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数道】赛迪专家吴志刚:让数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所需新型生产要素。要真正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关键在于创造性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开创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格局。
目前我国互联网网民数已经达到了9.4亿多,网民手机普及率在99%以上。在疫情期间,人们可以做到不出家门就能办很多事情,“线上办、掌上办、指尖办”成为非接触办公的标配,这些都是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转变。
数字技术的蝶变是核心。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指数级增长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计算机的优点是不需要休息,它时时刻刻都在帮我们运算、不停地学习、努力寻找各种规律,逐步变成了会“思考”的机器,这是巨大的变化。
数字技术催生了加工新型生产要素的新型工具,培训大批新型劳动者(如软件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构造新型的生产力,进而提升生产率。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所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或数据基础设施)奠定了数据加工产业的基础。各类传感器时刻都在收集各种外界感知数据,这些感知数据如同人类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感知器官一样让机器能够感知外界的一切事物。
大数据中心如同数据存储仓库,把各类数据汇集到一起,为数据加工和处理创造场所,让数据汇聚起来,像用水用电一样,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数据。“云计算”通过弹性计算,拥有随时计算、随时调配的能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而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的思想,把人类各种专业知识逻辑变成算法规则及知识库,提高机器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另外,数字技术是一种真正的通用技术,汽车、新能源、电气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都能用到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好比魔法棒,它跟相关技术有效融合之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催生新型业态形成。
我们应该把数据的有效供给与数据的融合应用对接起来,创建有效的数据化项目,激活新的数据加工产业。另外,要让数据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通过质量变革、效能变革和动力变革产生真正的推动力,从而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从技术视角,数字技术是支撑动力;从资源视角,数据是生产要素;从产业视角,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的发展方式就是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牵引,以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为核心,以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为方向,通过产业要素重构融合衍生而形成商业新业态、业务新环节、产业新组织、价值新链条,激活产业活力,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强劲有力。
从发展理念看,是以数据共享为主线;从参与主体看,是一种跨界融合的方式;从投入要素的角度看,由技术推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从价值实现的角度看,价值溢出效应凸显。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来促进零工经济、共享制造、现代供应链、工业电子商务、产业链金融的发展。
目前,制造业还需要强化工业能力、管理能力、治理能力以及防护能力。
一方面,在政策上应该强化顶层设计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有效发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治理和数据立法,帮助企业梳理权责关系,建立公开、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发展起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另一方面,从产业化转型角度看,应该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激发产业需求,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应该着力提升自身的数据治理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储备数字技术专业人才,提升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本文作者:
吴志刚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兼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研究所所长,全国审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专家委员,曾担任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长、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曾挂职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贵州省信息中心),担任副主任。30多年来,致力于信息化标准、数据治理、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技术、信息安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