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所建所的三关(2)
十五所建所第三关,是面对实战,构建功能一流的电子测控系统。
1967 年开始研制的320 计算机规模大、技术新,采用了约10种新技术,代表了当时国内晶体管计算机的最高水平。研制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就近30 种。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将320 计算机作为升级换代的产品购置。
1971年12月完成的320计算机,共生产15 台。
沈荣骏院士认为:“从元器件和工艺水平来讲,320 机并不是最好的,但它的系统是世界一流的!”他认为,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搞尖端技术必须从国情出发,走系统优化的道路。
154-Ⅱ工程的320 计算机,1970 年7 月完成电装,戴云龙、沈祖恩、张品先、张军管和杨荣章领导全队40 人于8 月14 日开赴基地9 号站。张学孝、刘其昌一方面进行系统正确性检查,一方面要完成应用程序调试,一次上机四五个小时总要解决几个问题。
220计算机
1971年4月,钱学森检查了他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并且批准了全队同志参观发射站和火箭。十五所的科技人员保障了多次重要发射、观测任务的成功。
一次发射前,计算机突现故障,现场值守的葛学良沉着冷静,更换备件,重启计算机,在五分钟内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保证了连续五次发射任务的顺利完成。
为了弥补“文革”的损失,十五所抓住“第三代大中型通用计算机系列”的研制目标,开始了520 系列机的研发。
1970 年春,在“文革”的科研停滞中,十五所一些不能“上任务”的优秀科技骨干自主决定设计一台新型计算机,他们是江学国、李基义、严友谅、王惠通、朱新甫、宋德玉、林舜华、侯宗粹、尹桂彬、陈炳从和徐非,组成了一个专业组,要用库存元件研制一台“高精尖”的计算机。
1970 年8 月1 日,全组人员自动加班研讨,确定了520 系列机的基本结构,系统概念、加工工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达到国内最好水平。那天中午的瓢泼大雨,记住了计算机界的又一个值得纪念的“八月一日”。直接参加过项目研制工作的人员有五百余人,后来命名为DJS-200 系列机。
1971 年5 月,十五所制成112 集成电路计算机;每秒运算6000 次。
江学国先生
江学国说:“国家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只要有时间和经费投入,我们一定能够将所需要的设备搞出来,没有搞过不要紧,我们可以学习、创造,一项一项都搞出来。测控计算机,我们没有搞过,不是也成功地搞出来了吗?”
1973 年8 月,电子工业部和国防科委四局组织的通用机200 系列联合设计正式开始,六个研究所、九家工厂、十二家高校在十五所同时设计高、中、低三档计算机,命名为DJS-260、DJS-240 和DJS-220,开创了我国系列计算机先河。
在240机运算器机柜焊接完毕时,调试发现72 线插座插拔力不够,讨论了好几天,分析利弊,最后决定全部更换。五工段的工人加班加点,硬是把四个月的工期压缩到两个月,为后期调试和设备进场的安装赢得了时间。
1975 年1125 工程重新启动,十五所的杨天行、张集祥、王祖永等参加了系统论证,十五所研制的DJS-183 计算机和双机控制切换系统被选用于工程的雷达情报自动化团站系统,20 世纪80年代安装、调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多台200 系列机共同构建了“航天测控网”,执行了我国的洲际导弹、水下潜艇发射和同步通信卫星任务,与国防科大的151 机,分别在远望1、2 号船上担当主控计算机,十五所在“两弹一星”工程中获得十多次国家级嘉奖。
在15所参加过项目的测控工程师贾永年在船上。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十五所先后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研制了四代用于地面测控计算机系统,完成了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号飞船等一系列航天测控任务,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