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103):最难素璧鉴古今 自然沁裂打眼睛

一件素玉璧的真仿看点举例

素璧最难鉴古今,老料能不辣眼睛?

一件素璧(图1):

图1-1

图1-2

直径11厘米、孔径2.5厘米、厚0.3厘米。

自古玉璧有和田玉、有地方,料不能成为辨识依据;璧最简易,型无法成为辨别理由;素璧光面,无纹可供辨鉴。只有在工、沁关系上考辨了,难度非同一般。

目测观感:

(1)自然沁入

光透层次丰富、浓处不透淡处不规则絮云状分布,深浅有别、晕散自然,为沁入肌理的自然沁入(图2),自然之美跃然而出。

图2-1

图2-2

(2)自然绺裂

璧面呈现绺裂(图3),裂未贯通、裂边的玉僵诠释了绺裂的成因——因玉僵风化而导致的自然绺裂,裂为沁门,沿绺裂沁深,沁裂关系对应自然。

图3

(3)自然蚀斑

沁重部位,蚀斑重重(图4),蚀斑呈现自然态(参见《古玉学步(168):千载沧桑似梦幻参差嶙峋土蚀斑》),沁入伴生自然蚀,伴生自然,沁蚀关系对应。

图4

(4)砂痕历历

璧面呈现砂痕历历(图5),无需放大目测可见的解玉打磨痕为文化期至战汉以前制玉工艺特征(参见《古玉学步(181):高古玉打磨工序中的解玉砂痕迹举例》)。

图5

如此多自然态因素留存,能否鉴识为一真?且慢,还需细致查考人工痕迹与自然沁蚀的相容关系。

(1)蚀斑上留砂为蚀上工

历历在目的砂痕不避蚀斑,部分砂迹越过蚀斑,并且在蚀斑底部留下深坑(图6),是为蚀料上工而非工艺后蚀;

图6-1

图6-2

(2)故意留砂非古工

壁面所留砂痕刚硬、超长、粗细变化夸张无度(图7),非古工(手工兽、毛、麻)打磨的细密、软绵、杂乱、短续的痕迹特征,为现代工具“此地无银”的故意留痕。

图7-1

图7-2

(3)孔壁残留打磨砂非管钻砂

孔径2.5厘米的古玉壁为管钻开孔,古工管钻开孔一般遗留细密的管钻旋磨痕(参见《古玉学步(36):古玉钻孔有特征再辨钻孔螺旋纹》)。此壁所留砂痕为打磨痕而非古工管钻旋磨痕(图8),为现代工具开孔后的手工修磨覆盖。

图8-1

图8-2

(4)壁面意外留痕露端倪

细致辨别,璧面留一处工具痕迹,非古工切割、打磨痕迹特征,亦非砣痕特征,为现代工具的速度痕迹风格,应为不经意间的工具触碰残留(图9)。这个壁面意外留痕露出仿古端倪,可为本次辨识的一个很好注脚。

图9

这是一件风蚀老料仿古玉璧,其余如料自带嫩透非埋土老熟等看点勿需一一赘述。

(0)

相关推荐

  • 鉴赏天珠新老有妙招

    一.痕迹是鉴别天珠新老的重要特征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痕迹学是破案的重要手段,经过加工加工过的古老物件,虽经千百年侵蚀,依然还有蛛丝马迹可寻,这些蛛丝马迹就是我们剔出来与现代工艺作比较的痕迹.老天珠, ...

  • 古瓷新老开片的微观“吃土”痕

    古瓷大多出自地下,难免会留有自然的"吃土"痕迹. 有的古瓷不用放大镜,也能直视有没有"吃土"痕迹. 有的古瓷表面"吃土"痕迹不明显,需要借助 ...

  • 古玉识趣(95):形似无神韵 工沁说原因

    原创一夫之2020-11-12 11:10:38 一件汉高浮雕双螭龙纹韘形佩的仿点举例 藏友一气展视大约二十几件玉器,希望辨赏,惜在未见一真,难得藏友非常理性大度:虽然反映"行内有人说真的& ...

  • 古玉识趣(67):最是难辨识素器 微中窥豹见真谛

    原创一夫之2019-10-07 11:59:04 最是难识辨素器. 素玉辨识,往往见古见仿见仁见智,见真见假莫衷一是,何以定论达共识,理据先要信服自己. 一块素玉瑗(图1): 图1 原料普通不为难遇. ...

  • 古玉识趣(99):难值孤品现民藏 沁蚀标本分阴阳

    --对<蚀重沧痕在器小信息存>的绝佳诠释 民藏有到代真古,很少:民藏有精品,更少.此前的<古玉识趣>有一些记录,诚如同"踏破草鞋无觅处". 民藏也有标本器, ...

  • 古玉识趣(64):素器辨赏看点在 温故知新重断代

    原创一夫之2019-08-08 11:09:55 一块素璧(图1): 图1-1 图1-2 图1-3 古玉素器的辨赏最考验眼力功夫,赏玩者几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图2). 图2 这是大约一年前一位藏友发的赏 ...

  • 古玉识趣(89):高古必沧桑 浅薄难思量

    原创一夫之2020-03-10 15:29:28 高古玉是华夏文明所特有的文化遗存,所涵盖的时空信息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繁星. 在高古玉面前,只有沉思冥想,才能与沧桑对话.与远古神交. 也许惊叹连连 ...

  • 古玉识趣(90):挖绺不净难去脏 偶遇明清一老仿

    原创一夫之2020-04-21 11:29:17 一件藏品,如果对其真仿一无所知是一件烦恼的事:如果见真见仿.无所适从,更是一件烦恼的的事.藏友Wxid就拥有这样一件有趣的藏品(图1). 图1-1 图 ...

  • 古玉识趣(51):静心赏素璧

    一块素璧(图1),藏友疑问:仅仅一图,怎么看呢? 图1 静下心来,透视一会,就可发现: 沁--沁入肌理.层次丰富.过渡自然(图2): 图2-1 图2-2 熟--透的感觉很可心.如煮熟的萝卜,可以看透玉 ...

  • UC头条:古玉识趣(112): 毋需件件细答问 系列里面述原因

    兴趣所致随缘而发的<古玉学步>似乎成了不是系列的系列,本条评贴的原则是"遇真必赏,见仿不评",加之大量的跟帖很难有时间一一读到,不置评或者漏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或有 ...

  • 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