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辜正坤译。

莎士比亚

奈时运不济,又遭人白眼,

恨世道难处,独涕泪涟涟,

呼唤,徒然,叵耐〔叵(pǒ)耐〕无奈,也作“叵奈”。这聋耳的苍天!

又顾影自怜,只叹命乖运蹇〔蹇(jiǎn)〕不顺利。。

我但愿,愿常怀千般心愿,

愿有人才一表,有三朋六友相周旋。

愿有如海学识,有文采斐然,

私心儿偏不爱自己的看家手段。

妄自菲薄如我啊,堪叹!

忽念转君处,喜境换情迁,

正曙染星淡,如云雀翩跹,

离浑浑人寰,讴颂歌一曲天门站。

但记住您柔情招来财无限,

纵帝王屈尊就我,不与换江山。

欣赏指要

此诗呼天抢地,悲切惨怛,既写怀才不遇,又写自惭形秽,而结穴于爱情。一开门便作诉苦状:“奈时运不济,又遭人白眼”。在历数心愿之后,情绪张力已大缓,到第八行时,远不如开首那么悲痛欲绝,好像是一个哭诉的人,诉说之间,渐忘了哭,说得兴起,有时还会破涕为笑。“妄自菲薄如我啊,堪叹!”自我解嘲了。哭诉诗就此打住,仿佛一曲音乐要变换节奏的交接处预示着新的高潮。“忽念”句一出,转怒为喜了,引出爱友,诗境为之一开。接下来,情绪节奏愈来愈快,“正曙染星淡,如云雀翩跹,”云雀一出,情绪立显高扬,郁结情思顿化轻烟。“离浑浑人寰,讴颂歌一曲天门站。”心境之开脱超逸达于极点,由天门处俯视下界,浑浑人寰,何其小哉!诗情一泻千里,直如长江大浪挟泥沙奔腾而下,势不可遏,与前此的惨号声、低哭声、喁喁私语声大异。至“讴颂歌”句处,似把乐声推到了顶峰,叫人喘不过气来。诗到此,如何再续,极为棘手。如果再高,琴弦或许会崩断,如果又低下去,则读者心中会有不满足的感觉。宛如打嗝中途溢散,叫人难受。故最后两行,力重千钧。莎诗末两行往往是点睛之笔。“但记住你柔情招来财无限,/纵帝王屈尊就我,不与换江山。”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果然不负所望!莎士比亚采取了不降低音高,而大大增强乐音力度,并伴以和声的办法,在气势上显得恢弘,宛如弦乐中突然注进了铜管乐和闷雷似的大鼓声,交响而成震撼人心的终场曲。其艺术效果与读者的预期心理弦弦相应,使人感到胸腔里无处不舒坦,无处不熨帖。

(辜正坤)

资料链接

十四行诗

选自《世界名诗鉴赏金库》(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有删节。

十四行诗是欧洲重要的抒情格律诗体,音译为“商籁体”。

十四行诗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民歌。13世纪时,受到普罗旺斯行吟诗人启发的意大利“西西里诗派”宫廷诗人们,最先为十四行诗确立了比较固定的格律形式。文艺复兴初期,十四行诗在意大利臻于成熟。杰出诗人彼特拉克毕生创作过三百余首十四行诗;这些诗篇以其情感的真挚、构思的独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将十四行诗体推上了第一个艺术高峰。随着文艺复兴影响的扩展,十四行诗从意大利先后流传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德国、波兰以及其他东欧国家。莎士比亚写作的一百五十余首十四行诗,在热情讴歌真、善、美的同时,使这一诗歌形式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历来被视为是十四行诗的艺术典范。这以后,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堂恩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优秀诗人弥尔顿,将十四行诗的题材扩大到了宗教和政治领域;而浪漫派诗人华滋华斯、雪莱、济慈以及勃朗宁夫人,也分别有十四行诗杰作传世。五百年来,十四行诗在欧洲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一直历久不衰,一些20世纪的诗人(如英国的奥登、法国的瓦莱里、奥地利的里尔克)更赋予了它以新的艺术生命。

十四行诗的格律严整。全诗共十四个诗行,每行押尾韵。在发展流传的过程中,十四行诗适应着各国语言的特点,形成了若干种灵活的变体。“彼特拉克体”和“莎士比亚体”,是十四行诗两种最主要的格式。“彼特拉克体”由两个四行诗节和两个三行诗节组成,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CD,每诗行十一个音节,抑扬格;一般是前两个诗节提出一个问题或渲染一种情绪,后两个诗节回答解决这一问题或实现情绪的转折、深化。“莎士比亚体”由三个四行诗节和一副对句组成,韵式为ABAB,CDCD,EFEF,GG,每诗行十个音节,抑扬格;一般是前三个诗节使所要抒发的情感充分展开,而对句则用近似于警句的形式简洁有力地加以归结。

十四行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结构谨严,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它用来抒情,缠绵而富于变化,常能达到令人回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