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这种媒体评论之风才更当“休”矣!
“娘炮”之风当然要谴责,但要懂得如何谴责、怎么谴责,否则就容易适得其反,徒增麻烦。
听我一言,新华网的这篇《“娘炮”之风当休矣》还是别转了,文章写得实在太差,并且已经在舆论中呈现出了反效果。
写网络热点的评论文章,不是比文采,比谁的嗓门大,而是比谁更能让网民接受主流思想,更有情感认同。
在一些争议性话题讨论时,官媒发表的评论文章不同于一般自媒体,写作前一定要充分评估话题的受众情况、观点倾向和认同程度,文章应当尽量避免给人以“火药味十足”的不适感,毕竟涉及争议性话题的讨论,媒体评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把主流观点讲到读者的“心坎里去”。
以此次“娘炮”话题为例,自《开学第一课》邀请“娘炮”偶像引发舆论公愤始,随着公众充分的意见表达和观点沟通,已经在舆论中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谴责共识。事实上,官媒评论只要稍加提炼、加以现象剖析,势必会有助于这种舆论共识度的强化,而随后线下针对性工作的开展也会顺利很多。
但新华网的这篇评论,却大量使用了“病态审美”“超越底线”这类强烈贬斥性语汇,很容易给人以“娘炮即罪恶”“娘炮要受惩罚”的即视观感,反而造成大量舆论误导。
分析认为,无论是《开学第一课》引出的娘炮争议,还是当前一些平台为赚流量包装的“娘炮”偶像,公共舆论的主流态度都十分明确,即“你娘归你娘,但主流平台不能公开宣扬”“允许娘炮存在,但不能肆无忌惮包装误导青少年”。可以看出,对于“娘炮”,社会的主流意见既有包容的一面,又有清晰的非主流一面。
然而,被新华网这篇《“娘炮”之风当休矣》文章这么一渲染,就成了“娘炮即原罪”的非此即彼,公众怎能不反感?而造成的后果就是,那些被文章激发抵触心理的公众,通过将其与同一天发表的“人民日报评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进行对比,来表达情绪不满,“两大央媒互掐”也随之成为本可避免的新话题点,反而陷入无谓的争论。
我发现,现在很多媒体评论普遍都存在这种现象,将舆论热点的引导性评论与传统纸媒的命题评论混为了一谈。这些评论员,特别喜欢把语气讲到极致,要么歌功颂德到“宇宙大神”,要么严厉狠批到“千古罪人”,而媒体似乎还特别喜欢刊发这样的评论,令人十分遗憾。
我老早说过,迟早有一天,这些人、这些文章会成为舆论的一大麻烦。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