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是女娲神农氏国联邦,即古夏王朝
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是女娲神农氏国联邦,即古夏王朝
文|黄饮冰
核心提示
一、庙底沟文化符号及其内涵解析:庙底沟文化即是古夏王朝文化
1、庙底沟文化四瓣花纹
2、庙底沟的漩涡纹
3、庙底沟文化的“昊”加“漩涡”组合图
4、庙底沟文化的三足鹰鼎:应该是憨态可掬的“咸(han)鸟”,咸鸟是古巴人的祖鸟
5、庙底沟文化之六芒星:源自大地湾文化的太阳六芒,而不是源自西亚
6、庙底沟文化的夏族徽
7、大河村文化的彩陶双连壶:女娲族与神农族建立婚姻关系的证据
二、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是一个上古华夏国家和上古华夏国家联邦的证据
(一)相对固定的领土:庙底沟文化在不同的时期都具有相对固定的领土和管辖范围
(二)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有多座古城,呈现出城国联邦的统一形制
三、总结:庙底沟文化区域是女娲神农氏国联邦,即古夏王朝
主题词 大汶口 半坡 大溪 庙底沟 女娲神农城邦 古夏王朝
距今6000年前后,以豫西、关中、晋南为中心区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兴起。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保持强劲的整合力,第一次对上古中国的西部、中部之诸文化进行整合,使关中、晋南、豫西豫中豫南、鄂北到汉江以东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城邦共同体。这个以庙底沟文化为核心文化,统一上古中国中、西部和江汉平原东部的城邦共同体,就是最早的华夏氏族国家联邦。以后的华夏,都是以这个最早的华夏氏族国家集团为核心不断扩展而来。
那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兴起之前,上古中国是个什么状态呢?
在河南,有裴李岗文化及贾湖文化等先驱文化;在甘南、关中,有大地湾文化接力发展;然后形成统一的仰韶文化(豫西渑池县仰韶村为仰韶文化命名地),在距今6000年前后形成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陕南、晋南、豫西蓬勃发展并向外扩张;距今4900年,庙底沟二期兴起,庙底沟二期是河南最早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年,河南龙山文化在豫西、豫北、豫东地区再度兴起。
在山东,距今6300年大汶口文化兴起。距今4500年,山东龙山文化兴起。
在湖北,距今8000年前城背溪文化兴起。距今6400年大溪文化兴起。距今5300年,屈家岭文化兴起。在距今4800年,进入石家河文化一统两湖时期。
我在《华夏中原大融合——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的对应假说》一文中,表达了我对早期华夏国家的认识,对于早期华夏国家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发端的认识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基本观点就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庙底沟二期的源头,庙底沟二期又是河南龙山文化的源头。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女娲(伏羲)神农联合体创造的,庙底沟二期就是神农文化。神农文化的文化色彩是崇黑(玄)的,河南龙山文化、湖北曲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都是黑陶文化,黑陶是黑崇拜的载体。他们综合在一起就是神农文化,代表的就是神农氏的统一。说神农氏是天下共主和天子,是可以在考古上得到证实的,这个证实就是考古上史前出现的统一的黑陶文化。
庙底沟文化,是西进的大汶口文化,北进的大溪-曲家岭文化,东进的半坡文化,汇于庙底沟形成的。
一、庙底沟文化符号及其内涵解析:庙底沟文化即是古夏王朝文化
