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战士违反军令开了十三枪,却创下战史上的奇迹,荣立特等功

1951年1月,志愿军汽车暂编第三团奉上级命令,从朝鲜境内的山登镇转移到新溪郡。

新溪郡的情况比起山登镇来要紧张得多,最大的麻烦就是美军的飞机太猖獗。

由于美军认定了这一带是志愿军运输物资的必经之路,因此经常派飞机来执行轰炸任务,有时甚至一次出动数十架飞机,平均每天出动上百架次飞机,丧心病狂地在这个弹丸之地上投下上千吨炸弹。

1951年3月,志愿军暂编三团的战士赵宝印跟车出任务,遇上美军飞机实施轰炸任务,把志愿军一个班13人炸死了11人,幸存的2人中,一个重伤,一个轻伤,场面极为惨烈。

赵宝印看到这一幕,心中万分悲愤,恨不得马上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给战友们报仇。

可当时志愿军既没有空军建制,也缺乏防空武器,无法对敌机形成真正的威慑。由于美军的空中优势太大,志愿军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招致更大损失,只能规定部队不得使用地面武器还击敌机,违令者须按军法处置。

也就是说,当时对于美军的飞机,志愿军除了躲避之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如此一来,敌机更加肆无忌惮,经常大摇大摆在朝鲜境内超低空飞行,有时离地面仅三、四十米,甚至炫技式的贴着树梢飞、钻着山沟飞。

更令人气愤的是,美军还坐在飞机上直接掏出手枪或步枪,射杀地面上的家畜家禽和老百姓。一些下流无耻的美军,竟然开着飞机追逐地面上的朝鲜妇女,把她们吓得哇哇大哭。

赵宝印多次亲眼目睹美军的丑恶行径,经常气愤得发指眦裂、咬牙切齿。他做梦都盼望着,有朝一日能拿着武器把美军的飞机打下来,痛痛快快打个够!

没想到他还真等来了这样一个好机会。

那是在1951年3月20日,赵宝印与司机老杜、助手曹新仁一起外出执行运输任务。

凌晨四点多,汽车行驶到一座山脚下,老杜说这里是石边里村。

正当他们准备继续前进时,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他们数一数,正有四架敌机飞过来。

好在当时他们严格执行部队的规定,虽然汽车是在黑暗中行驶也没有开大灯,只开着小灯,因此敌机并未发现他们的车。

赵宝印眼尖,发现敌机后马上让老杜停车熄火,三人赶紧下去把汽车用树枝等物伪装好,然后躲进附近的防空洞。

那四架敌机在村子上空轰炸了一通之后,就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赵宝印等人正准备重新上路,没想到又有四架敌机朝他们飞过来。一旦敌机扔下炸弹,这三名志愿军战士连同汽车上的物资都难逃一劫,情况万分危急!

赵宝印暗暗下定决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攻击!何况附近并没有部队,也不存在会暴露目标。

想到这里,赵宝印让老杜在防空洞里藏好,自己却带着曹新仁走了出来。

他边走边说道:“小曹,反正也是一死,我们开枪教训教训敌机!”

曹新仁迟疑地说:“那不是违反了部队规定吗?”

赵宝印说:“毛主席说过,作战要机动灵活,不能死板教条。你看敌机飞得那么低,正好揍他们一顿。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来承担责任,你尽管放心。”

曹新仁一听这话也豁出去了:“打就打,出了事咱俩一起扛!”

当敌机飞过来时,二人毫不犹豫地用手中的三零式步枪对准敌机开枪了,赵宝印打出七发子弹、曹新仁打出六发子弹。

这十三发子弹打出去之后,赵、曹二人其实并不清楚有没有命中目标。

而敌机虽然发现遭到攻击,却并没有马上还击,或许是因为他们从来没遇到过志愿军还击这种情况,又或许是因为他们一时难辨虚实,搞不清楚志愿军是否有备而来。总之,这十三发子弹把敌机打懵了,竟未作报复就匆匆飞走了。

过了一会儿,赵宝印等人才通过人民军设在附近的防空监视哨那里得知,他们开的那十三枪竟击落了一架敌机!

原因很简单,除了赵、曹二人之外,附近均没有人都敌机开过枪。

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情况,让原来心情忐忑的赵、曹二人真有喜从天降之感,他们根本没想到,冒着违反军令的风险自作主张开了十三枪,竟然创造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纪录——用步枪打下一架美军飞机,这堪称是中外战史上一个的奇迹。

为了核实此事,他们亲自跑到敌机坠落的地点去查看,果然看到了那架损毁严重、尚在冒烟的敌机。

附近的群众都是第一次见过美军飞机被击落,无不欢呼雀跃,甚至把赵宝印和曹新仁二人举起来不断抛向空中。

更让赵、曹二人完全没想到的是,部队不但没有因为他们自作主张朝敌机开枪给予处分,反而专门为他们召开了庆功大会,给二人各记特等功一次。

当时国内的很多报刊都派记者来采访赵宝印、曹新仁,相关报道连篇累牍,国内民众也都知晓了这两位志愿军英雄。

这一事件也大大激发了各部队打击敌机的热情和信心,使得敌机再也不敢那么嚣张跋扈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