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问题的由来

摘    要:布哈林是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著名领袖之一, 1928年他因在国家经济建设问题上持不同意见而遭到批判, 1937年被逮捕。自1938年被秘密处决至1988年平反昭雪, 其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期间, 苏联政坛虽几经变迁, 却始终对布哈林问题讳莫如深, 直至戈尔巴乔夫执政后, 苏联最高法院方裁决其无罪。
尼·伊·布哈林 (1888—1938) 是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著名领袖之一, 1928年他因在国家经济建设问题上持不同意见而遭到批判, 1937年被捕, 1938年3月被以“叛国罪”秘密处决。在联共党史上, 布哈林堪称是少年得志、才华横溢的人物。从十月革命到1934年, 曾先后任苏共中央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真理报》主编, 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等职。布哈林不仅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 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是“革命的金童”, “全党所喜爱的人物”, “党内最大和最可贵的理论家”。但就是这样一个深受列宁器重、为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革命家, 却因持不同政见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布哈林遭到批判的主要原因, 是1928年他与斯大林在国家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 争论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之争, 即两种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和方法的争论。而导致其被捕的直接原因则是1934年12月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的被暗杀。当时党内不正常的政治生活, 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最终演化为一场政治迫害。布哈林被处决后,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布哈林问题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布哈林案件日益受到苏联国内和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 并最终形成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要求苏联当局澄清案件真相, 恢复布哈林名誉的运动。
布哈林问题的重提和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绝非偶然, 而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第一, 它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的人权运动紧密相连。第二, 世界上一些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从爱护社会主义国家完美形象、正确评价斯大林的角度出发, 希望擦去斯大林加在社会主义形象上面的阴暗的、不人道的东西。第三, 欧洲共产主义者在探索非斯大林化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发现布哈林的思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政治上摆脱个人崇拜、独断专行, 经济上改变强制性和指令性经济措施、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 与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动的平衡论”的思想相契合。第四,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一些国家要求从本国实际出发, 建设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新体系, 跳出苏联的框框走自己的路。为此他们重新研究了苏联二、三十年代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辩论。他们发现, 他们正在做和希望做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与二、三十年代布哈林提出的思想有许多相似和吻合之处。从理论的需要出发, 他们要求苏联当局在政治上为布哈林平反。第五, 也是最根本的一点, 布哈林案件是彻头彻尾的冤案。布哈林与斯大林的分歧, 只是方式、方法上的分歧而非敌我矛盾, 因此对布哈林的不实指控与判决引起了世界舆论的不满。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 布哈林的沉冤逐渐为世人所知。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 苏联政坛上出现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革新派。他们强调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肃清个人崇拜, 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对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虽未作出明确决议, 却为三十年代大恐怖时期的大批受害者进行了事实上的平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报告中把联共 (布) 同托洛斯基、季诺维耶夫和布哈林的斗争说成是“思想领域里的斗争。”这就含蓄地否定了强加在布哈林等人头上的间谍、暗杀分子之类的罪名。可在布哈林平反问题上, 苏联当局却采取了回避和讳莫如深的态度。但在赫鲁晓夫的关照下, 1956年, 布哈林的妻子安娜·拉琳娜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监禁后重新获得了自由。安娜出狱后决心为丈夫的平反奔走呼吁。1961年, 安娜与小布哈林向苏共中央递交了第一份要求为布哈林恢复名誉的申请。提出:1.允许她和儿子在莫斯科定居;2.撤销对布哈林的不实指控;3.恢复布哈林在党内的名誉等三项要求。 赫鲁晓夫应允了第一项请求, 答应对另外两项给与考虑。但赫鲁晓夫在党内遇到了强大阻力。1962年12月, 赫鲁晓夫绕过苏共中央, 通过他的一个朋友波斯别洛夫在一次全苏历史学家会议上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讲到:“布哈林或李可夫当然都不是间谍或恐怖分子。”这是到1987年为止, 苏联最高当局的唯一表态。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 安娜母子再次上书苏共中央要求为布哈林平反。1965年, 斯塔索亚等四名苏联资格最老的布尔什维克联名上书苏共中央, 要求为布哈林平反, 但如泥牛入海。 勃列日涅夫掌政时期, 政治保守、独断专行, 这在苏联人民当中引起强烈不满。1967年42名三十年代被害者的子女, 其中也包括小布哈林向苏共中央写了抗议书。1968年, 发生了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当时苏联领导人把所谓的“布拉格之春”与布哈林平反问题联系到一起, 认为是右倾机会主义, 是反党、反社会主义事件, 同时重申了斯大林的理论:“右派是共产主义的主要危险。” 布哈林平反问题被搁置一边。直至1977年6月, 苏共中央检察委员会的一位官员通过电话通知小布哈林:“我奉命通知你, 你们申请重新恢复布哈林在党内的地位和他在科学院的院士资格是不可能批准的, 因为根据审讯他的罪行而作的有罪判决尚未取消。”
在申述无望的情况下, 小布哈林开始求助国际舆论和外国共产党。1978年3月12日, 他在给意共总书记贝林格的呼吁信中写道:“在大部分居民都是用谎话连篇的《简明教程》教育出来的国家里, 有很多人仍然认为我父亲是个叛徒和希特勒的奴仆。尽管事实真相是:他是一位杰出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战士……贝林格同志, 我向您求助, 不仅因为您是西欧最大共产党的领导人, 并已摆脱了斯大林罪行的重担, 而且还因为尼·伊·布哈林是一位共产主义的国际主义者, 一位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积极成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临死前不久还写了一封‘致未来一代共产党领导人’的信, 呼吁他们替他‘平反昭雪。’……这封信的结束语是:‘同志们, 要知道, 在你们高举着向共产主义胜利迈进的旗帜上, 也有我的一滴血。’” 后来小布哈林又把这封信的副本寄给了伦敦的罗素和平基金会, 得到热情支持。基金会起草了一份“致勃列日涅夫的呼吁书”, 并散发到许多国家征求签名, 得到广泛响应。信中写道:“我们请求苏联政府重新审查并公布布哈林案件, 为他恢复名誉, 并说明造成这一冤案的情况。” 与此同时, 各国共产党领导人也纷纷发表讲话或文章, 呼吁为布哈林平反。1980年6月27日, 意共葛兰西学院组织了一次关于布哈林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把为布哈林平反问题推向了一个高峰。当时, 布哈林案件的同案人大多已经获得平反, 给布哈林定罪的法律基础已不复存在。但当时苏联正处于历史上的“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等人是不会为布哈林平反的。1985年3月,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为摆脱困境, 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许多历史学家、学者和普通民众要求填补“历史空白点”的呼声高涨 , 安娜母子再次公开发出呼吁。
1988年2月4日, 在内外舆论的推动下, 苏联最高法院做出裁决, 宣布以布哈林、李可夫为首的21人“反党集团”无罪, 包括布哈林指使卡普兰暗杀列宁在内的所有不实之词被推翻, 布哈林冤案终于获得平反。1998年6月21日, 布哈林的党籍得到恢复。历史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正义得到伸张。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01期,作者于贵军(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0)

