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逻辑性、规范性缺一不可——浅谈小说审读三要素
题目:文学性、逻辑性、规范性缺一不可——浅谈小说审读三要素
来源:《出版与印刷》2017年第3期P30-33
作者:张萌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17.03.007
摘要
小说的审读一直被出版业内人士,尤其是一线的审读编辑误认为是“读故事”“挑错字”的工作,有趣味,难度低。文章通过真实的审读实例来证明此观点的偏颇,并从文学性、逻辑性、规范性三方面浅谈小说审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编辑实务;小说审读
输入标题 bcdef
近年,出版业飞速发展,国家对民营出版的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图书数量年年递增,这都是图书市场欣欣向荣的表现。这种繁荣背后,必然意味着读者对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出书节奏越来越快、品种越来越多,编辑工作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庞大的市场需求、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决定了编辑工作的重心必然要发生转移,传统意义上 “生产一条龙”的责任编辑制度逐渐发生了改变——策划编辑更倾向于对市场的探索和深挖,而对书稿质量的把控却越来越多地落到了文字编辑的肩上。网络时代催生了自媒体这一全新概念,很多文学爱好者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文学论坛等平台发表个人作品,尤以小说居多,这部分小说很多都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编辑对此类书稿的审读过程并非是“读故事”“挑错字”这么简单,而要对作品的文学性、故事的逻辑性、形式的规范性等进行全方位把控,缺一不可。
一
作品的文学性
对于作品文学性的评定是一个整体概念,类似于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作品的整体构思——故事是否吸引人,开始、推进、高潮、结尾是否衔接流畅;作者的文字功底——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举止的刻画,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故事的情节设计——故事的发展、转折,不同人物的介入是否合理、自然。以上这些都是对书稿作整体评价时要着重关注的部分。这里暂时讨论狭义的文学性,即作者的整体构思和写作水平,这是衡量作者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的最显著标志。
1. 判断整体构思
整体构思的优劣在小说类书稿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部合格的小说,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以及人物刻画、矛盾冲突,甚至是细节是否与故事的设置联系合理、紧密,都是衡量作者整体构思水平的参照。对于整体构思水平的判断是需要一定“眼光”的,要求编辑在工作、生活中不论是文学书稿还是文学阅读,都要有一定的积累,即所谓的“见得多,看得准”。对于具有一定经验的老编辑来说,往往从书稿的前几章就能大概判断出作品整体构思的水平;而对于工作经验不足、阅读量较少的新编辑来说,就要辛苦一些,或许需要在阅读完整部书稿后才可能做出客观的判断。
“超脑”系列小说是曾经在网络文学平台上点击率非常高的作品。通过对其中《超脑:海岛》《超脑:团灭》两部小说的审读可以看出,作者有自身特有的写作方式。故事一开始就设置悬念将读者的阅读胃口调动起来,并在紧随其后的发展中不断设置新的悬念,环环相扣,不断推进,从而制造出节奏紧凑的阅读体验。对于系列小说的审读,第一本往往起到标杆作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水平在同系列中不会有明显变化,这虽然降低了审读难度,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情节的连贯性,这也是作者整体构思水平的体现。就“超脑”系列来说,作者会在后面的故事中提起前面故事的情节,这就需要编辑对情节进行查阅从而保证其正确性。虽然原则上说,同系列小说最好由同一个编辑审读,可以对书稿有整体的把控,但是种种原因决定这样的要求是很难满足的。所以,编辑在审读系列小说的过程中,对于提到的前本中的情节,一定要尽力查阅两者是否能够咬合,不能心存侥幸,取巧避开。另外,审读同一系列小说作品的不同编辑应做工作上的沟通,尽量做到审读尺度一致,以免出现标准“松紧不一”的现象。
2. 评价写作水平
写作水平是作者文字水平的直接体现。作品是否有吸引力、有深度,人物是否生动、立体,都是通过文字表现力来实现的。优秀的作品很容易将阅读者带入作者营造的氛围中,牵引其进入故事中去,甚至会暂时忘了周围的一切。这是一种忘我的阅读状态,但是对于审读编辑却是要不得的。审读是一项需要清醒的头脑、明确的标准、客观的判断的工作,编辑不同于读者,不能只关心情节、人物,更要关心书稿中存在于明处、暗处的问题。编辑的眼睛是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在审读文学作品时,既要融入作品本身,又要时刻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来审视作品,以从全局到局部的方法来对整部书稿做出评价和判断。
评价小说写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了审读编辑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既然是评价,自然就要比较。每个编辑心中对于同一书稿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这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文学喜好,更取决于文学水平。对于逻辑更敏感的人会强调作品的合理性,对于语言要求高的人会对作者的描写更为看重,但是不论怎样,都是建立在自身业务积累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不会形成衡量作品文学性的高标准,审读的尺度自然不高,也就难免会让低水准的文学作品进入市场。而这也是图书市场中同类作品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二
