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熔炉的国宝,在最后一刻被挽救,五字铭文让它成为名器
我们爱逛博物馆,那是因为通过琳琅满目的文物,可以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欣赏文化艺术的魅力,更能从中获取民族自豪感。然而,这些文物能穿过尘封的岁月,历经百年甚至几千年与我们相遇,都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国博的西周匽侯盂,就有一段并不平凡的历史。
那是在1955年,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县的海岛营子村。一位叫唐永兴的农民下地干活,不经意间感觉锄头碰到了坚硬之物,挖起来非常费力。他好奇地摸索,还找来农友帮忙,终于翻出16件青铜器。它们虽然带着泥土,但古色古香,造型各异,高低错落,颇有一番风味。
如果是现在,谁都知道这是好宝贝。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意识过于淡薄,唐永兴和村里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他们都看着文物沉重,也知道是金属制品,便找到供销社,打算熔化。供销社的干部也弄不清楚,也同意签订协议,熔化这批青铜器。
只不过,就在签完协议后,唐永兴随意拿起一件小青铜器,发现上面有字。他突然内心不安,找了个托辞,拿着青铜器盖去找当地小学的校长请教。
其实,校长也弄不清这是什么。但许多老师凑在一起七嘴八舌,有一位老师拿出历史书籍,认出了这是古代的青铜器。在一片喧哗声中,唐永兴拨开人群,慌慌张张向供销社跑去。最后,这批珍贵文物即将进入熔炉的最后一刻,终于被挽救回来了。
西周匽侯盂就是这十六件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件,它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一起,成为了“中国十大青铜名器”。在整个发现过程中,稍有差池,我们就见不到这件国宝。那么,它的定位为何如此之高呢?
这件文物本身就非常精致,它高24.3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3.3厘米。远远看去,就是上宽下窄的造型,显得非常古朴。它的口沿向外,腹部很深,这样的结构让它的容积变大。它的两只附耳非常明显,上部有横梁与器身相连。另外,周身密布的云雷纹和夔风纹满是绿锈,神秘而庄重。
整件文物的华美而肃穆,古风古韵十足。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内壁之上,赫然刻着五字铭文:
匽侯作饙盂。
青铜器的铭文,对于本身价值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国宝毛公鼎虽然造型普通,但因为带有近五百字的铭文,才声名大噪的。西周匽侯盂的铭文虽然只有五个字,却非同小可,足以引起轰动,小珏为您解释。
所谓“匽侯”其实就是燕侯,即西周燕国的国君。根据史料记载,燕国是西周最早的封国之一,武王灭商后,将自己的弟弟姬奭封在燕地,成为第一代国君。姬奭是燕召公,是公爵,但他的子孙开始,承袭的是侯爵。直到燕庄公在齐桓公的支持下,才再一次取得了公爵的称号。
也就是说,仅仅“匽侯”两个字,就带给我们很多信息。首先,它确定了器皿的大致年代,就是西周的中早期。其次,它的地位不低,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国君所用,但毫无疑问是诸侯等级的器物。再次,它和另外15件青铜器的出土,说明了燕国的势力曾经达到辽宁一带。
再说“饙盂”二字,古人用字非常讲究,器皿的功能不同,名字都会相差很远。即便是同一种功能的器物,因为造型的极小区别,名字也不同。在我们原本的认识中,盂应该是盛水的容器。然而,此处的“饙”字,指的又是烧熟的饭。
这样一来,我们对盂的认识,又有了争议,认为它还可以做食具使用。不过,这个说法,在别的青铜铭文中并没有发现过。到底如何,还要等待更多实物的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