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

对于一张经典专辑,我们能通过多种方式来回忆:可以是个人听歌的感受心得、也可以是专业分析音乐作品的演唱配器,更可以是专属当事人或参与者的奇闻轶事。当然,还有我最喜欢写的“考据型”乐评。
如果让“路人”听众选一首歌代表陈百强,相信会有一半人选《一生何求》专辑里的《一生何求》,可是再深聊专辑里其他歌曲,大多数人只会摇摇头说“不熟”、“没听过”。然而可以列举出专辑里非主打歌、并且如数家珍的听友,则大概率是实体唱片年代的过来人,亦或是我这种“考虑党”。比如爱地人老师就很偏爱《一生何求》当中的《冷暖风铃》。《冷暖风铃》的作曲人叫王正宇,如果不是对港乐了解非常多的朋友,估计很难记得这位主业是律师的玩儿票音乐人。不过他写的作品你一定知道另外一首歌:张国荣的《为你钟情》。与陈百强这首歌的命运完全不同的是,《为你钟情》几乎是张国荣演唱会上的保留曲目,更是王正宇在乐坛的高光时刻;后来王正宇也以律师的身份处理过多宗演艺圈人士的案件,也算是与演艺圈有缘的一位外行了。
1989年,陈百强结束了他的“DMI自主时期”,重新回到了华纳旗下。对于这位老朋友的回归,华纳在音乐制作上给予了陈百强充分的自由度。《一生何求》里面改编歌和原创歌各占一半,由陈百强自己担任监制(制作人),以及音乐人陈志康做助理监制。可以说,目前你们听到的《一生何求》专辑,基本上就是陈百强自己挑歌、制作的成果。所以我也喜欢把陈百强第二次加入华纳的时期(也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称作他的“后自主时期”。当时的黑胶唱片和磁带,也分别把改编歌和原创歌录在A、B两面,我们刚刚听到的《冷暖风铃》就属于收录在A面的原创歌。反而最有名的《一生何求》放在了B面。
《一生何求》的原唱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当时刚刚回到香港乐坛发展的王杰。原曲来自王杰第一张专辑的非主打歌《惦记这一些》。相传是陈百强在一次搭乘出租车的途中,听到了王杰的原版。于是决定将它改编成粤语版收录进自己的专辑。也因为华纳和飞碟的合作关系,使得这个交集完成的异常顺利。潘伟源的新词,将一首怀旧题材的歌曲改成了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当年作为热播港剧《义不容情》的主题曲,更是让这首歌赚足了人气和好评。
《一生何求》的编曲人苏德华老师,也正是收录王杰原曲的录音乐手。那段很清新的间奏,也堪称是他最经典的一段木吉他solo。《一生何求》也是1989年,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的双料获奖作品,更成为了陈百强短暂的一生最好的代名词。
专辑里另外一首来自台湾的改编歌曲是《对不对》,原曲是伍思凯《最好不要再想我》。按理说,伍思凯所在的可登唱片和华纳之间,并没有如同飞碟那样的便利合作条件。从陈百强不止一次翻唱伍思凯的冷门歌曲来看,Danny好像格外偏爱伍思凯的作品,当时这首歌也是紧接着《一生何求》、《Hot Night》之后的第三波主打曲。《对不对》也是一次颠覆原曲意境的改编,本来是典型的“台湾芭乐歌”,经过潘源良的加工润色之后,从分手的决绝升华成了对爱情的思考。

《Hot Night》也是专辑当年重点推荐的歌曲,甚至放在了A面第一首的显眼位置。如果你第一次听,你会觉得这可能是改编欧美的作品,实则不然,这是杜自持老师的作品。除此之外,黎小田和林敏怡两位大家也在《一生何求》的A面里打了回酱油,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不对陈百强的歌路。

尽管《Hot Night》是全碟动感的开场曲,可惜由于歌词尺度问题,当年珠海华声引进版把这首歌连同B面的同题材歌曲《奢侈》,一并删掉换成了陈百强早期在华纳留下的作品《深爱着你》和《我和你》。相比较本土原创的《Hot Night》,我今天更想推荐陈百强翻唱美国歌手Jody Watley的《奢侈》(原曲:Looking for a New Love)。陈百强和同时代的其他天王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改编曲会倾向当时欧美盛行的Dance Pop、Urban的这类元素,而并非热衷于日本的抒情曲。这个特点大概从他的“自主时期”,延续到了他艺术生涯的终点。有机会我也会单独整理一下陈百强这类的歌曲,不过不得不说,相对于“稳中求胜”的宝丽金来讲,华纳的歌手在音乐上似乎更前卫、大胆一些。《奢侈》的改编词作者周礼茂,似乎又有了用武之地。

由于版权所限,微信曲库基本找不到《一生何求》的资源。我只好自己上传了三首歌和大家分享。好在《一生何求》这首歌的本体近几年被某部电影选用的插曲版本“幸免于难”,也能看出这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好歌。

近期回顾

舞︱夜是跳舞版

筒美京平——被华语乐坛翻唱次数最多的日本音乐人,今天80岁了……

金素梅《潮》| 跌宕的人生同看潮起潮落

宝丽金记忆断片之番外篇:让我们做得更好……(修订版)

《迷》|沉睡百年的海港里 尽变失落与悲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