1、庙底沟文化四瓣花纹:是二分二至历法标志的演变,也是对二分二至历法的纪念,同时表明庙底沟文化是对半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在以前已经做了半坡文化是神农文化的定位。
庙底沟文化彩陶纹饰。
庙底沟很流行的四瓣花纹饰。四瓣花也是“二分二至”历法的标志。“二分二至”历法是对大地湾文化一直到半坡文化历法的继承。
中国上古历法,都是太阳历,基本理论是太阳的回归运动(归藏),“二分二至”是基础,定型于“七衡六间”理论。连山和测日影是基本造历办法。伏羲时代建立天象和星象造历法,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指导。
庙底沟文化彩陶,四瓣花。
庙底沟文化西安杨官寨遗址彩陶,四瓣花。
甘肃天水王家阴洼、陕西西安半坡二分二至历法图。
二分二至历法示意图
庙底沟四瓣花造型的来源,是大地湾到半坡一脉相承的“二分二至”历法图,而非“花”。甘肃天水王家阴洼,紧邻大地湾,同属天水市秦安县,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早于仰韶期时期,那里出土了编号33。陕西西安半坡,属于仰韶期,那里出土了编号1517。两者都都是直观象形的“二分二至”历法示意图,都是对“二分二至”历法的精确解释。
总之:半坡文化是庙底沟文化建构因素之一。庙底沟文化与半坡文化的关系,在“花瓣纹”上一目了然。叶片纹和花瓣纹是庙底沟有代表性的纹饰。但是庙底沟常见的单叶片,最早出现在半坡。由叶片扩展出双瓣式花瓣纹,由两片叶片相对就构成一组双瓣花,这种构图在半坡就已经见到。
四瓣花在庙底沟很流行,但是也应该不是庙底沟人的原创,因为四瓣花在半坡就已经出现了。
庙底沟出现的花瓣以宽叶见多,半坡晚期也出现这种宽叶片四瓣花,只是少见。也就是说,庙底沟文化典型的四瓣花,在半坡就已经定型,区别是这种四瓣花在半坡不流行,到庙底沟流行起来。所以从“花瓣纹”可以推知,庙底沟文化应该是半坡文化的继续发展态。
我对庙底沟文化的定位,是从鄂西北迁到豫西和关中地区的的神农族创造的旱作农业文化。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上是庙底沟文化彩陶纹饰,五瓣花。说明在“二分二至”历法的基础上,庙底沟人也认识到阴阳五行的变化。所以尽管四瓣花很流行,不过是对二分二至历法的纪念而已,是对半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五瓣花才是重点,说明伏羲发明的阴阳五行十节历开始在庙底沟文化区域推行。所以五瓣花是伏羲文化的证据。
2、庙底沟的漩涡纹:是帝君女娲族存在的证据。源自大洪水期间女娲族生活于东海之中的凫山形成的“涡”崇拜,这是我提出女娲来自山东凫山的原因,也是我提出女娲族群是庙底沟居民的主体的原因
彩陶涡纹曲腹盆。 河南省陕县庙底沟出土(庙底沟类型)。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庙底沟类型“漩涡纹”。
庙底沟文化旋涡纹,这是大洪水期间形成了涡崇拜的证据。
庙底沟彩陶纹饰以“曲”为特色,体现出漩涡纹的原始态。马家窑文化继承了庙底沟旋涡纹,同时产生新的蛙纹。正因为在马家窑文化出现了蛙纹,所以把女娲崇拜与青蛙或蟾蜍崇拜联系在一起,以青蛙或蟾蜍来解释女娲崇拜,把女娲解释成大青蛙或蟾蜍是错误的。我为此写过一篇文章《女娲不是大青蛙,呙者,女性生殖器也》。
马家窑文化蛙纹(青蛙)
马家窑文化蛙纹(蟾蜍)
3、庙底沟文化的“昊”加“漩涡”组合图:一是庙底沟时期,“昊”加“漩涡”组合图是女娲伏羲族群的族徽。二是庙底沟文化区域有多种形式的“昊”加“漩涡”组合图,说明庙底沟文化区域有多个不同的氏族,但他们统一于女娲氏族
庙底沟的漩涡纹,是女娲族经历了大洪水且西迁到庙底沟的证据,旋涡纹源自大洪水期间女娲族生活于东海之中的凫山形成的“涡”崇拜。在庙底沟时期,女娲伏羲族群的徽章是“昊”与“漩涡”的组合图,这就把女娲族的大洪水记忆和女娲族曾经以太昊氏族的男子为夫婿(伏羲)的历史记忆综合反映于族徽之上了,表明了西迁到庙底沟的女娲族群的历史来源。
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和其它文章中,我反复论述过:大洪水和海浸期间,鲁西南丘陵(凫山)与鲁中之泰沂蒙山区均处于东海之中。距今8000年到6000年,是一次高温期,西部冰川融化形成冰融性洪水,中部和东部雨水充沛形成雨水性洪水,海上冰山融化形成海水性洪水,他们最终形成叠加效应,大约在距今6800年到6300年期间,海平面超过现在的海平面50多米,导致洪水和海浸淹没了中国东部、南部平原,鲁西南丘陵(凫山)与鲁中之泰沂蒙山区均处于东海之中。只有这样的与世隔绝的环境,才能产生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应急婚姻。
