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让诺:纪录片真的可以赚钱吗?回答是否定的

“纪录片真的可以赚钱吗?回答是否定的。我在过去40年中都以纪录片为生,它可以让你活下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生的选择;如果选择了纪录片,就代表你将会和一些无权无势的人在一起,因为选择纪录片代表着会让我们尽可能的贴近真理真相,而不是接近谎言。”——伊夫·让诺

2019年,11月14日,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节和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创始人伊夫·让诺(Yves Jeanneau)去世,享年69岁。
在阳光国际纪录片节的官方声明中写道,伊夫于法国拉罗谢尔(La Rochelle)在亲人陪伴下离世。
伊夫最近在法国大西洋沿岸的拉罗谢尔筹办阳光纪录片节30周年纪念晚会,他于1989年与已故的合作伙伴Olivier Masson一起在南部港口城市马赛发起了阳光纪录片节。如今,阳光纪录片节被视为欧洲最有历史的纪录片影展和以纪录片内容为中心的行业活动之一。
“ 30年前,我不会想到这个影展可以这么长寿。这条路通常很艰难,但我们设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坚持自己的原则,同时也适应行业的变化。”
1984年至2000年,他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法国制片公司Les Films d'Ici,并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然后,他从2000年至2001年担任PathéTelevisions的纪录片导演,领导France 2纪录片部门直至2005年。
作为制片人,他的成就包括让·泽维尔·德莱斯德雷德(Jean-Xavier de Lestrade)的《星期日早晨的谋杀》,该影片在2002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阳光纪录片节的声明中说:“ 伊夫致力于倡导各种形式的创意纪录片内容,多年来积极开展活动,以在制作人和国际制作公司,纪录片人之间架起桥梁,甚至整合行业文化,引导纪录片进入文化市场中心。
“自庆祝纪录片节成立30周年以来,他已经想像了未来几年的计划。他满怀创意的构想,希望向新人和尽可能多的人开放纪录片节,而又不会失去这个影展的独特DNA。他希望将历史主题作为下一届纪录片节的核心。“
“毫无疑问,历史反过来会铭记他对所有纪录片类型的热情奉献和奉献。”
向公众开放的追悼会将于11月21日下午3:30在巴黎Père-Lachaise火葬场举行。
《舌尖》导演陈晓卿也发文缅怀伊夫.让诺:“阳光纪录片大会主席,国际纪录片合拍倡导者,著名纪录片制作人伊夫.让诺,于前天在拉罗谢尔猝然离世,享年69岁。许多国内纪录片导演和机构都曾经得到过伊夫的帮助,我本人亦是如此。前辈走好”
伊夫·让诺(YVES JEANNEAU),前哲学教授。其分别于1989年、1900年创办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节 / Marseille Festival of Documentary Film 和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 / Sunnyside of the Doc 。2001年-2005年,任法国电视2台纪录片制片人及导演。2002年,由其担任制片的《周日早晨谋杀》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其担任制片的纪录电影包括:
1997年,《智利不会忘记》/ Chile, the Obstinate Memory
2001年,《周日早晨谋杀》/ Murder on a Sunday Morning
2001年,《皮诺切特事件》/ Le cas Pinochet
2004年,《共产国家银行大劫案》/ Marele jaf comunist
2008年 - 2010年,《Nova》(系列纪录片)
伊夫·让诺2013年曾担任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委会主席
《每日新闻》专访伊夫·让诺
伊夫·让诺这个名字在纪录片领域响当当,他担任制片人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周日早晨的谋杀案》曾拿下2002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他表示纪录片并非“叮”一下就熟的快餐文化,而是需要悉心烹饪的“大餐”。一部好的作品有“两条腿”,一条是故事题材本身,另一条是怎么去讲这个故事,“两腿”缺一不可,否则站不住脚。
《每日新闻》:在您看来,一部好的纪录片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讲述故事的技巧吗?
伊夫·让诺:我们的标准有“两条腿”,一条就是故事题材本身,创作者通过纪录片关注什么,并非只是给中国观众自己看的,而是要拍给全世界看;第二条,和前者同样重要的,就是怎么去讲这个故事。一个好的作品可以在叙述中击中要害。这“两条腿”缺一不可。
《每日新闻》:这几年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与革新是什么?
伊夫·让诺:近年来,纪录片发生了非常巨大的革新。5年前,来自亚洲、非洲的纪录片在全球纪录片的平台上并不多见,如今他们的纪录片正在飞速发展,几乎达到了世界级水准,这就引起了更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纪录片自身也需要国际化竞争,来抗衡那些更快餐式的电视节目。纪录片相比它们要难得多,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制作,来精雕细琢,它要的是“烹饪”,而不能好像快餐那样“叮”一下就“熟”了。所以我们面临的是“美食”与“速食”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举办这样的电视节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告诉观众,这才是电视节目的质量,纪录片创作者多么热忱投入的创作,这是快餐无法比拟的。
伊夫·让诺在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每日新闻》:您刚提到要“双腿并行”,但目前全世界还是有不少纪录片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拼技术与讲故事之间的矛盾,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伊夫·让诺:当今的纪录片创作者需要了解各种制作技术,比如要熟悉电视剧制作技术,甚至需要动画片制作的一些知识,我们还有夜间摄影、快速摄影等技术,我们必须要清楚如何使用它们,但讲故事的技巧仍然是最重要的。因为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拍得像电影,它们不单只包括新闻业的技术要求,还涵盖了电影所要求的能力。
《每日新闻》:在所有技术中,3D技术在纪录片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D会给纪录片带来什么?
伊夫·让诺:3D技术非常形象化,具有视觉性,带给我们很多可能性。但这项技术太年轻,我们还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还没有太多真正好的导演在使用这项技术,只有在使用中我们才能学习如何更好的使用,至少这一块的经验还不够。真正叫人印象深刻的只有3D舞蹈纪录片《皮娜》,它的成功在于以创新的手法使用这一技术。但对于3D会给纪录片带来什么,我们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每日新闻》:您对中国纪录片的评价是什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作品吗?
伊夫·让诺:过去四年,中国纪录片有了难以置信的成长,自身发展相当惊人,它们涌入世界纪录片市场参与竞争。我敢打赌中国纪录片有着美好的未来。
伊夫·让诺对《殇城》,《千锤百炼》等华语纪录片赞赏有加
《每日新闻》:在全球纪录片的竞争中,中国纪录片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追上脚步?
伊夫·让诺:中国纪录片如今正在改变,中国的电视剧集往往很长,节奏过于缓慢,解说词也太多,对于全球性的审美而言不适合。现在越来越多的制作人也在做90分钟到2个小时的片,这个时长就很好。外国观众对于过长的片子没有观看的习惯。除了长度,有些作品贴近性还不够,当然这不光是中国纪录片的问题。
《每日新闻》:如何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达到平衡?
伊夫·让诺:这也是支撑我们的“两只脚”。我们既需要筹措资金,也需要做出具有艺术性的好作品。有时候艺术上的成功也能带来商机。两者是矛盾的,也是辩证的,表面上商业与艺术是一对反义词,但有时候他们是可以共存的。
「导筒」微信号   directube2016 

推广/合作/活动

加微信号:directubee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