相关推荐

  • 在核心权力圈排名仅第六的赫鲁晓夫何以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健在时的苏联核心权力圈,大体由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和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米高扬等人组成.这些重量级的苏联重臣表面看没啥不同,而内里还是有区别的,前四位是斯大林的红人 ...

  • 布局:历史的教训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宣言>卷首语 大约 ...

  • 【苏联现代史】苏联现代史资料简介 苏联现代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第3页]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1956年2月14-25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有表决权的代表一千三百四十九人,有发言权的代表八十一人,代表六百七十九万五千八百九十六个正式党员和四十一万九千六百零九个预备党员 ...

  • 张碧晖口述(一)丨科学学是怎样产生的

    科学学是我国科技政策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中国早期的很多科技政策制定者,或受到了科学学的影响.或亲自参与了科学学的研究."三思派"近期采访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重要发起人和奠 ...

  • 母亲节的由来!

    ‌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1 ...

  • ​八字算命的缘起和由来

    八字算命的缘起和由来,就算你自称大师也应该补一补这些基础知识   爱因斯坦说,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这句话意思是世间万物,皆有规律,世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那么,万事 ...

  • 家谱中用“郎”取名的由来

    家谱中用"郎"取名的由来 一壶老酒 2020-03-31 家谱中用"郎"取名的由来 打开上面链接阅读原文. 参考阅读--客家"郎"名实为唐宋 ...

  • 塘子巷的由来

    20世纪初法国人修筑滇越铁路,在塘子巷与铁道交叉处立有一节钢轨,头部削成坡面直指苍穹,尾部深埋地下,周围用"红毛泥"(水泥)浇灌台座.立柱上刻一横线,铭记"At 1896 ...

  • 美国最古老的城市和它的由来,你知道吗?

    清教徒于1620年12月在普利茅斯岩登陆,而美国直到1788年才确定宪法.在这期间,美国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都已有来自欧洲的居民定居下来.按照18世纪的人口计算,当时已有几个颇具规模的城市,美国最早的城 ...

  •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涨知识,太全了!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涨知识,太全了!

  • 蔡长福:辨屁论屁,兼论癌症由来(附带医案)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 ...

  • 基本上姓氏由来都在这了!再不知道自己姓氏...

    基本上姓氏由来都在这了! 再不知道自己姓氏由来的别怪我咯! 抓紧点赞收藏转发起来吧! 没有的可以留言,我后面补充上! 装13必备 #故事# #文学# #姓氏# #知识# #常识#

  • 厅西路的由来与上海地方审判厅

        有段时间经常开车经过斜土路厅西路路口,有时会想,为什么叫厅西路?路的东面应该有个叫什么厅的衙门吧,前几天步行经过厅西路,看到路的两边都是进入拆迁阶段的旧房,但在不足200米长的厅西路的中间却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