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霓村 悬崖壁上的古村落

连永宁 文\图


  这里的山很高,这里的崖幽深,在崖谷岩石层上有一座古老的村落,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虹霓村。虹霓村靠山面河,山叫紫峰山,河叫虹霓河,河水从上游峡谷流出来,在村前倾泻于一个峡谷,这个峡谷齐崖断壁、刀削斧劈,河水流此仿佛被折断,水帘直下,虹霓辉映,涛涛倾泻的河水打破了这个崖上村落的寂静。

消失的寺院

虹霓村位于平顺县城东35公里的太行山大峡谷中,三面环山,西依帅魁山,南望南山,北靠紫峰山。虹霓河从村脚下穿行而过。据《平顺县志》记载,在1000多年前,这里曾有一座寺院——海会寺【史书有说海慧院、海慧寺或海会院、海会寺】,但现在除了一座饱经风霜的明慧大师塔,一切遗迹荡然无存。 所以海会寺具体建于何年、毁于何时现在无法考证,不过专家分析推断,海会寺的废毁应该在明末清初这段时间。但可以断定,当时的海会寺背靠紫峰山,面朝虹霓河,规模也不小。

多年从事文学、历史研究的郭俊明先生是这样分析海会寺的:根据史书记载,海会寺应该有千年的历史,当时皇帝赐东至相州林滤县【今林州】大墁池石为界、西至七里丛大崖下为界、南至大崖、北至大崖下为界。也就是说,这一片谷地全是海会寺的土地。明崇祯年间一个叫石鼎臣的人写过一首游海会寺的诗,开头两句写道:“曲径盘旋直接天,梵王宫阙百云边。”这就是指海会寺,至于海会寺为什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当年奉命建塔的崇昭和尚可能很清楚,但遗憾的是他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海会寺如果存在的话,它自然是背靠紫峰山,面朝虹霓河,寺院中心是明惠大师塔,因为崇昭的主要任务是建塔。根据村里的地形分析,村前一片平坦的空地应该是海会寺的前大门,再往上应该是寺院的山门,那残存的几块青石也许就是通往山门的石阶余留。

海会寺的消失之谜还是留给后人来解吧。

遗留的寺塔

说到虹霓村必然说到明慧大师塔,它不仅仅是海会寺唯一的留存,更是虹霓村历史的见证。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些年明惠大师塔矗立在虹霓村小学院内,为了保护好这一国宝,如今又给学校砌了一道墙,将塔与校园隔开,为减缓塔身风化,文物部门在塔的四角焊接了铁架,准备将其封闭保护。

明慧大师原姓颜,名举,山东临沂人。出身儒门,算是书香门第。"幼怀聪颖,性自不群,每厌繁尘,志求出离。"最初是在一个叫鹤林寺的地方落发为僧,受了足戒。

明惠大师塔为单檐九脊殿顶、亭阁式石塔,方形平面,青石雕砌,坐北朝南。自上而下可分为基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塔刹五部分,高约6米。束腰内每面刻壶门,内雕石狮16幅。塔身为仿木亭阁形制,正面辟门,门侧各一披甲戴盔的天王像,一为双手扶利剑,一为手执金刚杵。东西侧面刻出破子棂窗,背面镶嵌一块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石碑,碑文简略记载了明慧大师的一生及被害经过,门内为方形塔心室。

明慧大师塔雕刻工艺上乘,是我国古代单层方形石塔中的优秀作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但遗憾的是,据村民介绍:2007年5月9日夜,金刚罗汉雕像被盗,给虹霓村百姓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古村的期盼

虹霓村现有居民750余人,以王、耿两姓为主,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兼有花椒等副业。记者在村子里走了一趟,穿过曲曲直直的小巷,两侧有许多老旧式民居,石料垒砌的房屋比比皆是,石街、石墙、石屋、石瓦,形成了虹霓村独特的自然景观。

经过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虹霓村共收录不可移动文物3处,分别是:明惠大师塔、虹霓水磨坊、虹霓关帝庙。


  虹霓水磨坊,俗名南磨,位于虹霓村大桥南端,是虹霓村先辈科学用水的结晶,它是把河水落差的冲击力作为动力,打动水轮转动来带动石磨转动,进行粮食加工。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分布面积达300平方米。磨坊坐东朝西,面宽三间,占地面积96.33平房米。室内北侧为长2.3米、宽1.9米,观测水位池,南侧为水磨。水磨建于距地面高0.40米的青石台基上,上放置碾盘直径2.06米,磙子长0.6米,直径0.47米,至今仍能使用,为晋东南地区所保存水磨中的精品。

一个古老的村镇,记录的是社会发展过程,它是祖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只有保护好才能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后人。村民们希望国家能加大对古村落保护的投入,决不能让盗抢破坏古村文物的悲剧重演。

【提示:第一小标题部分第二自然段中的“墁、池、丛”是别字代替,前两个字都是“石”偏旁,第三个字上面是“山”下面的“从”,我找不见这三个字,只好用别字代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