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停留在四月四日的目光》 作者 黄明山

编者语:

我是流着泪编完黄明山老师《停留在四月四日的目光》这篇散文的,散文中描写的主人翁遭遇歹徒持刀抢劫的情景虽然过去了20余年了,但至今读来仍然触目惊心!同时,也被黄明山老师的那种遇事冷静、顽强、果敢、无畏、泰然的心态所触动。从整篇散文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凶暴、残忍、贪婪、冷漠、同情、善良、仗义、友爱、亲情等社会的众生相以及正义赋予人类的力量。黄明山老师的经历是一次刻骨铭心的遭遇,同时也是一次人性的大检验,在带给我们血的教训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对社会最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警醒与珍爱……

停留在四月四日的目光

作者 黄明山

我突然翻到了一封信。准确地说,是一封信的草稿。我写的。可以公开,不妨抄在下面:

四月四日,我到武汉办事(我是乘坐到汉正街打货的夜班车从潜江启程赶到汉口小溪码头的)。早晨5点钟左右,我叫醒司机打开锁着的车门,想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我步行至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桥顶,我在桥上看风景。朦胧中,突然有6个歹徒从不同的方向围了上来。他们都带着凶器(昏暗中闪着寒光),像野兽一样扑向我。我与他们展开了搏斗。由于我只身一人,手无寸铁,寡不敌众,在搏斗的过程中,我的头部、手臂和腿部6处受伤,其中上唇人中处被歹徒用刀子切破直至鼻根而裂开,左手臂被划开3道口子,腿部两处刀伤,深度为2.5cm,鲜血直流。他们搜遍我的全身,抢走了我的4060元人民币后逃之夭夭。

我顾不了伤痛去报案,可附近几个电话亭都关闭着。一位仗义的的士司机用车把我送到汉口长途汽车站(没要我的钱)。我向车站派出所民警室报案,那个民警说:“这不属于我们管辖范围。”我请求他通过其它形式报案,他称无能为力。我不再说话。考虑到我的伤势严重,手中钱所剩无几(我的电话簿里夹有少量现金,歹徒没有翻找出来,扔在桥上后被我捡回),我只好买车票准备回潜江处理伤口。这时,车站一位好心的服务员见我满身是血,连忙送我一张创可贴,又发现创可贴已不管用(裂开的上唇根本粘合不拢),劝我赶快到附近的协和医院去包扎伤口。我赶到协和医院,挂了急诊。几位医生善尽人道,本应该收取我180元手术费,却只收了60元,为我的6处伤口进行了清洗缝合(一共缝了24针)。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令我感动。之后,我又只身乘车返回潜江,继续接受治疗。

我的这段流血经历还仅仅是一个缩影.就在我在协和医院进行伤口缝扎的时候,紧接着又有2人因遭劫受重伤而送进了医院。抢劫团伙如此猖獗,实在令人发指。为维护社会稳定,呼吁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捣毁和严惩这类犯罪团伙。

受害人:黄明山

一九九八年四月八日

这封信是在我出事的第五天用我满是注射针眼的右手写的。打印后,我一口气寄了6个地方,其中包括湖北省公安厅。信中记录了我四月四日早晨中的一个片断,时间跨度大约为5:30——7:30。

我不能不想起四月四日。“四”的谐音是“死”,“四四”,也就是“死”上加“死”了。我不信迷信,可这件事偏偏发生在我的身上,有点怪,好像是谁在冥冥中故意作的安排。四月四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它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不过是打了一个小小的烙印,如此而已。这件事情的发生,我想是偶然的。作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幸存者,我只有作出某种偶然性的解释。

我有必要对我的这封信作备忘录式的补缀。四月四日,无疑是我一生中接受目光最多的一天。我黎明中无助的反抗,使6个歹徒的目光发泄出更多的阴险与凶恶。我满身是血地在大街上行走,像粘胶一样粘住那么多陌生而又惊奇的目光。我同时看到了一些平静的目光。比如那个民警,我向他叙述,向他求助,在我的发音都成问题的时候,他的目光依然保持着清醒中的平静,我无法想象他的目光如何从我身体的颤抖中移开,又如此漫不经心而且游刃有余地回避我。

