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汉水过襄阳 ——“寻找最美家乡河”之汉江纪行
请输入标题
1第一标题
题
楚宫
北地秋来叶未霜,
三生萍聚五日长。
蛩声未曾惊晓梦,
雁鸣忽觉动离肠。
纸上相思忧深浅,
人生相见如参商。
楚宫沧桑悲楚韵,
楚歌一曲楚魂殇。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话说此诗与此事并无直接关系,然而造化弄人,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岂人力所能知乎?
闲言少叙,11月22日至26日,受领导委派,因“寻找最美家乡河”一事前往汉江采访,于是,在武汉、潜江、十堰、襄阳等地勾连数日,颇有所感,写诗并文,述记如下,聊以备忘。
其一:章华台
龙鳞萎谢朱宫暗,紫贝凋零香径残。
枯荷不奈霜风紧,章华台上伤小蛮。
湖北是楚地,但楚地实在太大,我老家鹿邑,老子故里,也属于楚国。楚国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另类,《楚辞》、《庄子》、宝剑、美人,无不飘逸华美,给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周文化,于严谨庄重中带来一抹奇异的亮色。
在建筑上,楚国给中国文化、文人留下了两个永远挥不去的记忆,一个是兰台、一个是章台。
兰台之名,未经考证,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现在据说还留存有兴建于明清之季的兰台书院一座。《文选·宋玉〈风赋〉序》中说:“楚襄王游於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唐·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中说:“楚国兹故都, 兰台有馀址。”可惜,这次没有机会去寻访。
兰台真正为历代文人所不断吟咏提及,还有一个原因,在汉朝,兰台成了中央档案、典籍库,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也是当时名儒著述的地方。据考证,当时建于长安(今西安)宫内,系石室建筑。兰台隶属于御史府(台),由御史中丞一员兼领。由此以来,兰台常常成为文人命运的象征。比如那句著名的:“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种比喻本人在一首小诗中也曾用到,着急的话,你直接翻到文末即可看到。
虽然没有到兰台,但是我到了更加华美香艳的章台,也就是章华台。
【章华台效果图】
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倾全国之力,在古云梦泽中修建的离宫,后毁于兵乱。这座“举国营之,数年乃成”的宏大建筑,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亦称“细腰宫”。从个人感受而言,我最喜欢最后一个名字。
可能是出于相同的感受,古人在诗词中反复出现章台、章台路、章台柳之类的意象,以至于在元曲作家笔下,“章台柳”成为与洛阳花、梁园月、东京酒并列的四大享受,当然此中另有典故,放下不表。
章华台遗址位于湖北潜江龙湾附近,孤零零的在一片田野之中。外围原有鱼塘、荷池、花海、水榭,但当天寒风凛冽,草木凋零,一片萧瑟之感。刚把手机拿出来拍几张照片,就被冻的自动关机了。
在章华台遗址,可以看到古代陶制的排水管道,庞大的柱基,据说主体建筑可以达到10层楼高,这在古代无疑是一个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奢侈工程。其中,最让今人惊奇的发现是,在章华台遗址中出现了一条宽约2.4米,长约10米以紫贝缀砌的径道,穿门而过,横到了宫柱基之前。刚刚考古发掘出来的时候,珠光灿然,但暴露在空气中不久,就风化褪色,于是这条小道大部分已经回填,只有一小部分被密封在玻璃罩中,供游客观赏。
屈原在《九歌》中写到:“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贝壳在古代等同于货币,用紫贝铺路,不禁让人想起给孤独长者以金铺底为佛祖购买祇园。只是,一个是为了供养佛祖,一个是为了自己享乐。
发心不同,结果迥异。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据说还有个芈月村,至少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曾经在这里生活,这也让人多了一份遐想。
其二:河汉相拥处
织女望牵牛,迢迢河汉宽 。
一坝阻天河,宁不永团圆?
天河口位于十堰市西北部郧西县观音镇境内,天河曾在这里汇入汉江。这里是牛郎织女故事传说的原点。
当地作家赵天禄老师在这里陪同我们,并介绍了当地的各种民俗传说。据说,每年农历7月7日,汉江水在这里逆流而上,倒灌天河。由于视觉的原因,汉江水好像沿着天河往高处流,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般。天河右岸原有牛郎庙,又有喜鹊岭,每年七夕,喜鹊云集。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来源于此。可惜的是,自从在天河口修建了“天下第一沙坝”,天河改道,虽然防止了河水倒灌引发的灾害,但“河汉相拥”、“倒灌天河”这一奇景就看不到了。
不过,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既然天河这一段没水了,那么牛郎织女就可以天天相会了吧。
据赵老师介绍,当地山上有两处人形巨石,被当地人称为“石公公”和“石婆婆”,这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最初原型。我们在路上远远望见了“石婆婆”,形状与黄山上的“猴子观海”有些类似,但显然更似人形,也更加巨大。更加神奇的是,据介绍,郧西的“郧”字,通陨石的“陨”字,古代曾有陨石坠落,以此为地名又分郧东和郧西,所以,这是一块从天而降的神奇土地。
赵老师送我们三本书,都是他或者他和别的乡土作家一起编写的,《天河恋》、《天路随笔》和《创世歌》。写的内容都来源于这片土地,尤其是《创世歌》,堪称来自乡土民间的汉民族叙事长诗,从盘古开天到新中国建立,洋洋洒洒,叹为观止,据说填补了汉民族没有叙事长诗的空白。
在十堰,我们在天黑前来到了织女广场,这里有一只巨大的金牛雕像,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牛。确实没有别的的特点,就是大,不过,大,也是一种特点,谁能说不是呢?
