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项目申报论证注意到这几个关键点,中标概率增加666%
文 | handsun
编辑 | 月如洗
一、申报中期论证的几个要点
研究论证的总体思路是:
1.从背景引出研究的科学问题;
2.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综述等说明别人的研究瓶颈、存在的问题及你的创新思路;
3.告诉评委如果实现你的研究设计后,可能的重要学术和理论、价值;
4.强化评委对你的研究基础、设计及计划安排的评价认知,觉得这个研究由你开展确实无可厚非。
此外,研究论证的整个文风要严谨规范,紧扣主题展开论证,段落之间逻辑顺序清晰合理,避免形成枝蔓。语言表述体现学理化特点,避免出现病句、错别字和口语化的倾向,以及网络化语言、文学化语言、生僻范畴和概念。字体、字号、行距等细节都要仔细斟酌,力图达到美观效果。
研究的主要内容要讲述清楚项目研究的内在逻辑,总体呈现出递进关系。先从需要研究那些问题入手,然后是研究的具体问题,最后重点研究那些问题;也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再采用那些方法,研究那些问题,可能会得出那些结论等。
研究内容部分最好采用子项目的形式进行阐述,每个子项目的标题就是研究章节里的主题或者是题目。同时每个项目要从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创新性,这5个部分阐述每一个子课题的研究可行性。这样更能体现出研究的实质性内容,富有理论深度和高度。
研究方法要根据各自学科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表述形式。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明确标示研究方法和路径设计。
二、申报书活页几个重点部分强化
(一)选题依据部分
1.国内外研究综述
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呢?
首先,涉及到如何选择文献的问题。非常肯定的是基础性要求,要选择专业性、权威性文献,尤其学术影响力比较大、学术贡献度比较高的刊物和作者的文献;应用性研究要针对问题本身选择文献,也就是文献的相关性要强,要服从论证和研究主题;
其次,文献要新。人文社会科学不比理工类研究,中文领域的专业文献近五年是比较合适的,应用性研究3年左右;
最后是文献的规模和数量。我个人觉得和研究内容相关的20多篇文献就差不多了,不要把是是而非有一点点相关性的文献都网罗进来,这个效果反而不好。
研究综述如何写?
目前我的经验觉得有很多种写法:比如学术史脉络,比如问题导向。一般来说,围绕研究问题,适当兼顾学术史比较好。
其次,写文献综述要有一定的预先安排,文献应该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结构,让评委看你的文献,感觉非常有思路,行云流水。千万不要是记流水账,为写文献而写文献,为表明哪些文献我读过,这样就不是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一定要紧扣自己要研究的内容,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介绍做了什么,怎么做,但是最经典的与本课题结合最紧密的文献需要介绍一下,而且其他的重要文献,可以泛泛而谈,并指出研究不足,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内容。
外文文献是必须要有的,看外文文献,要读懂同时要提炼关键的信息,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都很头大,包括我自己。一般来说,限定关键词进行学术搜索是比较可行的方法。更快的捷径是找外文数据库里带review、advance等文章阅读,这样可以比较快速的了解领域里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当然前提是文献比较新。
还有一个便捷的方法当然就是直接读introduction、conclusion等,可以比较快速地拿到你要的答案。但话说过来,许多中国的研究课题都有很强的中国情景和中国特性,外文研究的匹配度非常之低,我的体会是看许多论文可能才会有些许有价值的贡献。
最后,文献一定要有总结性述评,但述评一定要客观、准确,切中肯綮。让评委感觉非常认可。既要肯定前人或者国内外同行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研究基础及研究图景实事求是的描述和肯定;同时要说清前人或者当前研究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最后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概括说你的研究主题,相当于给别人讲清你要做什么。研究内容不要让评委产生理论或现实性不强的感觉。
研究内容的第一项,就是研究对象,我的理解,其实也就是你选题的重点和核心,往往是选题题目中的核心关键词。比如2016年一个受资助的题目“基于案例分析法的大数据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和评估方法研究”,那么它的研究对象那就是社会治理模式和评估方法。
围绕这一个研究对象,设计者一定要分析以下内容,
(1)大数据及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背景研究;
(2)案例分析法的研究进展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3)案例分析法与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
(4)社会治理在大数据驱动下的模式创新;
(5)社会治理创新的案例、成效评估及评估方法。
这些内容其实就构成了研究的内容,很明显这里: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之间的逻辑是一致的,围绕这五个研究内容,深入挖掘和分析里面的更细的研究项目,基本就成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研究的总体框架,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从宏观上、全局上对研究设计多层次、全方面的系统展示,我理解这应该是一个系统论的概念,就是有这么个框架,让评委更方便把握你的研究设计。
因此,总体框架的起点首先是研究对象,纵向层次往下划分应该是在研究对象统摄下各个研究子内容。但是光纵向划分还不够,横向上还要展示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关系层次,当然包括研究思路最后的结果等,必要的时候可以反映方法技术,或者用一张结构图表达清楚。我认为这是一种总体框架的写作方式。
另外一种总体框架,可以按照研究推进的章节项目安排。比如有的作者对于研究非常清楚,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可以写成书的框架结构,比如研究缘起、基础理论、具体语境、应用策略探索等几部分,这个就没有必要用框架图示了。
3.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对研究可能达成的工作成果的展望。比如你通过文献研究围绕研究主题能达成什么成果,你通过制度分析或者国际比较能达成什么成果。总之就是研究成果的提前设想。
但需要提醒的是,主要目标不要太大太过笼统。研究就是探索和发现,你做的任何研究探索既要有学术想象力,也要有专业性,以此彰显你对研究进程的把握。
研究思路:主要是告诉评审,很简练的几句话,这个课题我运用什么方法和技术怎么做,怎么展开。
我们说,研究思路着眼于本课题将要怎么做的问题,写清楚具体的做法,不能太简单。要指出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写得越详细,也就给评阅人形成一种观念,你对该课题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楚,做好这个课题你已经是十之八九,强化评委对你的信任。
4.创新之处
创新点主要是指独特的研究特色(如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或有何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创新点一般不大,如将创新点写成“应用实验与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探索……规律”,或“通过……问题的研究,建立……的关系”,很难让评审人认可。
创新点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所发挥,指出国际国内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点明理论和现实意义。总之,既要让评委对你充满希望,有所期待,又要让他对你的描述感觉靠谱,是实实在在的准备做科学探索和创新,是你的能力可以驾驭和实现的。
好了,我要分享的内容就是以上这一些,衷心祝愿大家申报成功!
Handsun: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等研究,就职于某211/双一流高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参与省部项目26项,专著1部,参著4部,论文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