女娲族群,是伏羲存在的载体,是伏羲文化的传承者。与女娲族建立夫婿关系的氏族,都被称作伏羲氏族,承袭伏羲称号。
处于东海中的山东鲁中泰沂蒙山区和鲁西南丘陵(网络图片),距今6300年前后,女娲伏羲族群生活于鲁西南之凫山地区。女娲伏羲兄妹成婚就发生在鲁西南丘陵地带之凫山地区。
在《女娲不是大青蛙,呙者,女性生殖器也》一文中,我论述过,女娲之“娲(媧)”的本字或字根是“呙”(咼)。一切由“呙”(咼)为字根组成的字,都与女娲文化有关,是女娲文化在语言文字上的遗迹。在大洪水期间,女娲族生活于鲁西南的凫山,而凫山处于东海中,在这个期间女娲族形成了“涡(渦)”崇拜,并以鱼虾螺蜗为食,所以根据女娲族的语言习惯,把水中漩涡命名为“涡”,把螺蜗之类命名为“蜗”。大洪水之后,女娲族在大洪水期间形成的“涡(渦)”,就会在女娲族的文化上产生遗留。庙底沟文化开始,其彩陶纹饰就有体现“涡(渦)”文化的“涡纹”,这种涡纹发端于庙底沟文化,被其后的马家窑文化发扬光大。
庙底沟鸟纹,这就是变异的“昊”,配之以“漩涡纹”。
庙底沟庙底沟鸟纹,这就是变异的“昊”,配之以“漩涡纹”。
西关堡阳文鸟纹,这是变异的“昊”,配之以“漩涡纹”。
泉护村一期Ⅰ段H165∶402阳文鸟纹,这是变异的“昊”,配之以“漩涡纹”。
大禹渡HB25∶40阳文鸟纹,这是变异的“昊”,配之以“漩涡纹”。
以上诸图类似而又显示不同,说明庙底沟文化区域有多种形式的“昊”加“漩涡”组合图,表明庙底沟文化区域有多个不同的氏族,但他们统一于女娲氏族
4、庙底沟文化的三足鹰鼎:应该是憨态可掬的“咸(han)鸟”,咸鸟是古巴人的祖鸟
“鼎三足”的造型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开始,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前,“鼎三足”造型一直传承到商代早期的青铜鼎。所以夏代青铜鼎的造型也应该继承陶鼎的“三足”造型。在考古上,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青铜鼎就是“三足两耳”的青铜鼎,但容积较小。在商代中期才出现四足鼎,且形制较大。在商代晚期,鼎已经退出炊器行列,成为象征权利地位的礼器。目前四足鼎发现的数目远比三足鼎要少,要精致,这说明四足鼎出现的年代要晚于三足鼎。三足鼎可以看作是夏代文化的代表,四足鼎可以看作是中晚商的创造。
(1)庙底沟文化之鹰鼎应该改成咸鸟鼎,鹰实际是咸(han)鸟
鹰(咸鸟)鼎似雕塑。属仰韶文化晚期庙底沟类型遗物,于1958年在山西西华县泉护村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是烹煮食物的器具——鼎。此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资料来自网络)
专家们说此器形是模仿动物鹰形,并形容该鸟是尖嘴,勾啄,两只外凸的双目,伫足而立,双腿粗大与尾羽巧妙地分为三个支点,成鼎足之势。未加饰纹,体积感特别强。但是就我看来,此鸟的造型除了“尖嘴,勾啄”的特征能与“鹰”类比外,显然没有给人以鹰的凶猛感觉,其外凸的双目、张开的短翅、粗大而曲蹲的双足、下垂的尾羽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憨态可掬的幽默感,所以我认为这个鸟是传说中的“咸鸟”。
什么是“咸鸟”呢?在《汉(漢)与傩:汉文化的起源》一文中,我对“咸鸟”进行了论述。咸鸟这个称呼实在让人费解,但是用湖北土语解释,就很明白了。“咸”在湖北土话读作han,所以咸鸟就是憨鸟,这样解释,就通畅了。
从这个咸鸟鼎来看,咸鸟鼎应该是图腾性质的器物。所以庙底沟氏国联邦中应该有咸鸟氏国。咸鸟氏族是古巴人的祖先。
说咸鸟是憨鸟,《寒号鸟》之寓言也是证明。因为憨而演变成懒,就成寒号鸟了。
此鼎上部成碗或锅状,显著特征是“三足支撑”。鼎最早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质地为陶质,皆为三足,作炊器,由于在发掘中鼎的发现往往伴随着兽骨的发现,由此可以推知鼎的最初用途是用来煮肉。
(2)仰韶文化时期(包括庙底沟文化),三足鼎是流行的烹煮炊具。我把仰韶文化看作是古夏人创造的文化,所以“三足鼎”可以看作是古夏人文化的标志性器物之一。仰韶文化流行三足鼎,有如下图例:
