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兴化火了!
兴化,一座浪漫而古老的小城,这里有星罗棋布的湖荡,有独特的垛上菜花,有童话般的水上森林……
可兴化远远不止这些,要想认识兴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步行,可以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东大街——“念旧的人才能读懂的地方,城市的归途”,青石板路蜿蜒前行,青瓦错落有致,走在东大街的巷子里遇见你。
来到城内的东大街,巷子头便是兴化市博物馆,与其说是景点,不如说这里是兴化历史的一段缩影……
寻一场文化之旅
如果你愿意,和我在兴化城内东大街里走一走,到兴化博物馆,看看这座古城的千年文脉。
01
楚水流长——兴化简史陈列
展厅用文明曙光、长河流芳、人文鼎盛、解放之路四个章节,以时间为脉络,提炼兴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结合人文地理等元素,介绍兴化从新石器时期至兴化城解放近7000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一幅生动而绚丽的历史画卷。
02
三绝奇才——郑板桥
展厅以郑板桥生平业绩、艺术成就、深远影响三个章节,用平实的叙事手法介绍板桥多舛而非凡的一生。展现了一个“得志泽加于民”清正廉洁的板桥,一个“诗书画三绝”才华横溢的板桥,同时又是一个幽默诙谐的板桥形象。
03
李 园
与博物馆毗邻的李园船厅回廊相接,竹木扶疏,让人有种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的感觉,这里,是清代嘉庆年间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人花园,是一座具有晚清风格的扬州园林建筑。为省级文保单位。
04
板桥道情
在这方小小的戏台上,可以边饮茶边欣赏古韵悠扬的板桥道情表演。
05
方 厅
在方厅里观犼、鉴赏字画。“一吼天下白,万邪皆避开”。犼,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相传为龙的儿子,是瑞和吉祥的象征,它震撼人心的吼声能够帮助主人抵挡煞气,同时望天吼也有聚财和护身的寓意,家中放置能镇守财富。兴化市博物馆馆藏“犼”为明代留存。
06
兴化县署
兴化县署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千年县衙。如今的兴化县署为后期复建而来,但县衙门口的两尊石狮子是当时保留下来的旧物,虽然饱经风霜但依然伫立门前。
07
板桥放粮
在这里,可以欣赏板桥放粮实景演出。当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职,正逢上荒年,民不聊生。郑燮顶住压力,甘冒风险,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他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08
国象馆
东大街的国象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这里将成立侯逸凡工作室,也是兴化的国象博物馆、国象青少年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在悠闲的午后,晒着暖暖的阳光,看一场精彩的国象博弈,实属人生之乐哉。
邂逅夜色下的东大街
来东大街,最好是下午过来慢慢逛,到了夜深了,高挂的红灯笼亮起,红色霎时成了东大街的主色调。白天的东大街,晚上的东大街,是完全不同的人间烟火气……
09
八字桥广场
八字桥位于兴化市老城区中心地段、四牌楼东侧,即东城内大街与北城内大街交会处,横跨南北流淌的北市河上的一座单孔花岗岩石桥。据《成丰重修兴化县志》载:“一名登瀛,东来之水,自此而北。中和、永福两桥跨之,参差如八字,曰八字桥。”
10
四牌楼
兴化市四牌楼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约有400多年。现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四牌楼上,悬有47块匾额,旌彰邑里明贤75人81次,上自南宋,下迄民国初期,跨越五个朝代。每一块都是一个兴化故事。
11
水一样的号子
晚上,可以到东大街外的八字桥广场转一转,这里即将推出“水一样的号子”实景演出,以水乡兴化传统的劳作情境展开,歌颂兴化先民热爱家乡、勤劳奋进的精神面貌。
12
住在兴化
赏过美景,看完演出,当夜幕降临,该找个地方休息下了。来体验兴化的酒店,繁华迤逦与自然静谧兼得。
或者来体验一下兴化的乡村民宿吧。这里可以看见最美的月亮,最亮的星空。
寻味兴化早茶
早晨叫醒你的不一定是闹钟,而是兴化的早茶!来兴化怎么能不品尝兴化早茶呢~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的细致柔婉,其实在早茶文化上就已尽显无遗。风景如画温柔缠绵的梦里水乡兴化,早茶文化历史悠久。
兴化早茶馆林立,几乎家家生意火爆,口味自然都非常好。丰富的早茶文化,早已深入兴化人的骨髓。烫干丝、煮干丝、蟹黄包、松子烧卖、蒸饺、三丁包、最后再来一碗阳春面,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