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两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文 | 鱼爸

来源 | 养育男孩(ID:breedboy)

自从有了孩子,是不是有时觉得真累。

比如孩子练琴,我躺床上,不开声音看手机,也会被老婆批评,然后自己反思:

孩子练琴我为什么不好好陪伴?为什么还看手机啊,虽然没有开声音,也是不好的榜样啊。得反思、改变。

这样一看,是不是觉得太累,做父母一定要对自己这么苛刻吗?

因为有了孩子,妈妈们往往会主动加强自我学习,面对还是我行我素的爸爸,会提出很多的要求。

所以爸爸就会有更多这样的反问:有必要这样吗?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真有必要。

图片来源:电影《如父如子》

假如有了孩子还是不知收敛,还是去外边玩的不归家,不陪孩子,回家就躺着玩手机,不陪孩子,那为什么要生一个孩子呢?

因为做了父母,就有了父母的责任,改变就有必要了。

我们的一生,都要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家。

还有一个是我们成年后自己组建的家,第一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而且只要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就能感受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因为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都受其影响形成。

我从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原生家庭怎么影响着孩子的?

图片来源:电影《步履不停》

先说一下第一个小男孩。

那天,他妈妈带着他来我们家,找我在村里做事的叔叔办事。

小男孩 4 岁左右的样子,小小的个头,有点消瘦,不停地偏着头斜眼看人。

我刚开始以为他是眼睛不舒服,但过了很久才发现他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

可能在我们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有压力会表现地更频繁。

我儿子一见到就喜欢,因为有一个能玩的小弟弟,所以就想去接近他。

可那个孩子一直躲在妈妈的背后,一声不吭地瞧着这个陌生的小哥哥。

一见到这情形,我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做了。

就拿着玩具在旁边玩着,应该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图片来源:电影《再见,克里斯托弗·罗宾》

可那个小家伙还是远远地看着,没有过来。

我还能听到他嘴里说着:我们家也有!我们家也有!

她妈妈听到了,瞧了一眼这边,跟他说:对,我们家有,不要去拿哥哥的啊。

可我看得出他很想过来玩,却就是迈出去脚。

我叫唤他过来,他还是犹豫着。

好不容易走过来一点,她妈妈就开始说了:不要去搞破坏啊!我可不给你赔,要赔就把你赔给人家。

孩子听到后又退了两步,回去抱着妈妈的腿,然后说:我不跟你玩!

我就觉得奇怪,一般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玩伴,会凑过来玩,或者看着,但是他第一句话却是——我们家有!

图片来源:电影《狗脸的岁月》

还有他怯生生的眼神,却还要装着很强大的样子,也跟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种既自卑又强势的感觉。像极了他妈妈。

他们家的条件不好,他妈妈是来申请贫困户名额的。

但是却生了三个孩子,上面有一个男孩和女孩,最后又生了这个孩子。

亲戚好意劝她:不要生了,有两个就好,负担重!

可她却说是亲戚瞧不起人,觉得她养不活一个孩子。

可事实呢?

这个孩子骨瘦如柴,跟着她四处奔波,还有那个应激反应一样的斜眼习惯。

其他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而他还是在家里。

图片来源:电影《梦醒之前》

从这个孩子身上,就能看出这个家庭的问题。

而家庭会影响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他很难积极自信地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他的脸上没有孩子那样纯真的笑容,而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

母亲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没有得到善意,所以就无法产生善意。

在平常的交往中,为人处世就难免会出现封闭、刻薄的方式,因为这样能保护自己,也能去赢得一种心理上的胜利。

孩子也会这样,往往很难合群。

很多人成年后表现的性格暴躁,总是对人对社会充满怀疑和不信任,还极力地逃避社会,往往能追溯到三四岁时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图片来源:电影《亲爱的》

再说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见她,应该还只有两岁多,那时她跟着爸爸来我们家做客。

她爸爸有时将她搂在怀里,非常宠爱。

可有一天晚上,她爸爸在跟亲戚玩牌,她在一旁拉着爸爸,见爸爸不应,就开始大哭起来。

没想到她爸爸像突然被点燃了,一边抱起她,一边狠狠地打她屁股,还伴随着怒吼。

我能看到小家伙被吓到了,因为她当时就停止了哭,然后温顺地听从爸爸安排了。

这次见她,我带孩子们拍照,她会站你相机镜头前面,希望你拍她。你分食物,她第一时间冲过来,抓到手中。

总觉得有点不对,却说不出这种感觉。

图片来源:电影《非常父女档》

但是只要对她的原生家庭了解一点,就会明白了。

她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几乎没有管她。

因为父母是组合家庭,上面已经有了哥哥姐姐,她原本应该是这个新家庭的核心。可现实却是被忽视的那个孩子。

所以她一直在找寻大家的关注,生怕自己被冷落。

一个 4 岁的女孩,就要努力去博得关注,会让人觉得心疼。

因为一个成年人为了讨生活不得不去博得关注,去讨好人,就要学着低头、妥协、顺从。但这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当家庭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的时候,孩子就会自己去寻找。

就好像缺失了一个角,会努力去修补。有时,耗费一生,一直在寻找。

图片来源:电视剧《母亲》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带着家庭的印记。

一位妈妈说要感谢老师和幼儿园,因为孩子爱的能力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实我并不是很赞同,因为孩子爱的能力应是从家庭开始的,而且孩子的人格发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些年,我原本以为自己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渐渐走远,可实际上还一直会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

特别是跟那个影响着自己的人在一起时,就会不自觉地进入那个模式。

我小时候是跟奶奶一起长大的,那时家里很穷,什么东西都要节约。

说起来奇怪,前些年,我每次吃水果都会想起奶奶,想着她有没有吃,她要能吃到这么好吃的水果就好了。

回溯到童年,应该是那时候她总把东西留给我吃,而我发现了,也想着留一些好的给她,回馈给她。

到了这几年,我自己做了爸爸,也会不自觉的把好的留给儿子。

我明白了老人对我的心。而如今我有足够的能力报答她,所以那些潜意识中的匮乏感和愧疚感开始消失。

虽然我很爱她,可还是会忍不住跟她吵架。有时那脾气来的很古怪,跟其他人我真的不会这样。

因为她是急脾气,在我小时候经常跟我发脾气,也从来不会有管理情绪一说,所以如今也容易跟她急。

每次发了脾气又后悔得不行,觉得对不起,跟一个老人发脾气。经过一些反思,也还是能改善。

图片来源:电影《步履不停》

我觉得,我们有时的过度反应,实际是跟原生家庭中的那个自己在抗争,而非针对自己的亲人。

我们会发现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刻印在了身上。在一些特殊情境之下就被释放了出来,跟如今的自己左右互搏。

所以我不希望自己将儿子也置身于这样的原生家庭之中,虽然很爱,但情绪波动没有管理,伤害来得很突然。

我希望能努力给他满满的爱和关注,给他一个平和的自己,一个安静成长的环境。

图片来源:电视剧《环形物语》

我们现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将会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们有希望将过去那些不好的东西,努力改变它,不要延续下去,于我终止。

我们可以重新创造一种家庭文化,营造一种家庭氛围,将那些好的品格、经验,传承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