不是守株待兔,是医生和病人与当时的时间、空间一起感应出来的一个东西。

就像今天上课,我们讨论到的所有内容,是我们大家一起创造的,这就是因缘和合。有可见的、可想的,还有不可言语的,或者想都还没想到但与此刻的我们有关的。

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瞬间,所有事情的生灭浮沉,都是因缘和合,是所有的力量一起出来的结果。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顾问。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