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诠释】少阴病原本不发热,今发热者,故加一个“反”字,乃异常之变耳。少阴病阳虚里寒,当四肢逆冷,今发热恶寒者,是少阴病兼有太阳表邪是为两感,表里同病也。脉沉者,是少阴里寒之本脉,即使感受寒邪,脉亦不应浮,故治宜制附子内温少阴经脉,麻黄、细辛外解太阳表寒。
本条少阴病发热,与阴盛格阳的发热不同,本条发热是全身发热,伴见恶寒无汗表证,而阴盛格阳之发热,虽有面赤烦热,但手足厥逆,畏寒路卧,同时见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里寒证,以此为辨。
【治法】温经解表。
【方药组成】麻黄2两(去节),细辛2两(炙),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服法与禁忌】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泽,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方方论】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细辛温经止痛,协麻黄解表散寒,配炮附子温肾助阳,鼓动阳气驱寒外出,药虽三味,配伍严密,效果卓著。
【经方新用】
(1)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9克,桃杏仁各10克,甘草10克,治疗病毒性肺炎,证属风寒闭肺,痰多气促。
(2)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川芎10克,白芷12克,制南星9克,羌活12克,治疗风寒头痛。
(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15克,白术15克,羌独活各15克,制草乌9克,治疗风寒痹痛。
【医案举例】
张某,女,13岁。于1973年11月6日诊。
症候:自幼体胖,禀赋不足,劳则气促,动则汗出。冬令感寒,鼻塞流涕,恶寒身痛,咳嗽气喘,喉中痰鸣,鼻翼煽动,倚息难卧,咳吐痰涎,时时欲呕,面青唇黯,四肢欠温,心悸动数,舌黯苔白,脉沉微无力。听诊:心音低钝,心率110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可闻湿啰及哮鸣音。化验:白细胞7500/立方毫米,中性70%,淋巴30%。
诊断:病毒性肺炎。
辨证:寒毒闭肺,饮阻心阳。
治法:温肺启闭,通阳化饮。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组成:麻黄4克,制附子9克,细辛4克,生姜15克,人参8克(单煎兑人),桃杏仁各9克,苏子9克,葶苈子8克,半夏6克,甘草6克。每日1剂半,水煎分早午晚三次温服。
复诊:药服3日,喘咳好转,稍能平卧,四肢转温,面唇转红,咳痰减少,但喉中仍痰鸣,上方加桑白皮12克,射干8克,橘红10克,继服4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