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SPECT、PET还傻傻地分不清?

ECT(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英文字头缩写。

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英文字头缩写。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英文字头缩写。

因此,从定义范围上看ECT包括SPECT和PET,由于SPECT设备数量多,应用临床早及范围广,通常上就把SPECT叫做ECT,久而久之,ECT就成了SPECT的代名词,成了其通用叫法。

SPECT或PET的内涵还与其成像的原理有关,如SPECT成像所需要的放射性核素大多是衰变产生单一能量的γ(伽玛)光子,如最常用的锝-99m(99mTc),发射140KeV的低能γ光子;而PET成像所使用的是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氟-18(18F)、碳-11(11C)、氮-13(13N)和氧-15(15O)等。正电子是负电子的反物质,本身穿透性较弱,人体内正电子核素显像所发射的正电子不能被体外的设备探测到,设备探测的是正电子与负电子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湮灭辐射过程的高能γ光子。

展开剩余85%

SPECT与PET

(上图:左图为双探头SPECT,右图为PET)

所谓湮灭辐射就是当正电子核素发生产生一个正电子后,当这个正电子的动能消耗殆尽,它立即和充斥在周边空间的一个负电子结合。结果是同归于尽,正负电子消失转化为一对γ光子,这这对光子发射方向相反,成180度,能量相同,都是511KeV,这个过程叫湮灭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γ光子具有一定的穿透性。所以PET设备探测的还是光子。

由于SPECT或PET成像大多只显示显像剂分布差异的靶器官或靶病灶,与局部血流灌注、代谢、组织细胞或分子行为等功能情况有关,所以又称之为功能性成像(Functional Imaging)或分子成像(Molecular Imaging)。

PET心脏与肿瘤显像

(左图:心肌灌注与冠脉CT融合图;右图:肿瘤显像)

由于SPECT或PET仅靶器官或靶病灶显示摄取显像剂情况,对人体解剖结构显示不清。随着技术的进步,大约在2000年左右设备厂商把以显示解剖结构的CT设备与之有机整合,形成了新一代兼具解剖与功能分子影像于一身的混合/杂交设备(Hybrid Modality),即SPECT/CT或PET/CT。这种设备大受临床医生欢迎,即可以在显示精确解剖功能分子影响信息,是放射解剖影像+核医学影像的极大有机结合和成功,极大丰富了对疾病诊断的信息量,弥补了各自影像的不足,产生了1+1>2的作用。

SPECT/CT与PET/CT

(左图:SPECT/CT;右图:PET/CT)

SPECT在临床上能做什么诊断和评价?

1.心血管系统

① 早期无创性、准确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并提供左心室功能评价参数(EDV,ESV,LVEF);

② 对可疑或确诊冠心病者定量分析心肌缺血的位置、范围和程度,进而获得危险度分层(危险度分层是指导冠心病支架治疗准确而有效的手段,对稳定性冠心病而言,有较大范围的心肌缺血(>10%左室)是支架治疗的最佳适应证,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③ 指导冠脉临界性病变的治疗决策;

④ 评估已发现的冠脉狭窄是否引起了缺血及其范围、程度,指导支架治疗;

⑤ 指导冠脉CTO(慢性闭塞性病变)开通或血运重建适应证的选择;

⑥ 支架或搭桥术后再发胸痛的评估,协助查找“罪犯血管”;

⑦ 准确诊断和评估微血管性冠心病;

⑧ 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评估(位置、范围及程度);

⑨ 定量冠脉血流量(MBF)及其储备(CFR)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⑩ 心脏左心室机械性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指导CRT治疗)。

2.其他显像

①肺灌注显像:无创性早期诊断肺栓塞、指导溶栓治疗,尤其对周边型肺栓塞的诊断和评价优于CT肺动脉造影

②肾功能显像:早期诊断各种疾病所致的肾功能损伤,并可提供分肾功能测定

③全身骨显像:早期诊断各种肿瘤骨转移,协助肿瘤分期、指导制定肿瘤治疗方案

④甲状腺显像:灵敏诊断甲亢、甲状腺结节及腺瘤、甲状腺炎、异位甲状腺等

⑤甲状旁腺显像:单发或多发甲状腺旁腺瘤的定性、定位诊断

⑥脑血流显像:脑血管疾病、原发性癫痫的诊断和评估

⑦消化道出血定位显像

⑧梅克尔憩室定性、定位诊断

⑨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功能评价

⑩肝胆排泄、胆囊及胃排空功能评估等

PET在临床上能做什么诊断和评价?

1.心血管系统

①代谢/灌注显像准确评估搭桥术前存活心肌情况,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②冠脉多支病变心肌血流储备的评价

③心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④心血管病相关各种植入物治疗后感染灶的寻找和评价

2.肿瘤

①准确提供肿瘤临床分期、再分期

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③肿瘤治疗后的早期疗效评估

④鉴别肿瘤治疗后坏死、纤维化与残留复发

⑤寻找肿瘤原发灶

⑥辅助肿瘤放疗生物靶区勾画

⑦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恶性肿瘤

3.神经系统

①原发性癫痫的病灶定位和疗效评估

②痴呆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③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④脑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

近些年,设备厂商尝试将核磁共振(MR)与PET做成一体机(PET/MR)并获得巨大成功,极大发挥MR多参数成像、在中枢神经等诊断中的优势,并整合PET的分子影像特长,将在脑、心脏和肿瘤领域发挥影像的极大诊断和评价优势。

PET/MR(将进一步发挥PET与MR各自优势、引领分子影像未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核医心影在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