釜形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新郑市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水平仍比较低下。家畜饲养业比新石器时代早期也有一定进步,饲养的家畜有猪、狗和羊,马的骨头也有少量发现。鸡骨发现较多,可能已经驯化为家禽了。(资料来自网络)
折腹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新郑市博物馆藏。(资料来自网络)
红陶罐形鼎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新郑市博物馆藏。(资料来自网络)
红陶夹砂罐形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图片版权均属新郑市博物馆所有)(资料来自网络)
(3)仰韶文化流行的三足鼎,是对庙底沟文化以前的诸文化中三足造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大地湾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城头山古城)等,兼容并蓄,也许正是庙底沟文化具有强大文化和族群整合力的原因。仰韶文化流行的三足鼎,是对庙底沟文化以前的诸文化中三足造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如下图例:
洛阳伊川大莘发现的距今8000年的红陶三足钵。(资料来自网络)
贾湖文化三足钵。距今9000年到7500年(资料来自网络)
裴李岗文化三足钵。(距今 8500年 ~ 7000年)(资料来自网络)
大地湾三足彩陶钵。(距今8170—7370年前)
高12厘米,口径27.3厘米。敞口、弧壁、圜底,三锥足,夹砂红陶。口沿外绘红色宽带纹,内绘一圈红色窄线纹,下腹饰交错绳纹。(资料来自网络)
郑州大河村文化三足鼎。郑州大河村文化遗址博物馆。距今6800--3500年。
大汶口文化三足壶(距今6300年到4500年)。(资料来自网络)
大溪文化.城头山三足鼎(距今6300年到4800年)(资料来自网络)
(4)“鼎三足”文化一直流传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二里头三足青铜鼎和三足青铜爵就是证据。实际上到商代早期,三足鼎依然是主流造型,到商代中期才逐渐被四足鼎所替代。所以三足青铜鼎是夏代的标志性青铜器之一,是夏朝存在的证据之一。
有以下图例:夏代三足青铜鼎和三足青铜爵
二里头三足青铜鼎(夏代后期)(资料来自网络)
二里头三足青铜爵(夏代后期)(资料来自网络)
从“三足鼎”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流传到夏代和商代早期之事实可以看到,夏朝的确是在继承上古中国西部、中部文化,兼容并蓄东部文化之后建立的王朝。而夏和商并非没有联系,商代早期,同样是“三足鼎”,到商朝中期和晚期,才创造出四足鼎。所以可以把三足青铜鼎视作是夏朝文化的特质之一。
5、庙底沟文化之六芒星:源自大地湾文化的太阳六芒,而不是源自西亚
六芒星的起源与观察太阳运动制定历法有关。在大地湾一期陶片上就已经存在太阳六芒陶文,在庙底沟时期演变成了庙底沟文化之“六角星”。
庙底沟文化六角星
大地湾六茫星
大地湾一期陶片书契(陶文)。在大地湾文化一期出土的一些彩陶上,共发现了“↑”“+”“×”“‖”等十几种彩绘独体符号,这些符号比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陶文,古人谓之书契。其中B是太阳六芒星。
城头山城国陶文。其中左起第一竖排第四陶文为“六芒星”。
6、庙底沟文化的夏族徽:我反复在说人面(人头)就是夏;流行人面(人头)文化的庙底沟文化是古夏人文化,包括受庙底沟文化影响的大溪文化也是古夏人文化
庙底沟文化人面(人头)。出土于杨官寨遗址(公元前4000 年到公元前3500年间)。
不要无视这个庙底沟时期的人面(人头)。我一直在重复说“夏者,头也”,就是说夏在上古时期是“人头崇拜”。所以夏崇拜在上古时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在考古中看到的人头或人面,都是“夏”。我反复说了几十年了,还有人在顽固地说不识夏。没办法,只能反复说。
大溪文化玉人面(距今6400年到5300年)
