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领域的院士盘点(下)
前言
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而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纳米技术已逐步成为交叉性、引领性和支撑性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纳米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研究,上一期我们已经对一部分在纳米领域研究的院士做了盘点,下面继续介绍致力于纳米研究的院士及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
李亚栋院士
无机化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Nano Research副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提出了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将水热、溶剂热合成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实现了金属铋、钛酸盐、硅酸盐、钒酸盐、稀土化合物等纳米线、纳米管的制备,揭示了液相条件下纳米晶的取向生长规律性;提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表观电负性概念及其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比传统高温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低400-500度的低温合成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
王广厚院士
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区分异同位素团簇和相同同位素团簇,发现了溅射离子团簇的同位素效应。首先观察到硅团簇表面振动模及其量子特性、氟化锂团簇一阶和多阶拉曼散射和声学声子增强效应。发现包裹团簇的纳米喷射以及金团簇在硅晶表面形成的纳米结构具有多道共振隧穿特性。建立了过渡金属团簇经历金属—非金属、磁性—非磁性转变的尺寸方程。揭示了金属原子线的生长序列及其由原子链状经螺旋多壳结构向晶态的演变规律。带领研究组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多台团簇实验装置,并以团簇为基元制备了多种具有奇异性质的纳米结构和材料及量子器件。
谢毅院士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无机固体化学研究。建立了溶剂热制备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提出了多种二元特征结构协同策略,实现了系列复杂结构的功能纳米材料的构筑;提出了利用无机固体中丰富的相变行为及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等新思路来实现电、声输运的同步调制,获得了高效热电材料;发展了无机类石墨烯化学,解决了其超薄结构无法给出精确原子位置的难题;揭示了系列半导体二维超薄结构的精细结构、电子结构与热电、光电基本性能之间的调控规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成会明院士
炭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被增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先进炭材料的研究。提出了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非金属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等方法,促进了碳纳米管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模板导向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出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材料、毫米级单晶石墨烯,发展了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技术。提出了可高效储能的层次孔材料设计和电化学电位调控的思路,制备出一系列新型能量转化与储存材料。研制出块体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批量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碳学会Charles E. Pettinos奖等。
俞大鹏院士
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专家。北京大学教授,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的制备与关键材料科学问题的研究。率先发展了催化剂引导下制备硅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线材料的可控技术,开启了国际半导体纳米线研究的新纪元,解决了纳米线材料的规模、可控制备难题;深入揭示了系列与尺寸和表面密切相关的纳米线材料特有的光电和力电耦合等新颖物理现象;系统发掘了纳米线材料的若干重大应用特性,发现了若干重要的纳米线器件效应,发明了系列纳米加工与精确操控技术。曾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孙世刚院士
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提出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发展了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系统研究电催化过程,阐明了多种有机小分子与铂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创建了电化学结构控制合成方法,成功破解高表面能纳米晶制备的难题,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
赵宇亮院士
化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将放射化学原理发展到体外与体内超微量纳米颗粒的定量方法学研究,揭示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图谱,生物学效应规律,结构-效应关系,及其化学机制。在纳米安全性和纳米药物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
彭练矛院士
彭练矛,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
主要从事纳米电子材料和器件研究,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显微学和碳基电子学。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发展了可以精确处理一般材料体系反射和透射电子衍射、弹性和非弹性电子散射的理论框架;建立了确定材料结构所需的重要参数库。在碳基电子学领域,发展形成了整套碳基CMOS集成电路无掺杂制备新技术。采用不同功函数的金属作为电极,实现了碳管理想的欧姆接触,解决了制备性能超越硅基晶体管的碳管CMOS晶体管这一世界难题;利用钇可与碳纳米结构形成完美浸润,获得了高质量的超薄氧化钇栅介质层。在此基础上,首次制备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栅长仅5纳米的碳管晶体管,综合性能超过硅基器件十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