其三:襄阳
一江锁钥无双地,两城古来做沙场。
脉脉斜阳照白雪,悠悠汉水过襄阳。
襄阳,是此行采访采风的重点。
古时,汉江流域被称为“天下之中”,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过程中,汉江一直起着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作用。而地处汉江流域中心节点的襄阳,就是这个“中心的中心”。
站在襄阳城头,西望十堰,东望武昌,楚天辽阔,汉江苍茫。站在这里,仿佛站在了历史和文化交融、激荡的十字路口。
襄阳以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传说楚人的祖先,华夏族的一支,从河南淅川逐渐南迁,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子爵,建立楚国。在这之后,熊绎带领国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
根据史料记载,楚人最初的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襄阳以西的江汉之间,楚国的国都从最初的丹阳,也就是汉水上游的丹江一带,逐渐向东向南转移,除最重要的荆州地区的郢都外,最远曾经外迁到河南淮阳(陈都)和安徽阜阳(巨阳)和寿县(寿春)。
一部楚国的历史,也就是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周天子“封熊绎于楚蛮”,楚蛮是商周时代的一大部族。随着楚国对周围大小方国的兼并,华夏族的周文化逐渐与本地的文化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非常独特的“荆楚文化”。
襄阳以南,是楚文化的鼎盛时期。楚文王时,都城从丹阳迁到郢都,也就是襄阳正南方向的荆州市地区,楚国从受封到灭国,前后大约800年,其中郢都作为都城的历史有400年,见证了楚国最耀眼的繁华。再往南到潜江市的龙湾地区,就是楚国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章华台。
历史上,汉水下游的楚国一直和上游的秦国有着密切的交往。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秦国一直站在楚国一边,秦楚两国曾经时代通婚。
前不久一部电视剧《芈月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电视剧虽然是编的,但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却是真的。小芈月就是从章华台嫁到汉水上游的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秦国和楚国的这次联姻,促进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
秦惠文王死后,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她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为后来秦国的统一大业消除了后顾之忧。
然而,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郢城,绵延800年楚国就此灭亡。楚国的繁华烟消云散。
但是,楚国虽然灭亡,秦楚之间的恩怨并没有消失。“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张楚”;率江东子弟渡江,成为抗秦主力的项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楚”。
最终崛起于汉水流域的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大汉帝国。随着汉帝国的强盛,发源于汉水的“汉”,成了汉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水悠悠,历史注定了这块地域仍然是天下瞩目的焦点。
随着汉王朝的衰落,诸侯割据,汉皇族的后裔刘备在襄阳以西的古隆中找到了诸葛亮,也就是在这里,诞生了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政权从这里兴起,延续汉祚。就是在这里,襄阳以北的樊城,关羽在这里水淹七军,也是在这里大意失了荆州。一部120回的《三国演义》,三分之二的故事发生在汉水流域。
历史上的龙争虎斗,这里始终是历史重要的转折点。
北宋末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南宋末年,这里爆发了持续6年的襄阳保卫战,襄阳失守,标志着南宋政权崩溃的开始。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抚摸着斑驳的城墙,俯瞰这滚滚江水,汉江、襄阳,微缩了一部中国历史的最精彩画卷。
逝者如斯,往事千年。
其四:汉口
江汉洪峰逼岸崖,生死何曾有余暇。
只今渔舟归棹日,龙王庙前数蒹葭。
从襄阳回到武汉,此行也就到了尾声。
连日劳乏,早出晚归,加上感冒,实在有点支持不住。好在采访活动基本都有着落,心中倒是踏实了许多。
在汉江口,笔者看到了98年抗洪时立上“生死牌”的龙王庙大堤。周围的雕塑不太给力,不免有些遗憾。堤下蒹葭苍苍,渔舟荡漾,一幅太平景象。
据介绍,大堤其实很牢固,但遇到的洪峰实在太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汉江和长江两处洪峰在这里汇合,水位高,冲击力大。针对这种情况,汉江南岸的原有居民已经搬迁,河道扩宽,大堤加固,让战士们以血肉之躯阻挡洪峰的情况,应该很难再现。不过,这是好事。
江上还有渔船,据说是武汉最后的“水上人家”,很快,他们也将上岸生活。
但是,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怅惘的两难选择,一方面社会总要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又想极力挽留一些历史的记忆。
可是,逝去的终归要逝去,我们的挽留也不过是镜花水月手中砂,如梦如幻,若有实无。我们一点点紧握,却又一点点失去,一点点滑落,最终就像涛涛江水,去而不返。
好吧,用一首诗,来做结尾吧。
镜花
(作于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三月春风玉柳斜,
九月兰台赴京华。
豆蔻枝头春几时?
榆荚纷纭苦长夏。
镜中佳人频顾镜,
梦里闲愁复梦暇。
此心纵有清水泉,
蓬山重重有泥沙。
明月千里曾相照,
秋去冬来看落花。
除两首旧作外,其余诗文均写于2016年11月30日,工作内容写完,记述几笔,权作消遣。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