几乎是在同一个地方,那个车站里,我又得到了一些同情的目光。这些目光,单纯中构成一种交流,成为我伤痛中的药品。信中,我省略了有关的细节。那个车站的服务员,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专注的大眼睛删去了原有的陌生,她把目光中的同情转移到她的嘴上、手上。她把我排队刚刚买到手的车票夺过去,用一口浓重的武汉话对我说;“看你这个样子,还想上车?快到医院包扎一下。”她推我,指明我的出路:“那里那里,协和医院就在不远,三分钟就到。车票放在我这里,待会儿我帮你换下一个时刻的。”我被迫性地被她支持着。我想,如果没有她的“夺票”之举,我的命恐怕就要被阎王爷夺了去。

我踉踉跄跄来到协和医院。那位男医生,约摸30岁,他的目光又是别样的一种平静,他没有让他那平静的目光从我的伤口处移开。也许他的平静,是因为他见到的伤痛比我更多。他用酒精棉球为我清洗伤口,又准备好了针线,像女人纳鞋底一样为我缝扎伤口。当他发现我的上唇人中内侧也完全破裂时,可能是超出了他原来的想象或判断,不由得“哟”了一声。他叫我稍等一下。我闭着眼“嗯”了一声。又有东西靠近我的嘴唇。我本能地睁开眼,是一名女医生,我一下子有了一种莫名的紧张,不知道是因为我的伤势严重,还是因为女医生的年轻漂亮。她和我交谈着,问我从哪里来,了解我出事的简单经过。她为什么要和我交谈?是不是为了消除我作为异性更作为特殊的病人的那份紧张?她柔柔的声音使我忘记了分散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我用右手艰难地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她接过去了。“你是个诗人?”她大概看到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那几个字吧。我一时语拙,敷衍了一句:“今年第1期《当代》杂志上有我的作品。”“是吗?”女医生的目光让我得到了最真实的温暖。我想到我大腿部位的伤口——我是脱了一半裤子躺在手术台上的一个伤者呀!尽管我的身上盖有一层白布,但在异性的目光里,我仍有一种哪怕疼痛都驱散不走的羞涩。女医生用很快的速度在我的身上穿针引线。末了,她为我减免了120元的手术费。她甚至引我到一个有自来水的地方,叫我洗一洗分散在伤口之外的血迹。我向她和他告别,却不能用通常的方式去握握手,只能象征性地在胸口处摆一摆伤痛的手,再加上一双感激的目光。

从协和医院出来,路边的电话亭开门了。我跟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是我爱人接的。我在电话里说:“我出事了,钱被抢光了,身上挨了七、八刀。”(当时,我并不知道身上到底挨了多少刀,在医院,我谢绝了医生在我身上的寻找,我不好意思脱下衣服让医生检查。)我等待着电话那端的反应,可对方只是“啊”了一声,半天说不出话来。我接着说:“我在协和医院缝了针,我马上回来。”对方仍然没有反应,我只好把电话挂了,返回车站。那位女服务员似乎一直在那里等待着,她一眼就看到了我,带我到售票处找熟人换了车票,又告诉我到哪儿上车。

我不该打电话。我没想到我的那个像诗一样简洁的电话给那么多人带来了惊悸、不安、伤心,甚至是绝望。我爱人迅速将我遭难的消息告诉了几乎是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当他们请了车或搭了车分别从潜江、沙市、武昌直奔汉口协和医院时,我正在回家的途中。我怎么没想到给我在武昌工作的内弟打个电话呢?其实我想到了,我没有打,我怕添麻烦,那样会让我住下来的。我不想住在武汉,我的家在300里以外,我想赶回去。

结果我更加麻烦了我的内弟,他空着肚子在医院、车站、码头以及道路上寻找了5个多小时,直到得到我回到潜江的消息。我的弟弟、妹妹,还有我的一些朋友,乘车到了汉口协和医院后,楼上楼下找呀,找呀,当他们得知我走了后,更是担心。也是啊,他们的想象顺理成章:身上挨了七、八刀,这七、八刀又会是在什么地方呢?何况是一个人,晕倒在哪里也说不定……我没有BP机,也没有手机,坐在依维柯上,不知道我身外发生的一切。我还没有打破伤风针,我早听说过,十二小时内打针不会出问题,我想回到潜江充其量不过要4个小时吧,来得及。