这是大溪文化之夏图腾。湖北史前文化是一个系列,被冠之以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曲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在距今4000年左右消失,到距今3800年前后,也就是夏末商初时期,湖北地区再现古城。大溪-曲家岭文化与仰韶文化交互影响,尽管各有特色,但总体是趋同的,在最终统一于石家河文化,进一步发展成夏王朝。我把湖北地区的城背溪-大溪-曲家岭-石家河文化,统一看作是农神(神农)文化。农神进入秦岭-桐柏山-大别山以北,就是神农氏,因为在中原传播农学,古湖北地区的农神被中原地区普遍尊称为神农氏。
秦岭北的仰韶文化、秦岭南的大溪文化,很早就在交互影响,文化趋同,形成早期的夏族群。
半坡人面鱼纹图(距今6800年到6300年)。
半坡人面鱼纹图是庙底沟人面和大溪文化人面的共同来源。我很早就把半坡“人面鱼纹图”解释成图文“夏”,古音sa。我也一直在说,神农在中原传播农业的地方是半坡。神农的标志是“稷”,稷就是粟。稷的种植一直向北传播到红山文化区域,向西传播到西亚。
对于稷,有一个词组叫做“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农神。说稷是神农的标志,是因为稷是楚地的语言,楚人把粟叫做稷,关中谓之糜。大地湾文化种植的实际是黍。以上观点在我的《新农业文明的开创者神农氏(由两湖古华人糯农族群到中原神农氏的演变)》一文有详细论述。
夏在远古和上古时期是一种华夏本土崇拜,就是人头崇拜。夏崇拜传到外西域后演变出“菩萨”,菩萨再传回中国时就被翻译成菩萨,因为当时的人已经不知道外来的菩萨就是中国上古的夏。有人不识,顽固地认为sa来自印度,不知自己是知其源不知其所以源。夏朝也继承了这个“夏”,并作为自己政权的称谓。所以“夏”不是因为夏朝才有“夏”。如果把“夏”当作夏朝才有的概念,当然就不知道如何解释“夏”了。
夏族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之女神头像就是夏崇拜。
大地湾女神像。
大地湾女神像显著特征是“女神头”,在造型时女神的其他身体部位都被省略,以使女神之头被凸显出来。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头崇拜”,即夏崇拜。
7、大河村文化的彩陶双连壶:女娲族与神农族建立婚姻关系的证据
彩陶双连壶,郑州大河村出土,仰韶文化时期。现藏河南博物院。两壶并列,腹部相连处有一圆孔相通。
这个彩陶双连壶尽管出现在郑州大河村文化遗址,但它出现的年代与女娲西迁的年代相同。大河村的文化遗存从仰韶文化到商代一直持续,说明大河村这个居住点长达3000多年没有荒废,是一个重要的联络点,那么女娲西迁很可能就会来到过这里,重要的仪式在这里举行也很有可能。所以出土于大河村遗址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双连壶,很有可能是某种重要活动的纪念品。
我对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双连壶的解读,就是女娲族与神农族建立婚姻关系的纪念品。如果是炎黄结盟的话,一是时间不对,炎黄结盟不会超过距今5000年;二是彩陶双联壶是盛酒器,结盟喝酒讲究的是共饮一壶酒,寓意也不对。彩陶双连壶是两壶连体,在两壶腹部相通,明显是“合卺”的寓意,要表达的是夫妻连理、共结同心的意思。当然,两个氏族建立婚姻关系,也是结盟,但是是血亲结盟。有女娲氏族与神农氏族联姻,才有庙底沟文化。
郑州大河村文化遗址,太阳纹。
郑州大河村文化遗址,彩陶上的天文图象。
大河村之彩陶也别具特色。彩陶有复彩和白衣彩。彩陶纹饰有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与天文星象关系密切,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在女娲统治的时代,女娲的夫婿(伏羲)可能负责钦天,即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之权力。大河村的这些仰韶文化晚期的彩陶天文星象纹饰,可以证明这一点。伏羲发明的阴阳五行十节历,是脱离太阳的归藏运动的,我以前也说过,用太阳的归藏运动理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太阳的归藏运动分出十节来。阴阳五行十节历,是阴阳五行理论在历法上的应用,观测的是天文星象。所以女娲进入豫西带来伏羲文化,天文星象学兴起,推行的是第一代伏羲发明的阴阳五行十节历,庙底沟的五瓣花纹饰和大河村遗址天文星象纹饰都是证据。
大河村遗址中还出土有山东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的遗物,是大汶口文化、曲家岭文化对仰韶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证明。也可以证明仰韶文化晚期的庙底沟类型的确是兼容并蓄。
