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卫星——孙秀岩伉俪守大漠(4)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第162篇文章
1958 年,东风基地招收高中学生约二百人组成学员队培训数据处理专业人才,天津二中的孙秀岩是其中一员。戴维镛1958 年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二期毕业,1959 年进入试验基地在计算机室任副主任,他们在基地多次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二人也相识、相爱、安家,共同坚守大漠。
1957 年8 月31 日,中央军委决定开始筹建导弹试验靶场,1959 年2 月18 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试验基地司令员孙继先、政委栗在山、参谋长徐明、副司令员李福泽,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试验训练基地。试验训练基地成为中国最早承担陆、海、空三军各型导弹试验任务的综合型发射试验基地,主要任务是对中央军委赋予的科研项目和导弹试制品进行试验;对批量生产的导弹产品进行检验,并训练战斗部队使用及维护管理导弹。
20 世纪60 至70 年代,国外建立了卫星监测系统和远洋测量系统,全程监测导弹的飞行轨迹和落点。有了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就连迫击炮的弹道都有专用的战术雷达。实施“紧急措施”,研制电子计算机和培训人员,就成为国家战略。承担试验任务,尤其是维护和运用计算机,需要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
戴维镛是1958 年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二期毕业,1959 年进入试验基地。在基地计算机室任副主任,任务是在导弹发射时的实时数据处理、多种测量设备的数据事后处理,绘制导弹轨迹图,对导弹发射进行分析和评估。
苏联专家撤走后,基地准备配备104 电子计算机,派人到738 厂学习。1964 年,他们先装备了苏联的乌拉尔计算机,计算速度很慢,每秒只有100 次,维护还很麻烦,又到十五所学习计算机维修。戴维镛奉命到五院学习,张梓昌、陈方桢、黄玉珩、柳浦生讲课和指导。张梓昌是名家,黄玉珩理论过硬,逻辑思维很强,处理障碍的能力高超,遇到信号混乱时,马上就能分析出问题所在;陈方桢,1949 年自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专业基础深厚,曾在通信工程学院任教;柳浦生参加过103计算机研制,实际经验也非常丰富,戴维镛们受益匪浅。
张梓昌、陈方桢
黄玉珩和夫人沈加芬医生
柳浦生全家
此时,国内只有电子管计算机,但是部件、零件接触不可靠,经常要敲打寻找故障点。基地决定放弃104 机,选择了哈军工刚刚完成的441-B 计算机。
1958 年,基地在天津、石家庄、唐山、邢台等地招收高中学生约二百人组成学员队,在北京培训数据处理专业人才,天津二中的孙秀岩是其中一员。她说,在天津招收的学员有田秀琴、高秀萍、钱淑敏、王小敏、刘云山、江蔼云、徐永琴、李建美等二十多人,二中入选的有四位女生和一位男生。12 月5 日,他们到达北京,学员队在通县保安胡同1 号大院培训,同学们坚决要求穿上军装,国防部批准他们参军入伍。
学兵队的女兵在北京。左起:前排,孙秀岩、李凤翠、宋风玲、绳淑显;后排:张秀华、王淑云、徐风、张淑芳、平世琴、李卫林
在北京和基地学习了一年多,大学毕业的助理员担任教员,先补习高中课程,然后学习大学课程,数学、物理都是重点科目,化学课没有安排,专业课先学导弹基础,由苏联专家上课。专家们住在海淀的友谊宾馆,每周来讲三次课,讲数据处理,有大量的数据要计算。学习要求很严格,逐门课程要考试。业务训练就是打算盘,还组织了比赛。后来拉过计算尺,配备了阿基米德手摇计算机,乘法、除法就用它来“摇”,加减法的数据还是要用上算盘。计算尺的精度不够,后来就不使用了。
曾抽出一部分人到友谊宾馆听苏联专家讲课,指导孙秀岩的专家说,你们一定要搞电子计算机,要处理导弹的数据,精度和速度,人工计算都解决不了。
