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孩子交6斤废旧书,写一封寄给10年后自己的信,结果很尴尬
【事件梗概】
笔者从教十年,记得刚当班主任的第一年(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学校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了一项活动,叫做“写给10年后的自己”(学名叫“寄给未来的一封信”)的活动,如今10年过去了,这些孩子收到10年前的自己的信件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早忘记了那件事。当时记得那些小孩子几乎把家里所有的课本和作业本都带到了学校,因为这个活动不是免费的,是收费的,一个信封3元钱,学生可以交钱,也可以用6斤旧书籍或旧报纸相抵。上级部门为了提倡低碳环保,不收钱,只收废旧书籍!一些学生因为旧书不够,竟然找邻居借旧书。
【为什么用带邮费的信封】
为什么要用收费的信封?而且还是一个信封3元(信封上有印刷的带有面值的邮票)!为什么不能用那些普通的信封呢?上面的负责此项活动同志说,这样有面值的信封是可以邮寄的,等10年后再通过邮政寄给学生本人。
据我个人揣测,这是不是教育部门和邮政部门为了把这些信封处理掉而开展的一项活动。而且这个活动是面向全市的中小学开展的。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学生为什么没有收到10年前自己寄出的信】
通过网上搜索了一下,不只是笔者所在的地方写过寄给十年后自己的信,也有一些其它地方也写过类似的信,而且他们有的收到了自己十年前的来信。
而十年前五年级的小朋友,如今已经有20出头了,也许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这件“小事”,可是忘记并不代表不存在。那些十年前的信到底去了哪里呢?
【3元钱保管10年划算吗】
如果这些孩子们,真的收到十年前自己寄给自己的信,花3元或者是6斤废旧书籍,真的是很划算,这个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可是信去了哪里呢?
许多乡村学校就是在学生的家门口,学生写的信为什么不让家门口的学校保管,这样,十年后学生可以去学校领会自己十年前的信,而且还能节省3元钱邮费。现在的学生是付了“邮费”,这封等了十年的信,终究是丢了。
【反思】
这件事,许多学生都忘记了,许多老师也忘记了。因为这毕竟是学校开展的众多活动的其中一个,而且已经相隔了十年,谁还能想起来十年前的一件小事呢?那么这项活动的初衷是让学生定下十年的目标,看自己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小学生十年后成了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十年后也许已经结婚生子,十年之约,没有如期而至!这个丢失的信件,谁来负责呢?
对于乡村孩子交6斤废旧书(邮费),写一封寄给10年后自己的信,没有收到信件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