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天长地久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任何人际关系都只是利益交换
爱因斯坦曾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底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但人生最令人痛惜的莫过于,昔日里那些肝胆相照的挚友随着时光的流失,思想、立场逐渐相悖,最终彼此反目成仇。
文学才子沈从文和女作家丁玲之间的纠葛便是这一人间现象的映照。
1925年沈从文、丁玲、胡也频都还只是普通的北漂,三个人都爱好文学,都来自湘西,类似的际遇类似的背景,使得三个人很快成为了交心的好友。丁玲和胡也频是男女关系,但二十世纪初真实思想解放浪潮如火如荼的时代,三人也不在乎避嫌的小节,长期共同租住在一个公寓里。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支撑。
曾一起创办刊物《红黑》,那时的他们穷得连房租交不起,为了取暖得烧旧书。为了躲避房东追缴房租,三人只能在北京的胡同里瞎溜达,等房东睡着才敢偷偷回去。类似的回忆有很多,沈从文也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提起,字里行间满满的深情。
1931年胡也频被捕,此时已在国立青岛大学执教的沈从文听说后,各方奔走救援,希望能够将胡也频救出,但囿于当时国内形势的,未能成功,胡也频最终遇害。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沈从文收到消息后,再次奔走。后来还为了帮助丁玲母子暂时搁置自己的工作,可见其情深义重。
这一段患难之情,都曾是彼此心中最深厚的情谊。但50年后这对昔日老友,却反目成仇,甚至恶言相向。
1980年,已经76岁的女作家丁玲在《诗刊》上发文炮轰沈从文,说他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在接受巴黎访问时指责沈从文,并说:“他写的那本《记丁玲》全是谎言,是小说,重在趣味性。”
而沈从文在听闻丁玲的指责后虽然没有在公开场合做出回应,但在给好友的信里,他说:“丁玲冷不防从背后来一刀,狠得可怕!我对他们夫妇已经够朋友了。”两人最终恩断义绝。
前辈们的恩恩怨怨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后人或许难以知晓。但等到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过去,我们再看这件事,其实没有对错。我们都希望那些珍贵的友情能够维持一生,但每个人所处的生存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而人为了活下去只能不断地适应环境。
丁玲和沈从文反目的关键时段在上世纪80年代,起因是沈从文写的《记丁玲》。彼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极其强烈的反差,而丁玲和沈从文分别选择了相反的两个立场。沈从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只追求文学的人,而丁玲却越来越有政治意味。导致曾经欣赏的两个人,对对方的立场非常不理解且排斥。
理论上君子可以求同存异,但人本能地会对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同理心,并与他们产生深厚的关系,而对那些和自己立场相反的心生芥蒂。丁玲和沈从文最后的分道扬镳,本质上是因为两个人的人生走向和要维护的价值观不再有相似性。
2005年,社会心理学家Carolyn Wiesz和Lisa F. Wood研究发现,人在成年以后,能够和一个人成为亲密好友的关键是“支持彼此的社会认同”。这和青少年时期的友谊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ta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ta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人与人之间只有认同彼此的社会所属,在他们之间才能产生相互认同的靠近心理。而沈从文和丁玲后来站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群体里,间隙自然会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记丁玲》这样的作品存在,或许他们之间就会像很多曾经的友人一样,逐渐淡出彼此的生命,渐渐地相忘于江湖。但因为有广为人知的文字记载,且丁玲后期经常活跃在大众视野里,说些什么几乎是必然。
或许不是谁做错了什么,也不是曾经的感情都是假的,只是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截然相反的印记,这种印记把两个原本互相欣赏的人引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正如宋朝诗人刘过的诗句所说:“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人要学会接受我们无法把另一个人永远留在身边,有的人来到你的身边陪你一程,珍惜这段旅程就好,节点到了别人要离开了,也要懂得坦然面对。若真的无法释怀,可以换个角度理解,把这段关系放在利益的层面去思考。
社会学家霍曼斯在他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就是交换关系。很多朋友之间之所以逐渐失去联系,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换的东西,已经不对等了。交换的不仅仅是金钱等肉眼可见的利益,还包括情绪价值,社会立场等等。
丁玲最后对沈从文的指责,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社会立场。特殊年代,她只有否认自己的过去,才能保住自己当下的社会地位。
因此天下熙熙皆为利。天下攘攘皆为利去,你还有什么放不下。
生而为人,应该重情重义,那是把我们和其他物种区分开的最直接证明。但也要明白这世间的运行规则,散了就是散了,曾经温柔了时光的人,永远地放在心里就好了。
野生作家大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路上走着,遇见你了,大家微笑点头,结伴一程。缘深缘浅,缘聚缘散,该分手时分手,该重逢时重逢,惜缘即可,不必攀缘,同路人而已,能不远不近的陪伴彼此一程,不已经很好了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道而已。我们依旧应该为了惺惺相惜而感动,依旧会在酒逢知己时热泪盈眶,但也该坦然面对任何人的虚伪和离开。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Kets, W., & Sandroni, A. (2016). Challenging conformity: A case for diversity. Available at SSRN 287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