试验基地远离城市,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艰苦,因长途台使用“东风”作为单位代号,几代人都习惯称为“东风基地”。
1960年初,学员进入基地,孙秀岩分到的任务是“特种计算”,负责计算和分析导弹弹道数据,要对理论弹道和导弹发射后的实际弹道差异进行比较。工作重点是在发射任务的前后阶段,准备工作忙,发射后处理数据更忙。技术部门中还有“遥测”、“雷测”、“光学测量”几个组,这些类别的数据处理,孙秀岩都参加过,一有空闲就去帮助其他组工作。设备维护和操作要求严格,单位派人到哈军工、五院和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单位进修、实习。钱国忠、许汝成、崔启聚、左继章、代正云、薛春龙、孙制生、孙秀岩、郑祥锦,测控所的贾永年、崔鸣贞等先后有十多人到哈军工四系计算机研究室学习。
2018年2月,笔者与测控所贾永年(左)在航天城指挥大厅。
1966年,在哈尔滨实习,左起,钱淑敏、于计宣、孙秀岩、孙制生
408 计算机实验室在24 号楼,这是一栋两层小楼,441-B 机房在一楼。慈云桂教授、康鹏和刘文玺在这里指导他们,学习理论和熟悉晶体管计算机图纸。学会插件原理和测试操作后,转到哈军工实验工厂——四海厂投入生产。从哈军工大院后门走到四海厂,正好赶上冬天,马路、人行道到处都是冰雪,天气很冷、道路极滑,大家小心翼翼行走。
1966 年10 月,441-B 计算机运到基地,数据处理就以这台计算机为主进行,在“文革”的复杂环境中,441-B机也没有停机,一直运行,在完成发射任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东方红”卫星发射是1970 年4 月24 日,中央专委责成总参布置有关军区,组织民兵昼夜守护通信线路。孙秀岩参加了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的轨道数据计算,十几个观测站的数据经过上千公里的电路传送、汇集,精确计算。
后来还为遥测数据处理配备了441-D 导弹靶场数据处理系统,还添置了108 乙机、240 机。一代一代的计算机设备,性能、规模和所完成的任务,都在不断提升。28 号测量站配备了320 计算机,就是李凤洲去主持的。这一批学员,从乌拉尔计算机开始工作,从应用441-B计算机打下了技术基础。
随着发射卫星和导弹工作的开展,试验基地已经成为任务频繁的发射场,许多新的项目陆续实施。计算机技术人员也陆续走向新的单位。20 世纪70 年代,崔启聚、税世鹏等调到洛阳测控所,他们将441-B 计算机带去,安装的当日,计算机就能正常工作,在当时的技术设备条件下,这是很不容易的,有的机器搬家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1984 年,这台441-B 计算机又转回试验基地,供测控所和中专学校教学又使用了十年,几次搬家都没有影响,计算机性能依旧稳定。
孙秀岩说,他们穿上军装之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有二十多人,基地计算所的董瑞海处长在动员大会上介绍了培养目标,特别要求女学员五年之内不能结婚。计算机是尖端科学,部队急需人才,一定要集中精力学习,掌握好计算机。这些高中毕业的女学员,纷纷表示我们还小,不光不结婚,也不找男朋友。大家一边嘻嘻哈哈地表态,一边回头望着一位已经有男朋友的大姐,想看看她的表情。
那时,不要说部队学员,就是五年制大学生,也要求在校不要结婚,集中精力完成学业。
1967 年孙秀岩和戴维镛喜结良缘
孙秀岩和戴维镛,在共同的工作中相识、相知、相爱,1967 年,他们结为夫妻,这时孙秀岩参军都有九年了,俩人都是专业骨干。在基地的计算机学员们,几十年如一日,付出了青春,许多人无暇亲手抚育孩子。基地的中小学毕竟比不上城市,只有少数的孩子能够进入大学深造。
孩子们长大后,基地兴办了一所中专,有计算机和数传专业,为基地培养了人才。
1971 年,戴维镛调到西昌基地;1972 年,孙秀岩也调到西昌。后来她又到十五所学习和研制240 计算机,一干就是五年。在圆满完成了许多新的任务之后,孙秀岩和她的战友们,正在他们的家乡或其他地方与自己的孩子们一起安度幸福的晚年。
基地计算机室的郝永辉撰写的回忆录,被国图收藏。
《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三联书店出版,现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