故事的逻辑性
故事的逻辑性与作品的文学性中提到的结构问题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前面我们说到,对小说的审读,很多编辑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是“看故事”“挑错字”的过程。但是小说书稿中,比较常见也是容易被编辑们忽略的就是逻辑问题。巧妙的构思有时会是一把双刃剑,呈现了一个好看故事的同时,却也暴露出作者缺少写作经验和构思不够缜密的短板。
小说《献给凶手的玫瑰》(此书已出版,更名为《不要跟踪我》)最突出的错误就在于此。故事围绕同一个人物(王子林)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王子林杀死敲诈自己的人,第二条是王子林敲诈别人并因此而被杀。作者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而是用精确的日期点出事情的关键时间。两件事一前一后在五天内分别发生,作者却运用了插叙的方式,将两个案件交替讲述,从而使故事节奏紧凑,情节引人入胜。在审读过程中,编辑做了详细的审读记录,通过记录关键时间点厘清了两个案件的过程,最后发现,在两者的衔接处,即王子林杀完人之后被杀,发生了时间上的偏差,使得故事出现了逻辑错误。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写作时间过长对情节产生遗忘,或者某些情节是临时补上而未与前文中的情节衔接妥当等,造成了故事逻辑上的明显错误,故事也因此变得莫名其妙,从而影响到了其文学性,弱化了结构设置巧妙的优点。原本是闪光点的日期,却反而成了败笔。而这一发现也说明,如果在审读小说书稿的时候,尤其是遇到此类有穿插设计的故事情节,若不做好审读记录,是很难发现结构上的致命伤的。很多编辑都一味强调出版规范,强调查出错字别字、纠正病句修辞等,但是却忽略了结构、逻辑,在审读过程中不做必要的审读记录或者记录混乱,是完全错误的。尤其对于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时间跨度大的长篇大部头文学作品,做好审读记录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
形式的规范性
审读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审查其是否符合出版规范。不出现错字别字,不存在修辞语法上的不当,不表达不健康的思想内容,等等,都是需要编辑认真审查的。虽然把规范性放在最后讨论,却并不是因其在三者中分量最轻,相反,目前审读工作的重心恰恰集中在书稿的规范性上。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出台了很多出版规范和标准,书稿的审读因此而更加有章可循。
相对于作品的文学性和故事的逻辑性来说,形式的规范性更具体,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更多,从而正与误的分别更加明确。而对于小说类书稿的审读,在遵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编辑要特别注意把握一个原则:尽量保留作品原貌,能不改就不要改。一些有经验的老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习惯,成为一种固有模式。审读文学作品时,总是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习惯修改书稿,对背景、人物特征等缺乏考虑,一味地用思想中已经固化的框架来“规范”作者的作品。这其实是一种职业惰性的表现。策划编辑要融入图书市场,不断改变自己的思路,从而找到选题的突破口。而审读编辑也和策划编辑一样,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并且努力避免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防止出现用标准套用所有类型书稿的现象。
文学类书稿更注重保护作者自身的特点,审读编辑在把控书稿质量的同时,更要完善作品,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来改变作品,更不能用自身的好恶作为评判书稿的标准。目前,年轻作者大量进入文学写作领域,出版了很多青春小说、随笔类图书。他们涉世不深,生存压力也不大,对于社会的了解和人生的体会较浅,所以更倾向于表现自我、表现爱情和与之类似的主题。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迷惘,都使得他们的文字难免显得“矫情”。一些编辑对这样的作品评价很低,认为都是无病呻吟,甚至在审读过程中带入个人情绪,对其一味贬低,这是缺乏专业性的表现。可以从思想内容、社会价值等层面对此类作品大量出版提出专业的意见和看法,而不应做出有明显个人好恶的评判,过激言语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
四
结语
对于小说的审读并不轻松,不仅要求具备规范意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编辑本身也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学造诣,并通过不间断的阅读提高自己对于书稿的鉴赏品味,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其文学价值,为读者奉献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还要对作品和作者保有敬畏、尊重之心,每部作品都是作者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文字编辑是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升华作品,实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不是借助作者的成果宣扬自己。时刻存有一颗忘我之心,才能客观而准确地把握书稿,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