我急于想看到自己的面容,没有镜子,就用手表照。可手表的面积有限,不是凹,就是凸,且染有血迹,用手一揩,一片模糊,我没法将自己看清。我不时望望窗外,想从交错而过的客车的窗户玻璃上看到自己的面容。我赶不上那个速度,没等我找准玻璃,车子一晃就过去了。相反,我给别人提供了一个个目击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虽是一瞬间,却是那样地抹之不去。我在依维柯靠右手的单人座位上坐着,脸朝右侧,以便躲过车内连锁反应的目光。我用沾满鲜血黏乎乎的手绢按住仍在流血的人中处哼起歌来,不,是唱歌,唱的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插曲《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我的口中含满了血,我的歌声秉承着血的滋润。我是想试一试我还能不能正常地发音啦——还能。

我终于回到了潜江。车子一进车站,我便看到了车站门口一双怔怔的目光。是我的儿子,十二岁的儿子。他也看到了我。他喃喃地喊了声“爸爸”,又像是哭,又像是笑,眼角的泪水还没有抹去,便笑着跟着车子跑啊,跑啊,直到车子停下。儿子钻进车子里,牵着我的手说:“我扶你下车。”儿子扶我?儿子看到了我的脆弱?我马上拿出那种怜爱而苍白的笑,把手搭在儿子的肩上——怎么回事?从早晨到现在,流血不流泪的我,这下怎么眼睛一眨,泪水就流出来了呢?就这样,我以儿子稚嫩的肩膀作依靠,徐徐前行。我受伤的左腿已经抬不起来了,儿子竟说要背我,我笑儿子:“别背骨折了。”(儿子曾经骨折过一次)说着,又忍不住一颗豆粒大的泪珠滴落在儿子的脸颊上。我第一次成了被儿子照顾的人。他的肩膀被我沾满鲜血的手按上了几条红印。儿子搀扶我上了公交车,去到潜江市中心医院。

我人未到医院,我的一位朋友早就在那儿等候多时了。他已经为我找好了医生。我很顺利地就打了破伤风针,接着挂针消炎。我爱人来了。“不要紧吧?”她说这话时,双手停留在空中,构成一种搀扶式的询问。她的眼圈红红的,却见缝插针地把笑分配给我。当我得知还有那么多人在武汉找我时,我急了;“快给他们打BP机,说我人到了潜江,是活的。”我想用一种幽默来缓解大家的担忧。“其实我知道你回来了,也知道他们很难在武汉找到你,但我还是同意他们去了。”“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她说完这句话,眼泪又跑了出来。

我爱人叫来一个“麻木”,把我送回家。女儿在家守电话。女儿愣愣地看着我,竟忘了喊一声“爸爸”。看见水壶响了,我对爱人说:“我要洗个澡。”她倒了一大盆热水,又掺一些凉水进去,用手试了试温度。她小心翼翼地为我脱衣服,一层又一层。我的裤子已成了血浆,像冬日里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便被冻僵了一样。一共三层,外裤、绒裤、秋裤,均有两个刀口子。她将我的血衣泡在另一个盆子里。她开始给我洗澡。她的手在我的身上运动,极有条理与分寸,或抚摸,或揉搓,或用毛巾轻轻地按。我跟她开玩笑:“这是第一次给我洗澡呢,以后发扬成绩。”她把眼睛一瞪:“别想得美,好了你自己洗。”她笑得有些悲壮,急促中偷了口长气。她怕我着凉,边洗边从上到下给我加衣服,最后把我搀扶到床上,并用嘴唇在我的脸颊上吻了吻,连忙解释说:“我看你烧不烧。”我睡下了,她去洗我的血衣。她嘴里啧啧不已,说足足泡了两盆血水。

我的亲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我几乎在一日之内集中了所有亲人的目光。我已经享受了死亡的待遇,只是削减了一些哭泣。还有我的朋友,把一双双探询的目光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他们一边急切地询问着,一边又反复强调叫我尽量少说话。这样的矛盾,使我的疼痛变成了一种慰藉。我爱人代替我讲述着我的遭遇,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她这样重复着,让我在催眠一样的话语中睡去、睡去……我想我应该尽快地好起来呀,好起来,以便好好地记住我这一天的经历——

