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公就眼、身、步、手全面解读太极拳的基本规律 —— 缠法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陈氏十六代陈鑫在所著《太极拳图说》中说:“太极拳,缠法也。”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这套拳的基本规律,就是缠法。

陈式太极拳的运动形式是螺旋形的。这种螺旋形的动作,不但运行于肌肤之上,而且贯穿全身。它使各个关节、肌肉束,甚至每个细胞都得到运动。通过反复绞拉地持久锻炼,体内自然会产出一种似松非松而富有弹性的劲来。就是缠丝劲(陈氏通称为“掤劲”,也就是一般太极拳刊物上所说的那种“内劲”)。运用这个劲的各种着法, 便是“缠法”。

陈鑫著作中说:“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按说缠法的基本动作只是顺、逆两种。陈鑫列举六个类型,将顺逆缠法列于第五,主次略欠分明。沈家祯著《陈式太极拳》将顺逆缠法定为基本缠法,其它五对为方位缠丝是比较进步的。

陈鑫著作讲到式子中的动作,经常说到经络穴位。所谓顺逆可能从经络穴位为准。但陈鑫未详细说明。《陈氏太极拳》说:以时针的方向为准。即:顺时针旋转方向为顺,反之,为逆。我认为:它只能说明躯干的顺逆,而不能用之于手足。因为手足左右各一,手依时针旋转则右逆而左顺,同时腿部系左逆而右顺。逆时针旋转则恰恰相反。所以应当根据“手眼身法步”的说法、按照眼、身、步、手四个主要部分来区别每一部分的顺逆规律。

(一)  眼法

因为眼是传达信号的器官,又是指挥全身动作的先行。所以眼应注意目标所在,然后身、步、手随之运动。应当怎样变换身步手 法的方向,莫不以眼所注视的方向为准。

眼应平视目标,不可偏高、偏低。如须向某方向转身进步,眼光转向某方。如步法不变,眼应注视某式中手的最后一个动作的方向。

眼看的方向与身、步一致的为顺,反之为逆。当眼不改变方向, 而身法左右旋转,此时躯干自然形成立体螺旋状,它不但使脏腑作自我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的刚柔也有密切的关系。练拳时,尽管躯干的外形左右转动,但从头顶百会穴,通过脊骨,以至尾骨下头的长强穴,如同一根立柱直立而不摇摆移动,则外形的旋转为柔,风里的劲都是刚的,这便是外柔内刚。

又眼注视的目标为点,点的内外为面。面的界限约 150°,拳论所说:“左顾右盼”。顾的就是点,为实;盼的就是面,为虚。因此, 左顾的同时,也有右盼。顾盼不但是为了指挥自己的动作,而且是为了观察对方的动向,以便于因敌变化。同时,也应观察到地形周围环境的情况。

由于陈式缠法的顺逆,主要在于自转,虽然有公转的配合,而眼法身法只能有自转,而无公转。

(二)  身法

按照钟针旋转,身左转为顺,右转为逆。身部旋转方向,虽然只有左右两面,而旋转角度的大小,却因拳式的进退变化,而各有不同。

拳论说:“腰如车轴”。陈式的重心应当在小腹 —— 丹田,要求随遇平衡,所以只许在中间左右旋转,而不许摇摆、移动。因此,不可能有公转。但是学陈式拳法,必须特别注意尾骨的规律与一般太极拳的根本区别。陈鑫说:“尾骨长强穴(在尾骨下方)要微往后翻。”这样,小腹的下侧斜向里收,不但气能自然沉于丹田,大腿根内侧的两条大筋,也自然松开,裆(会阴穴)也自然开园。身体旋转的角度随之放大,加上脚尖随身外摆或里扣,而上下相随,使身法中正安舒,不致影响重心的平衡。

(三)腿法

腿部缠法的顺逆,系随身法的旋转而同时互变。即:身左转,则左腿顺缠而右腿逆缠;身右转,则右腿顺缠而左腿逆缠。这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一定的规律。有人说陈式太极拳的手腿缠法是上下一致的。其实不然,因为两腿的配合,只一顺一逆,绝无双顺、双逆。双逆必前扑,双顺必仰跌。

学者还须注意当腿部缠法互变的同时,膝部要随身而旋转,而一提一落。即:身左转则左膝提而右膝落;身右转则右膝提左膝落。按照拳论“立如平准”的规律、杠杆的原理来分析,支点在头顶至尾骨,对方加在我身某一部位的力量为重点,和重点相反的膝部等于天秤(或如磅称)的砝码为力点,来力大,则膝下沉的也大,首先保持自 己重心的平衡,然后牵动对方的平衡,则四两可以拨动千斤。

(四)手法

手部的自转顺逆规律,正如《陈式太极拳》所说:“以手心或食指的上下翻转为准,手心、食指往上翻为顺缠,往下翻为逆缠。” 但学者应当注意,手上翻时,要小指内勾,大指外碾;下翻时,要大指内裹,小指向外上挑,劲都围绕着中指旋转。这是手部缠法顺逆变化的基本规律。在自转的同时,还有公转。公转中自转角度,又各随着每式、每一动作,而各有加减。这里无法说明。

公转分正旋和反旋两种,正、反公转的方向又有左右、前后、上 下三种。左、右正旋中的顺逆自转只有两次变化。即:手以心口前自转逆缠,经下颏斜向左或右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上转,转到中指的高度齐眼,立刻松肩沉肘手变顺缠,经外下弧线将肘收贴肋部,然后小 臂和手随身旋转,回到胸前,恰好转了一圈。这个圈的形状如同鸡蛋的小头在内;大头在外,手指却要斜向上扬,不许下垂。陈鑫说:“两手均以中心为界,左右的每一只手各管半个身体。”手的过程,外开则高不过眼,内收则低不过脐,从脐上转到胸前,如云手的左右手法。 左右反旋的顺逆自转,也是只有两次变化。即;手变顺缠,由外向内收时,肘尖必须走里上弧线收转到乳房,然后变逆缠将肘收贴肋部, 手转到心口前,再以手领肘以肘领肩,经胯部内侧,斜向左或右方上 转,至齐眼为一圈。这个圈如鸡蛋的小头高而在外,大头低而在内, 十字手便是这种手法。

前后旋多数采用反旋,如搂膝拗步,倒卷肱等式,它的顺逆变化就比左右旋转的变化多了一倍。 一般是手由前方内收时是顺缠,沉肘贴肋,手经过心口,立变逆缠,经胯旁向后转出。转到后外斜角, 便将肘收贴肋旁变为顺缠,手转到耳后,其自转缠法为贴腮前变顺或逆缠向正前方下转。高齐下颏,或齐胸口。但缠法变化每式也不同。 甚至前后一圈中,顺逆互变至五、六次之多,只可在练拳时细加体会。

上下圈只有金鸡独立左右各二,别式少用。此式上手应在百会穴, 手心逆缠上托,下手逆缠按在胯部外侧。总之,陈式前后手的配合, 要求前正(在心口前)后斜(在左、右胯外侧),独立式则上正、下斜。这样交错运动使手足配合得当,而不致双重。

文/洪均生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