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保持精神独立吗?
把“存在感”刷在子女、孙辈身上成为了许多刚退休人员的生活常态,仿佛没有了他们,就满足不了自己的心理需要,但是研究发现,人们大部分的心理需要都可以自我满足。怎么满足呢?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最大的精神、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不找”,没有“向外找的劲儿”,孔子所做的一切、所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自我感受。这种“自我感”与“存在感”相对立。在生活中,有一类人不会把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会把自己受伤的感受无限放大,他们更会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跟自己和谐相处,这就是所谓的“自我感”强。
自我感往往通过精神独立去实现,联合国在《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也把“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尊严”作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行动原则。怎样才能精神独立呢?你可以向书本、向时代求学,你也可以保持幼态持续,延续青少年的灵活性适应性,这都是寻求精神独立的方式,总之,精神不要依附于他人。现在,我们不如问问自己:我的注意力放哪儿了?是放在了别人身上,还是放在了自己身上?有没有自己的一一方天地?这方天地不一定是事业,也可能只是读书读到太开心,或者跳舞跳到全身心投人以致完全展露自己,再比如,退而不休。
在张建新看来,精神的独立还可以促使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就像《百岁人生》中提到的人生的“转型资产”:退而不休继续尝试某种事情,进一步发展成为可以走上社会的可能性。如今的张建新心态更加平和。“六十多岁 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前面没能赶上的,我着急也没用,不如放慢下来,按自己的规划过自己的后半程。”摆脱了孤独、寂寞的张建新开始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新的知识,他在花甲之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还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跟随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老师学习绘画技法并没有让他感到难为情,反而这种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的状态,让他找到了年轻时的活力。为了打通书法、绘画的界限,张建新开始钻研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甚至研究中文的造字规律,“后面的路我完全可以一步 .步地走出花儿”。
“也许有一天,当我放下笔,放下爱好,脱离圈子之后会再次陷人孤独,但我已经知道如何在孤独中生活。”像张建新一样,关注孤独,正视孤独,直面孤独,挑战孤独,我们才能与孤独共生,也许这才是新老年生活最理想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