四月四日。

补遗的补遗:我的呼吁信发出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其中湖北省公安厅就此两次下文给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前进街派出所,要求迅速组织力量侦破此案。7月1日,我收到了寄自于该派出所的来信,信中称:“黄明山被抢一案已破获,请你接通知于1998年7月10日以前来我所有要事一谈。”几日后,我带着儿子一起搭车到汉口,将我亲自书写并印制的一面锦旗送给前进街派出所,锦旗上写着“案破天惊”四个大字.我看了有关6名犯罪嫌疑人的询问笔录,得知他们已在武汉及周边地区作案100多起,其中涉有两条人命。我还看了两名主犯被电视监控起来的画面,他们的年轻,刺痛了我心里的内伤。关于涉及我的“四四”事件,《武汉晚报》、《武汉公安报》、《潜江报》等报纸分别作了不同侧面的报道。一时间,我的名字成了人们谈资中的一个连接词。此后,我写了许多相关的文字,其中有散文《左手》、《遭遇死亡》、《散步的结果》等,分别在《散文》、《经济消息报》等报刊发表;诗歌《立交桥》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奖,作品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

作者简介

黄明山,中国作协会员。湖北潜江人。千余件作品散见于《当代》、《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华散文》、《散文》、《诗刊》、《词刊》、《歌曲》、《曲艺》、《随笔》、《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文摘》等全国百余家报刊。诗歌、散文、小说等获中国人口文化奖、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和《小说选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等奖项百余次。散文《寒冷的味道》、《鸟语》、诗歌《小孩与桌子》等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及中考试卷。著有散文集《寒冷的味道》、《墨绿的地平线》、诗集《檐雨》、《立交桥》、《钢琴与排箫》、格言集《草径思踪》、歌词集及同名网络歌曲集《中国红》、六集电视纪录片《曹禺》等。现任潜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

往期精彩回顾

文学原创·《开窗说酒话》 作者 黄明山

文学原创 ·《平静》作者 黄明山

文学原创 ·《写作的速度》作者 黄明山

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文章征集活动

一、平台主旨:

以文会友,传承中华文化,歌颂美好,寄托相思,守望心灵的家园。

二、主要栏目:

文学原创、文学欣赏、作品朗诵、平台K歌、戏曲演唱、美食原创等(可根据情况随时增加和调整栏目)。

三、约稿:

1.文学原创:作品须本人原创,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学欣赏:推送省内外名家名作,旧作原创均可,但需经作者本人授权,但旧作(在其他媒体刊登、推送过)无打赏。

3.作品朗诵:要求与“文学欣赏”栏目要求相同。

4.平台K歌:推送市内外歌唱爱好者歌曲。

5.戏曲演唱:推送市内外戏曲爱好者演唱、名家名段。

6.美食原创:推送网友自制菜谱。

四、其他事项:

1.来稿请于正文后附作者、朗诵者、演唱者、演唱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2.读者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朗诵者、演唱(奏)者、原创者稿酬,40%用于本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原则上7天后发放作品打赏费用,7天后打赏留作平台维护费用;同题诗和诗歌以及其他各类比赛打赏、3元以下打赏,不发放作者个人,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3.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4.投稿邮箱:907557420@qq.com

投稿微信:zzy18972193058

五、平台顾问:

总顾问:黄明山

小说顾问:郭啸文

现代诗顾问:郭红云

古体诗顾问:砚  浓

散文顾问:王  宇

音乐顾问:吴汉高

六、平台编委:

主任:晓岸瘦风

编委会副主任:杜德武

责任编辑:青牛

成员:胡蝶、修远、晴空、萍聚、神仙自在、李勇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可可卤虾外卖店开业大酬宾——

(1)新店开业一斤卤虾48元,两斤减10元,三斤送1斤,多买多送!!!

(2)凡购买卤虾转发朋友圈另送饮料一瓶!!!

全城包送!!!

配送️ 18007224332  15871890064

瘦锅朋友圈可直接联系:18972193058

活动时间:4月8日—4月18日

>>> 左邻优社西餐厅 <<<

游戏嗨不停~!

