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之道 至精至微丨无锡市中医医院顾植山:弘扬龙砂医学 普及五运六气

编者按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医生以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成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聚焦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苏省名中医,展现医生们医病、医心的感人故事,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发掘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医药是中医药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顾植山以此为己任,老而不停,退而不休,凭着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树立起了对医学事业精益求精,对病人全心全意的人生丰碑,在医疗岗位上不遗余力地发挥着光和热。

一路荆棘,初心不改

“因为母亲一族为中医世家,母亲又为龙砂名医柳宝诒的再传弟子,所以我从小对龙砂医学耳濡目染。”出生于无锡江阴的顾植山有着深厚的中医家学渊源,从小也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家庭出身的缘故,顾植山未能进入中医院校而走上了中医师承教育之路。从决定从医开始,他再没有了空闲时间,临床实践之余,总是钻研学问,手不释卷。中医古籍和各类文献一本本读熟,为以后的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文化基础。

从医的道路充满艰辛曲折,但他从不畏惧,勇往直前。在农村做了十余年乡村医生后,1979年参加国家中医药人才选拔考试,以怀远县第一名的成绩被选调到安徽中医学院任教。从“赤脚医生”到大学教师,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身份转变,他没有退缩,更没有懈怠,一方面刻苦钻研、认真授课,另一方面坚持临床,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他所讲授的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文献学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发扬龙砂,弘扬运气

顾植山出生在龙砂世医之家,从小对龙砂医学重要学术思想的五运六气耳濡目染,后来的学术研究更是继续加强对运气学说的挖掘整理。2006年顾植山从安徽中医学院的教学一线退休后,本可安享清福,却自我加压,回到江阴老家,将全部精力用于龙砂医学和五运六气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将自己多年的研究付诸临床实践,重塑龙砂医学流派的辉煌。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他被确立为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兼项目负责人。这个身份不仅象征着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凡有机会,顾植山就去讲学传道,用五运六气思想对中医基本理论做正本清源的梳理,让一个流派的“独家秘术”成为大家共享的知识技术。全国各地慕名前来跟师学习的人,真实地感受到五运六气的魅力,让他们“找到了中医理论的真谛”!五运六气对临床的指导使学习者的治疗水平大幅提升,甚至吸引了一些学界专家前来学习,目前经正式公证的学术继承人已达1200余人,传承弟子中正高级职称超过300人,其中省名中医就有26人。正是顾植山几十年的坚守,五运六气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才没有被封尘,并且不断被发扬光大,龙砂医学这颗江南明珠也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言传身教,薪火不绝

从医50余载,在中医内科、妇科、老年病及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造诣,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在他的门诊上,总能收到各种感谢的锦旗。

他在把脉、开方时,处处考虑天时节气这一因素,用药在各季节、甚至一天中的早晚都会有所差异。2019年初,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即将举行,建筑石雕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方韶因顽固腹泻严重影响训练,顾植山根据运气理论,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治愈了方韶数十年的顽症,助其带领中国选手斩获建筑石雕项目金牌,这是我国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为国家赢得荣誉,《中国中医药报》以头版头条给予了重点报道。

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追随者”,顾植山从来都毫无保留,他总在结合病例,不遗余力地讲解阴阳开阖枢、七损八益、“三年化疫”“伏燥”、《伤寒论》中六经欲解时等这些中医学中曾被忽视的重要理论,阐述“天人合一”不以治病为中心的健康观和“司天司人司病证”相结合的诊疗思想。还常现场演示运用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研创的针刺新疗法——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在他的针下,许多患者的病症都能当场消除,起到立竿见影,下针即愈的效果。

社会参与,责任在肩

作为一名深谙五运六气之精髓的中医人,顾植山教授清楚地知道中医在疫病防治中的突出作用,秉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多次为传染病防治献言献策。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顾植山在11月10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对疫情进行分析预测,11月12日上报的预测报告准确预测了疫情规模和消退时间,并提供了防治建议。2006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递交“国家'十一五’中医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建议书《五运六气研究》”,并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中担任了“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危急时刻,他再次挺身而出,牵头制定具有龙砂医学特色的新冠肺炎疫病中医药预防方案,并多次深夜还在远程指导抗疫一线的龙砂弟子处方用药,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截至目前,顾植山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和精华理念进行系统整理,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独著或主编的学术专著7部,其中代表著作有《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等等,为当代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中国医学走向世界做了全新铺垫。

【名医名方】乌梅丸

组成:制乌梅30g、制附片6g(先煎)、川桂枝6g、淡干姜5g、炒川椒3g、辽细辛5g(先煎)、炒黄连8g、炒黄柏6g、潞党参10g、酒当归6g。

功效:调和阴阳,枢合厥阴。

主治:厥阴病。

症见:失眠易醒,常夜间1-3点醒,醒后难以复睡,或心烦口渴,自觉腹中有气上冲心胸,恶心呕吐等等。

用法:口服,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2次温服。

方解: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是治厥阴病的主方。但长期以来,人们把乌梅丸仅视作治疗蛔厥的专方,现在中医方剂学教材更把乌梅丸放在了“驱虫剂”中。甚至有医家指乌梅丸为“杂乱无章,不足为法”“不中用之方”(舒驰远《伤寒集注》)。顾植山教授认为:六经辨证要重视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六经病“欲解”不是“必解”时,“欲解时”实为“相关时”,是六经辨证的重要抓手,诊治许多疑难杂病的关键点。《伤寒论》“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凡在此时(特别是丑时)发生或加重的病症,都可能是“厥阴”出了问题,都可以从厥阴论治,乌梅丸为首选之方。

对于乌梅丸的方解,通常只讲药味酸、辛、苦的祛虫和药性的寒热错杂,忽略了药物的归经和药性的升降出入。在六经气化中,厥阴为三阴之阖,居两阴交尽,由阴出阳之位;阳升阴遏,厥热胜复。厥阴的失常,主要表现为上升的阳气与“阴阖”间的不谐调,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此时若得气化之助,顺利完成“两阴交尽”的出阳过程,诸病可愈,反之则杂病丛生。《神农本草经》记载,乌梅有“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之效。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论述乌梅:“乌梅,酸也。主下气者,得春生肝木之味,生气上升,则逆气自下矣;……梅实结于春而熟于夏,主敷布阳气于腠理……后人不体经义,不穷物理,但以乌梅为酸敛收涩之药,而春生上达之义未讲也。”乌梅是未成熟的果实,性类厥阴,且生气旺盛,可助阳气升发,此方名“乌梅丸”重用乌梅之义;附子细辛,促少阴之枢转;桂姜人参,助初发之生阳;连、柏、归、椒,调厥阴之寒热。全方看似用药较杂,但恰是调整厥阴气化升降出入所需,杂而不乱,不失为治疗厥阴病的主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