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的7种不同证型与用药选择

口臭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很多人深受口臭问题困扰,严重者还会影响生活和社交。患有口臭的人群多数都尝试过使用清新口气的牙膏刷牙、漱口水漱口等方式,去缓解口臭,但实际效果往往不佳。现代研究认为,口臭与口腔内微生物繁殖、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因素有重要关系,而中医则认为口臭多与脾胃不和有关,根据病因不同,又可分为多种证型,具体我们接着来看。
一、食积脾胃型

病因病机:暴饮暴食、饮食不节,食积不化,拥堵肠胃,导致气机阻塞,且食积日久化腐,腐臭之气上蒸,而形成口臭。

症状表现:口出酸腐之气,脘腹胀闷不适,不思饮食,嗳气频作,大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

治法:消食、化积、导滞

药物选择:保和丸(颗粒)、槟榔四消丸、健胃消食片、四磨汤口服液、加味保和丸等。

联合用药:保和丸+复方消化酶胶囊。

二、脾胃积热型
病因病机:素食辛辣之物,或邪热犯脾,或内伤气机、郁滞化热,导滞脾胃积热,脾胃运化失常,腐热之气上出于口,而致口臭,舌红苔黄厚。
症状表现:口气秽恶热臭,流涎亦臭,口干,齿痛,喜食冷饮,脘腹满闷不适,可有胃脘灼热疼痛,便秘,舌红苔腻。
治法:清泻脾胃积热
药物选择:唇齿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联合用药:清胃黄连丸+薄荷喉片。
三、心脾积热型
病因病机:因思虑日久而使脾气凝滞,郁久化火,上扰于心,心脾积热,移热于胃,而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浊气不降,上出于口,形成口臭。
症状表现:口气热臭,面赤唇红,口舌生疮,或伴有发热、烦躁、失眠,小儿啼哭,口干或苦,脘腹痞满胀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
治法:清心泻脾
药物选择:连芩珍珠滴丸、清热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胃丸、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含片等。
联合用药:牛黄上清丸+西吡氯铵含漱液。
四、湿热内蕴型
病因病机:久居湿地,致湿邪侵犯人体,或饮酒日久,湿邪困脾,日久化热,脾失健运,使得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上逆而致口臭。
症状表现:口气臭秽,伴有嗳气,且嗳气后口臭明显。可有头身困重、头晕乏倦、脘腹痞闷、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药物选择:藿香清胃胶囊等。
联合用药:藿香清胃胶囊+龙掌口含液。
五、肺热壅盛型
病因病机:外感热邪或痰积日久化热,热蕴肺络,蕴结成痈,热腐成脓,腐臭之气上冲于喉而成口臭。
症状表现:口气臭秽,鼻塞,或有嗅觉不灵,咽喉疼痛,或有咳喘,咯吐浓痰,痰色黄质黏稠,或为血腥臭痰,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肺化痰
药物选择: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片等。
联合用药:清气化痰丸+咽立爽口含滴丸。
六、肾虚型
病因病机: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久熏,化肉为腐,腐臭之气从口而出,则成口臭。
症状表现:口臭,伴有牙齿松动,腰膝酸软、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盗汗、眩晕耳鸣等,舌红少苔。
治法:滋阴降火
药物选择: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联合用药:知柏地黄丸+口炎清颗粒。
七、脾虚湿滞型
病因病机: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遂成口臭。
症状表现:口臭日久,纳呆,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大便稀溏,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
药物选择:参苓白术颗粒、参苓健脾胃颗粒等。
联合用药:参苓白术颗粒+抑菌漱口水。
以上就是对于口臭的7种不同证型的概述与用药建议,当然除了选用对证的治疗药物外,我们也可以考虑根据患者本身是否患有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周病、消化道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进行联合治疗,往往这样联合更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还应提醒患者保持作息规律、合理饮食、不抽烟、不酗酒、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些对于口臭的改善均有益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