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

2012年,修美乐(Humira)超越立普妥登顶全球最畅销药物,至今连续8年蝉联药王宝座。与此同时。全球最畅销药物TOP20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分子药物。2013年,PD-1位列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肿瘤免疫的辉煌时代马上就要到来。彼时,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信国健的益赛普(依那西普类似药)与百泰的泰欣生(古巴技术)几乎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分子药物。2015年,中国药监吹响变革号角,“722事件”开始审评改革政策密集出台。人才回流、监管改革、肿瘤免疫等大的时代背景汇集交叉在这一时点,结果就是2015年起国内大分子新药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20年大分子新药申报已经突破三位数。

本文统计了2013年起国内申报临床的抗体新药,也包括一些重要的融合蛋白等新药。

2013年来申报了278款抗体新药,ADC、双抗等新型抗体快速涌现。ADC药物早期以HER2靶点为主,2019年明显回落。2020年以来,第一三共、安斯泰来、Immunomedics等ADC药物陆续取得突破,跨国药企迅速涌入,一年多时间达成400亿美元交易。与此同时,国内的ADC药物License-in和申报也迎来又一轮爆发。

2020年申报的8款ADC药物中,云顶新耀的Trop2 ADC与领路药业的CD19 ADC都是投资机构孵化公司的License-in药物,前者为康桥资本,后者为高瓴资本。今年初齐鲁制药申报的Vicineum,也是License-in产品,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免疫毒素。资本市场上,荣昌生物、云顶新耀都备受瞩目,市值分别达到550亿港元和250亿港元。

双抗方面,其靶点组合空间更大,申报数量也远远超过ADC药物。双抗研发格局也充分体现了全球竞争,包括多个License-in或者合作研发产品,技术本身也体现出更多差异化特色。资本市场上,中山康方的市值达到400亿港元。

从靶点格局来看,PD-1、HER2、checkpoint、CD47、Claudin 18.2等的竞争最为激烈。PD-1第二波以双抗竞争为主,HER2以新一代ADC或双抗为主。Checkpoint尤其是激动剂抗体本身即存在设计上的细节差异,同时双抗也是其竞争焦点。CD47包括多个单抗、双抗、SIRPα融合蛋白、SIRPα抗体等,Claudin 18.2也是表现为单抗、双抗、ADC、CAR-T多形式药物同台竞技的局面。CD22(中国抗体)等靶点也迅速推进。

药企竞争来看,恒瑞医药依然保持优势,但整体竞争格局也日益复杂,国际化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药企的核心竞争力。如信达生物与礼来、罗氏等的合作、百济神州与安进、诺华等的合作,一方面可以License-out最大化研发管线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高效引进优质管线。自主研发方面,恒瑞医药仍然有体量和效率上的优势,但卡瑞丽珠单抗、阿帕替尼的国家化都不算成功,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同样压力巨大。贝达药业、再鼎医药等,同样是通过优质管线的引进能力,在大分子新药研发竞争上获得重要优势。

总结

国内的大分子新药研发已经进入深水区,免疫检验点激动剂抗体、双抗、ADC、工程化细胞因子、肿瘤新抗原、溶瘤病毒、CAR-T等等,都进入到差异化设计与概念验证的和新阶段。扎实的药物设计与评估、具优势的临床数据成为核心,国际化能力也更考验临床价值本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