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学区房

无论在哪个层次的城市买房,学区房恐怕是价格最高、卖得最快的房子,虽然义务教育期间划片儿招生,几乎处处都是学区房,但仍然有离家远近、层面不同之分,名声在外的依然抢手。

假如就在隔壁、在对门儿,学校层面还相当不错,这房子就会格外受青睐。

当然,如果住在小学学区房里的你,没有学龄的娃,你不必牵着他的小手走10米20米的距离到校门口,然后一挥手:孩子,放学后,我来接你。你只是一个空巢的中老年人,你住在和学校比邻的学区房里,关键是你又不在这个隔壁学校里上班儿。你又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堵,堵得慌,不只是路面堵,心里也堵。

01

晨练回来,七点十分左右。不了解时间早到的孩子们,或者爸妈上班不得不早到的孩子,已经在各个门市前面逡巡,等待开校门的时间里置办作业本儿等各种学习用品,也捎带着消费些小零食,他们走走跑跑,小男孩儿还要逗着闹一闹,人行道上都是身着校服的孩子。

上班儿的电动车风驰电掣,辅道是不能走的;人行路上是玩闹的孩子世界,不得不左右让着、用手挡住前面倒着走的孩子,或者几乎被打着旋儿跑的孩子撞到身上……这个时候路过孩子云集的地段儿,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02

八点前去上班,就是和急急忙忙送孩子的大军“对着面儿”干。出门左拐,100米后再左拐,是我们的捷径,我们逆行在送孩子的车流中。车技再高,“狭路相逢”无路可走也是寸步难行,推着车左冲右突,闯过重灾区,拥堵的心才打开一条缝,进了点儿空气和阳光,舒缓一下焦虑的情绪,营养一下缺氧的大脑。

03

若是上午下班儿回家,那简直是自找麻烦。

开车,除了路上拥堵,就是无处停车,一次,停在离家300米的地方,再徒步穿越水泄不通的人墙和川流不息的车流,有意思吗?

骑自行车吧,曙光街进入小学段儿,辅道早已无法骑车,机动车道上左右各排了一排电动车、三轮车,中间两个车道要要接纳两个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通过。怀着对自己车技和应急能力的担心,冒着对只管看娃不看车的家长碰撞的风险,按捺住着急上火焦躁的情绪来到工业街,到小区门口儿的短短100多米,类似于攻打一座铜墙铁壁般的城池的艰难。辅道上除了错杂排列的停好的车辆,就是还在调整方向打算停的车辆,人行道上满满的人车混杂,走机动车道是首选,你不得不冒着被警察叫停的危险,在机动车不停的“嘀嘀”中厚着脸皮穿行。

到底有多少车多少人?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辆车,电动车占百分之八九十,两轮的,三轮的;有棚子的,没棚子的,林林总总不一而同。有的接娃人,还带着幼儿园的小娃儿来接大娃,所以,众多车辆的间隙里,是站立聊天的大人和看幼儿娃的家长,其人口密度之大,其地上空间容积率之大,无法想象。从大路上到小区门里,要在众多密密排列的车辆中、不断跑动的小娃、企图拉住小娃的家长中穿插而过。

那一刻,怎一个抓狂了得?

04

下午上班,和早晨上班一样逆行于送娃大军中,他们的电动车仿佛是对面驶来的无数箭矢,看着就恐惧,特意靠最边儿上推着车子走,也感觉他们车速太快,到眼前了还不见减速,只能大呼“哎哟”,他们不过是将车把轻轻一扭,游鱼般从你眼前滑向一侧。莫非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应急能力太差?他们胸有成竹的样子,刚刚那一幕不过是专门吓你一下的。年龄渐长,应急能力减退,很远就心里恐惧,却做不出躲避的动作来。

下午放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天色已晚,夜幕降临,车和人都着急的“二目圆睁”,晃得你睁不开眼。

为了躲开拥挤的交通和喧嚷的人群,住在学区房里的我们,不得不和他们错峰上下班儿。八点出门,此时只有偶尔迟到的孩子,那也意味着我们如果走得慢,恐怕也要迟到。中午躲在单位不回家,躲开了上午下班和下午上班儿。傍晚等学生彻底放学完毕,六点半以后再回家。一整天不在家进出的学区房,既不拥挤也不喧嚷。

学区房,为小孩子上学确实方便,老人住也比较欢悦。孤独的时光里,倚窗而望,会打发很多时光。也可以到家门口儿去看人:去看大人,看小孩儿,听家长对孩子的呵斥,听小孩儿对家长央求;看孩子肆无忌惮地在水里踩,听家长佯装生气地大声嚷嚷着要揍他……一副场景勾起的满满回忆,能够让老人嘴角含笑的回忆大半天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