大河村文化遗址之彩陶太阳纹的造型,与出土于湖北秭归县东门头遗址的距今7000年的太阳人石刻有承袭关系。
太阳人石刻之太阳纹
我对石刻太阳人的定位是南方农神。南方农神族群进入中原,就演变成了神农氏族。所以大河村之彩陶太阳纹,实际上也反映了神农氏的存在。
从距今6800年一直持续到距今3500年文化遗存没有间断的大河村文化遗址,除了是古夏人一个很重要的居住点外,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期很可能是古夏人的一个天文观测站,站长是继任女娲的夫婿——继任伏羲。以阴阳五行理论作指导、依据天文星象制作历法,是伏羲的功劳。观天象的始者,是燧人氏。
二、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是一个上古华夏国家和上古华夏国家联邦的证据
(一)相对固定的领土:庙底沟文化在不同的时期都具有相对固定的领土和管辖范围
在《农神北迁与神农南归和农神到神农的演变》一文中,我对于神农氏族的迁徙历史进行了猜想式的描述,在《协和万邦自神农氏始》一文中,对神农氏统一也进行过描述。我所作的这些,都是结合考古与历史材料进行的综合设想和解释。
对于神农氏统治范围,《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三危”,显然是夸大了,但其统治的核心区域,也的确在以上范围里。
1、庙底沟文化是以豫西、晋南、关中为中心区域形成上古华夏文化
如下图所示:距今6000年前后,庙底沟文化出现
庙底沟文及其变化化简体鱼纹分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2、以豫西、晋南、关中为核心区域形成庙底沟文化后,向东西方向扩展,西到达了甘肃南部,东到达了豫东,南越过了汉江和淮水上游地区。
如下图所示:
庙底沟文化叶片纹散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3、庙底沟文化受大汶口文化的挤压向西收缩到黄河中游地区、向北发展到内蒙呼和浩特。
如下图所示:
庙底沟文化双瓣花纹分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4、大约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是小冰期。小冰期逼迫北方人口南下,对当时处于中部的庙底沟文化也要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就是庙底沟文化会退出黄河以北地区,向南发展占领整个汉江流域并越过长江。
如下图所示:庙底沟文化向北突出的部分消失了。庙底沟文化呈现向东、向南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向南越过了长江。
庙底沟四瓣花纹分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5、距今5300年后,气温逐渐转暖,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强大起来,对庙底沟文化产生挤压,庙底沟文化处于萎缩期;西部萎缩到关中,北部萎缩到晋南,东部萎缩到豫中和淮水上游,同时南方的曲家岭文化兴起,逼迫庙底沟文化退到汉江以北、以东地区。这个期间是庙底沟文化的萎缩期。但是汉江以东地区、鄂北地区,依然被庙底沟文化所控制。具体说,就是湖北的孝感地区、随州地区是庙底沟文化统治区域。
这就是我以前所说的,在江汉平原,曲家岭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处于对立并存状态。
如下图所示:
庙底沟彩陶纹饰南传分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6、距今5300年以后,庙底沟文化逐步恢复并再次向外扩张。向西重新控制了甘肃南部,向北控制了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向东控制了豫东和鲁西,向南越过汉江以西和长江以南。
如下图所示:
庙底沟多瓣纹分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7、庙底沟文化发展到盛期。庙底沟文化向北、向东扩展到最大,但是西部是萎缩的,甘南地区不在庙底沟文化的控制范围内,原因就是西部有一个新文化——马家窑文化崛起。