1.游戏要求;在三分钟之内写出1--500的阿拉伯数字,而且不能涂改。

2.安慰奖(没能完成游戏的),进店免费享受一份小吃。

3.鼓励奖(完成游戏的),送300元的VIP卡一张。

活动地址: 金桥广场二楼左邻优社西餐厅

电话: 0728--6666367

守望梦中的家园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

  • 散文|冰峰雪莲美文《母爱永恒》欣赏

    [散文悦读] [作者简介]武峰连,网名,冰峰雪莲,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现住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生于1969年,高中学历,全职太太.从小爱好文学,中途荒废,近期重新游弋在文字领域,期待花开的声音.今年 ...

  • 【西散原创】庞祥艺作品 | 幸福的味道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那天,我在田埂上散步,身边全是金灿灿的 ...

  • 格格原创『目光所至,皆是美好』

    格格原创『目光所至,皆是美好』

  • 文学原创•《劳动的细节》作者 黄明山

    劳动的细节 ■黄明山 那个女人和那个男人打算将一块小预制板抬到摞起的将近一米高的大预制板的平面上.小预制板不轻,估计一百多斤吧,女人抬的时候显得很吃力.男人已经将小预制板的一端搁在了大预制板的平面上. ...

  • 文学原创•《歌声的旅途》作者 黄明山

    歌声的旅途 作者 黄明山 我不知道相隔好长的时间好远的距离才能构成一种思念.这或许是一个难题.其实,时间和距离是一个既具体又模糊的东西,而思念总是在无形中显影,无声中叩击酸涩或者疼痛的心灵. 儿子上大 ...

  • 文学原创•《今日复今日》作者 黄明山

    今日复今日 作者 黄明山 一觉醒来,我就想到了"今天"这个词.今天来了,今天真的悄悄地来临了.是腾云而来?还是涉水而来?是破茧而来?还是踏梦而来?安谧中,不由得让我生出几分感动. ...

  • 文学原创•《字外功夫》作者 黄明山

    字外功夫 作者 黄明山 谈及书法,我是个门外汉.曾有过习字的经历,但因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师可从,只好闭门造车,所以始终不得要领,难有长进.现在偶尔也糊弄几笔,却每每眼高手低. 好在我认识几个书法界 ...

  • 文学原创•《散步的结果》作者 黄明山

    散步的结果 作者 黄明山 我喜欢散步,这个习惯的养成,由来已久. 散步很适合于我,那是一种心灵的憩息,在一种安宁的氛围里,精神得到最惬意的放松,脚则是信马由缰.天.地.人.一个人,或几个人,一路眺望着 ...

  • 文学原创•《五类朋友》作者 黄明山

    五类朋友 作者 黄明山 我把朋友分为五种类型. 相处型.是同事,在一起工作,平时相处的时间多,熟,见面时点个头就算打了招呼.可在外就不同了,就称朋友了.同船过渡,五百年修嘛--当然是朋友.另有特定环境 ...

  • 文学原创 •《写作的速度》作者 黄明山

    写作的速度 作者 黄明山 我不是一个快手,在写作的问题上,我始终产生不了那种紧迫感,无计划,无准备,每每写作的时候,来得突然,去得也匆忙.其实,我用不着在一种争先恐后的氛围里谈什么写作的速度.自己不快 ...

  • 文学原创 •《女人的鞋》作者 黄明山

    女人的鞋 作者 黄明山 说起鞋,自然要联系到女人.女人由鞋不知演绎了多少故事.可以说,女人的鞋的变迁,折射着一段段历史,也记载下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 关于鞋的起源,我没有看过专门书籍,但有着特别浓厚的 ...

  • 文学原创 • 《精神的跋涉》 作者 黄明山

    精神的跋涉 作者  黄明山 文学以及文学创作,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或者说是精神的冶炼,或者说是精神的跋涉.精神是什么?这里不妨从两点去理解: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一是指人所表现出来 ...

  • 文学原创 ·《平原的落日》作者 黄明山

    平原的落日 作者 黄明山 从小就生活在平原,应该说对平原是够了解的.那一马平川上生长着的庄稼.树木以及随意座落的房屋,像一本摊开的画册,看得多了,也就熟稔于心了.平时的展望往往因对象的少于起伏加之日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