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人生最后一块遮羞布,我需要活着的尊严
导语
■
笔者在前不久发布的一篇《面对衰老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央视这个节目道出了真相......》中,收到了很多留言。
人到晚年,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有比死更可怕的事,那就是失去尊严。
评论区的大家对死亡话题不再避而不谈,反倒是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谈论,在收到的评论中,安乐死是被提到最多的关键词,那么为了活着的尊严,安乐死就是我们唯一的稻草吗?
笔者在观看了一部纪录片《人世间<告别>》时,对疾病揭开人生最后一块遮羞布有了新的看法。
—
我们靠什么善终
躺在ICU里癌症晚期的病人,最后的结局大多是相似的:全身插满管子、微弱的呼吸紧靠呼吸机来维系、脏器逐渐衰竭、脑死亡...
患者们承受着生命倒计时的心里痛苦外,更多的是来自病痛折磨的生理痛苦。
从0——1,再从1——0
人的旅途一转眼已到终结,我们面临药物对我们的伤害,痛苦、挣扎、奋起...
当病情还是无法好转,死亡的判决书已经到来,我们该怎样有尊严的离去?
《人间世<告别>》中,讲述的是发生在临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故事,许多患者在接到三甲医院的“判决书”后来到这里,他们的病情都已无法逆转,临终关怀成为他们的选择,家属和病人带着勇气选择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癌症到了晚期,治疗效果不佳,生存几率不大。面对因治疗而被痛苦折磨的病患,“放弃治疗”温和救治成了来到这里的患者最后的选择。
王学文是住在临终关怀病房时间最长的病人。
虽然一直卧病在床,但坚持洗头理发是他认为自己真实活着的事情。
因为是这里的“元老”病人,面对换了一波又一波的邻床病友,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部分,可怕的是痛苦挣扎的死亡过程。
当面对机体衰竭和无法挽回的死亡时,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边的绝望
我们靠什么“善终”,又如何“好死”?
生命尽头的“摆渡人”
临终关怀.
什么是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得到临终病人同意之后,为患者提供“尊严死”的医疗护理,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在台湾地区,临终关怀也被称为“安宁疗护”。它是通过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家属的陪伴和护理,让病人安详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包括给病人造成痛苦的手术和无意义的治疗。
除了身关怀外,心关怀、灵性关怀也同样是临终关怀的内容。
安乐死在本国是无法实行的,那么临终关怀则成为目前最值得关注的产业。
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死亡人口中,安宁疗护床位数量仅能够满足约0.3%的人群。科室盈利艰难,临终关怀医护人员数量的增加某种程度受到制约。
在《人间世<告别>》中,黑子明,32岁,作为患者生命尽头的“摆渡人”。
除了尽力完成临终患者优死的目的,疏导病人内心的孤独、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像黑子明这样的医护人员需要关心的问题。
他说:“临终关怀既是看病也是医心。”
然而,心理的疏导更需要心理医生介入,这往往会涉及到支付问题,多数患者家属是难以负担这笔费用的,而医保对这块的支付也尚未纳入。
面对本就是入不敷出的临终关怀,生命在人生尽头显得异常脆弱。
我们需要尊严,所以临终关怀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社会、文化、心理等综合因素的混合体。
让阳光沐浴生命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
中国每年死亡人口900 余万,慢病导致的死亡占80%以上,其中包括 200 多万因癌症死亡的患者。每700万个走向生命终点的病人中,只有15%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
衰老、病重、告别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
生是开头,死是结束,这是一条完整的人生轨迹。
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从中小学开始普及了死亡教育,让大众坦然面对,而国内类似课程还停留在医学院的选修课中,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死亡才无法“脱敏”,这也导致“临终关怀”不被重视,很难得到发展。
所以,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如果目前的医疗水平已无能为力,当强求只会增加痛苦时,那就坦然面对,选择“临终关怀”这样的新形式来帮助自己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可能会更好。
结语:
关于大家热议的安乐死话题,笔者认为安乐死结束痛苦的方式固然快速有效,但实行的界定比较模糊。
即使是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犯罪的风险也同样存在。诱导性自杀的案例屡屡皆是。
所以,安乐死并不是善终的唯一之选,临终关怀也可以成为维护生命尊严的方式。
今天讨论的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