庙底沟文化向东扩展到山东,与古史的记载是一致的。《战国策.秦策一》说“昔者神农伐补燧”,《路史.后纪三》记载神农氏因为“补燧不供,乃伐补燧而定万国”。补就是斧,斧燧是一个氏族国家,由斧氏族和燧氏族组成,处于山东。神农伐斧燧史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上古华夏第一次作战行为。这也是在女娲神农城邦中,神农氏为王、掌管军权负责征伐的证明。
如下图所示:庙底沟文化深入到山东西部
庙底沟双旋纹分布图。选自《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王仁湘著。
这里说明两点:一是我所引用的以上7图,原作者是以艺术大潮眼光看庙底沟文化纹饰的分布和传播,我引用他的图,是把艺术的传播和分布区域看作是庙底沟文化的统治范围,因为上古艺术是神性的,艺术的扩展就是神权的扩展,神权的扩展也就是统治权力的扩展。二是最关注的是庙底沟文化的萎缩和向南发展。庙底沟文化的萎缩和向南发展,与距今5600年到5300年的小冰期有关,也与小冰期后诸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有关。庙底沟文化对两湖地区影响非常强烈,长江南岸出现过庙底沟网格彩陶,导致南北文化趋同。枝江关庙山遗址,花瓣纹彩陶豆,器型是当地的高柄豆,但纹是庙底沟的花瓣纹。黄冈螺狮山旋纹陶罐,器型和纹饰都是庙底沟风格。安徽肥西古梗遗址,出土花瓣纹彩陶片,也带有明显的庙底沟文化色彩。
(二)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有多座古城,呈现出城国联邦的统一形制
中国上古时期古城的建设,根据古籍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代。《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汜胜之农书》也记载:“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在考古上,最早的古城目前是城头山古城,也处于神农时期。古城是国家文明的直接证据。有古城,你得肯定人家已经进入到城邑国家文明时代了。
1、关中地区的杨关寨遗址
杨官寨遗址是关中最大的庙底沟时期的遗址。通过杨官寨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基本厘清了该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在该遗址上发现的建造有大型环壕的庙底沟文化聚落、两侧成层摆放大量陶器的西门址、环壕內部疑似堆土跡象、聚落中央的人工水利设施等,加上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无疑勾勒出了一個早期城市的雏形。壕沟挖出的土量达10亿立方米,这样的工作量不是几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个村落可以完成的,这是国家化的结果。除了环壕聚落外,考古专家还在杨官寨遗址南面发现一组窑洞式建筑群遗址,距今5000 余年,这是关中目前已知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
杨官寨遗址,蜥蜴爬行的模样
2、河南郑州西山古城
郑州西山古城址是在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现已更名为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发现距今5300~4800年的古城遗址,郑州西山古城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
3、江汉平原东部、大富水以东的孝感叶家庙古城和孝感应城的门板湾古城
我在《华山和夏水》一文中说过,女娲神农时期的华山,是大别山;夏水,是江汉平原东部的大富水。距今5500多年以前,古夏人就南下到了大富水,到距今5000多年前,在应城建立了门板湾古城,在孝感建立了叶家庙古城。具体论述见《距今5000年时期的神农城邦之都城——寰城叶家庙》。
大富水,古夏水
在距今5000年以前,大富水以西的地区,被王母势力控制;大富水以东的地区,被神农势力控制。以后神农势力逐渐越过大富水,控制汉江以东地区,到石家河文化时期,神农氏族统一两湖地区。
距今5000年前后这个时期,就是我说的西王母和东王公(神农氏)在江汉平原东西对峙时期。
