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有三千名老红军资格不够,主席大手一挥:一律少校

1955年,是中国建军史上红星闪耀的一年。从1950年彭德怀明确提出要建立军衔制,到1955年最终确定举行第一次授衔仪式,前后历经五年准备。终于,独属于中国革命部队的荣耀时刻到来了。

在这次授衔仪式上,国家分别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55名上将,175名中将,802名少将颁发任命状。此次仪式标志着我国军衔制的正式确立,这不仅让各位置上的军人对自己的职权和责任有了更为明确清晰的认识,也使得军队内部事务和各项合作得到上下有序的执行和配合。同时,军衔也是对军人的功勋和贡献的认可、褒扬和鼓励,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期许和铭记。

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却出现了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问题。在军中,仍有3000余人的老红军并未获得头衔。按此标准,这3000余红军虽然资历足战功高,却因为职务问题被卡在了授衔队列以外,可若不按标准行事,那一开始就设定下来的标准原则不就成了荒唐笑话?要如何合情合理地给予这批"老国宝"们应有的荣耀,是个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红军队伍,在新中国的建军史上,有着极其重要且特殊的位置。自南昌起义后,全国许多地方的工农武装力量纷纷揭竿而起。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建立农民政府。书法家吴兰陔知道后,提笔挥毫,写下一副"十色对联"歌颂工农武装力量。其中下联里提到"苍生济济拥红军"。故此,吴兰陔是将中共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的第一人。接着,广州起义爆发,正式确立革命组织为工农红军,红军的旗帜自此飘扬。

放眼回望,红军经历了土地革命,而后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之后便开始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的漫漫征程,直到跟着党一起走进新中国。还未来得及喘息,又再次投身从戎,跟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对抗强大的英美帝国。

一路走来,红军从建军之初的寥寥无几,慢慢成长壮大到最鼎盛时期的30余万人。历经一次次战争不断的消耗,到最后幸存的红军剩下不过数千人。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他们踏过了一片又一片的刀山火海,历经一次又一次地九死一生。凭着这些功勋,这场新中国"论功行赏"的"庆功宴"上就应该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毕竟,在这个中国史上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授衔仪式上,已经有着太多太多的特殊之处。这次仪式上有12名残疾军人颁发头衔,上到元帅下到少将,身体的残缺,缺不掉他们身上积累的赫赫功勋;也有几十位少数民族军人被封为将军,从大将到中将,因为少数民族的骨血与我们一脉相承,同样都是忠肝义胆的华夏儿女;还有15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分别被授予上将和中将,数位归侨同胞被授予上将和少将,一个越南少将,以及被称为"当代花木兰"的唯一女将等等。

这些将领中从最初道义不同,甚至是血脉种族不同,到最后跨越阻碍,为着共同的信仰浴血奋斗,殊途同归。而这3000余人的老红军战士所做出的的贡献,有过之无不及,理应值得特事特办,获得他们应得的那份殊荣。

为此,评委会将情况紧急上报中央。经过商量讨论,毛主席大手一挥,给出决定:一律少校!

而后,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根据指示,将余下3000多名老红军战士一律授予少校军衔。参加授衔仪式时,老红军们的年岁都已然不小,年过半百的比比皆是。出走半生,他们有多少数不清的血泪交织,又有多少道不尽的生死别离。他们用百死一生的履历为中国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历经半生戎马,老红军们不见得会多在意头衔的高低大小。但是,国家给予他们的这份特殊荣耀,足以让他们在余生得到满满的慰藉。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即便他们没有身在高位,他们为国为民所付出的点点滴滴,祖国都不曾忽视,也不曾忘记。"老红军,不下校"这六个字,便是最好最有力的证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