三、总结:庙底沟文化控制区域是女娲神农氏国联邦,即古夏王朝
1、从文化来讲,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文化)之主流文化是对仰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其文化基础是对庙底沟时期以前的中国远古文化和上古文化的兼容并蓄,包括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
2、从居民成分来讲,庙底沟文化区域存在多氏族,但以女娲氏族、神农氏族为主体氏族。前期女娲氏族承袭女娲的帝君权力、神农氏族承袭伏羲的王君权力,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女主双帝制,就是我以前说的帝-后体制,不过是女为帝君,男为王后;后期帝君的权力转移到神农氏族,女娲氏族掌管神权。
女娲氏族在距今6300年前后生活于鲁西南的丘陵地区之凫山,由于大洪水和海浸的阻隔,鲁中之泰沂蒙地区和鲁西南的丘陵地区同处在东海中。女娲伏羲成婚再传古夏人东进支(东夏),这是一种应急婚姻。其后女娲族与处于泰沂蒙地区的太昊氏族建立婚姻关系,一代或者几代女娲之夫婿来自太昊氏族。距今6000年左右大洪水和海浸结束,女娲族西迁到豫西,统一诸夏,创造了庙底沟文化。
3、从婚姻关系看,在女性姓族社会末期形成了夫婿文化。伏羲实际上是夫婿文化的代表。女娲族在第一代伏羲之后,回归女娲统治。之后女娲的夫婿,都承袭伏羲的称号,被称作伏羲。太昊氏族曾经是女娲族的夫婿。女娲族西迁后与太昊氏族脱离,这种婚姻关系就断绝了。西迁之后,女娲族之伏羲(夫婿),就与太昊氏族没有关系。而太昊氏族依然处于东方,没有随女娲族西迁。我依然要重复的是:夫婿文化可能有1万多年。也就是说,可能早在距今1万多年前,上古华夏以女性为主体的夫妻婚姻关系就已经建立。不过,开始是走婚,后来是“女婚男嫁”。但是第一代伏羲生存的年代在距今6800年到6300年,最大可能是距今6300年前后。
4、神农与女娲的关系。女娲西迁到豫西,重新回到古夏人的起源地。而源自两湖地区的神农氏已经进入到古夏人生活地,传播农业,创造了半坡文化。女娲族重归豫西,与神农族建立婚姻关系,神农族成为了女娲之夫婿(伏羲),承袭伏羲的称号。所以从庙底沟时期开始,神农氏族就是伏羲。在男权兴起后,神农氏脱去了伏羲的外衣,以神农天子的称号,统领古夏王朝。从考古上看,庙底沟文化的前期,是女娲为帝君,后期是神农为天子。
5、古夏王朝的统治时期从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到距今4500年结束,经历庙底沟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中期。
古夏王朝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被黄帝王朝所取代,黄帝代神农为天子,以黄帝称号统领黄帝王朝。黄帝直辖河南、河北和山西,东少昊统领东部,西少昊统领西部,神农居石家河统领南部。黄帝王朝在公元前2070年被夏禹取代,夏启废除“帝位流转制度”,建立帝位的家族流转制度,夏后朝建立。
6、伏羲女娲神农夏后氏的关系,实际上说的最清楚的是列子。《列子.黄帝篇》说:【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这句话说的就是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的图腾是“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所谓“人面”,平面看是“人面”,立体看就是“人头”;所谓“蛇身”,就是蛇的身子;所谓“牛首”,就是人头的上面长双角,这个双角是牛角;所谓“虎鼻”,就是人面部的鼻子是老虎鼻子的形状。这样分析,那么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的图腾的中心构图元素就是“人头”(人面),其他都是附件。也就是说,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的图腾是“人头”(人面)加“蛇身”加“牛首”加“虎鼻”组成的,这个图腾,实际上也是夏图腾的一种类型。伏羲女娲神农夏后氏才是一脉相承的,夏后氏与黄帝的关系,应该是认祖归宗建立的宗亲关系,不是血亲关系。
黄饮冰2019年7月26日星期五完稿。非营利非专业,有错误请原谅。能帮忙修改则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