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五章 伏尔加河流经的城市

  伏尔加河如同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由200多条河流汇聚,经下诺夫哥罗德流向喀山,最后注入里海。说到伏尔加河脑子里就会呈现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烈日下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一艘大货船,他们显得精疲力尽,步履沉重地前进在漫漫沙滩上。纤夫低沉的号子与伏尔加河流交织在一起,那是《伏尔加河船夫曲》:“哎嘿哟嗬,哎嘿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

  下诺夫哥罗德市是高尔基的故乡。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高尔基都太熟悉了,早年都读过他的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海燕》等。苏联时期,下诺夫哥罗德市曾被叫做高尔基城,苏联解体后又恢复旧名,但这里以高尔基名字命名的仍有高尔基大学、高尔基水电站、高尔基国营地方发电站等,还有一座二层楼的高尔基故居。因为时间匆忙,这些地方我们都无缘访问。不过,走在下诺夫哥罗德的河畔、街道,想着上百年前的高尔基或许也曾在这里走过,对高尔基的故乡,就更多了几分亲切。

  我们住宿的酒店叫船坞公园酒店,酒店门前就是一艘船的造型建筑,酒店客房的窗户正对着伏尔加河。这一天正好是俄罗斯的“铁路交通节”,我就在酒店的阳台上观看伏尔加河两岸焰火,焰火放了近半个小时。丽珠、宁为、春荣出外游览,正逢庆祝“铁路交通节”大型演唱会,他们也被热情邀请参加,演唱会的门票是个纸制手环,丽珠一直不舍得脱下,一种很有特色的门票。

  俄罗斯的节日很多,在彼尔姆正逢俄罗斯“空降兵节”,途中遇见好几部车插着一面红红绿绿的旗子,不知道是不是空降兵旗。有一部车最疯狂,一个人从天窗钻出半个身子,身上裹着这样的旗子,手里还拿着一瓶酒,对我们一边挥手一边喊着什么。没有警察出来干预,大概是因为空降兵在俄罗斯地位太不同一般了,他们是蓝天的骄子,又是大众的宠儿,是俄罗斯的王牌军。在一场战争的胶着中,甚至在已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突然空降兵如神兵天降,迅速加入战争并扭转局面,这确实非常神奇。我们看到公园里、街道上到处都是聚集的,拎着酒瓶子的,身穿蓝白条纹背心,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空降兵和退役的老兵。晚上我们在加油站,看到天空中飘动着许多滑翔伞,非常美丽。

  下诺夫哥罗德距莫斯科仅有400公里,这一段路是我们一路走来路况最好的,道路基本上相当于我们国内的高速公路,左右车道隔离,往返都是两车道。途中我们给车子洗了个澡,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进入莫斯科。

  在莫斯科我们入住的是宇宙宾馆,门口站立着戴高乐塑像。导游说这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法国人投资建的,当时为五星级酒店,后交由俄国人经营。法国人走时将内部的红木全部拆走,只留下一个五星的外壳。中国旅行团多入宿这个酒店,导游称这里是四星早餐,三星住宿,服务只有二星。从我住的十二层房间窗户向外看,前方有摩天轮、航天纪念博物馆、全俄展览中心、电视塔。向下看,路上全是车,缓缓在移动,也难怪莫斯科会被称作是移动的停车场。

  莫斯科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据说占据了整个俄罗斯人口的十分之一,但道路却是上个世纪七、八年代的,难以满足需求。莫斯科街道上的车辆确实是多得无法形容,但比较中国各个城市都出现的堵车现状,我以为莫斯科的情况还算好的,虽然车多,但行驶有序,没有见到想加塞的,大家都能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开缓缓地动,毕竟总是在动,那些加塞的车子才是造成堵车的真正原因。看到媒体报道,莫斯科市已向西南方向扩大版图,面积将扩大一倍多,主要目的就在于解决困扰莫斯科多年的交通拥挤问题。

  尽管莫斯科交通拥堵,但仍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这确实非常难得,城市的三分之一都在绿树中。法国总统萨科齐访俄罗斯后,就评价莫斯科是一个森林中的城市。

  在往莫斯科的途中,导游小刘一再告诫大家,莫斯科治安非常差,千万不可独自外出,晚上不要在外,乘的士要小心。小刘在俄罗斯留学期间曾在莫斯科遭遇打劫,当时他独自一人到莫斯科,乘的士时被打蒙,二个小时后才醒来,头被打破,身上钱物被洗劫一空,至今还心有余悸。但健明是个富有责任心的人,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去考察公交和地铁,考察无障碍,有时跃林或晓凤陪同,有时他就一个人。莫斯科地铁世界闻名,更是一定得去的。我们到莫斯科的当天晚上,健明就转动他的轮椅,带着地图出发了,他坐了公交乘了地铁,用事实证明莫斯科治安并不那么可怕。回来时,他非常得意地说,他遇到许多好心人,其中不乏美女。

  莫斯科地铁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是俄罗斯人的骄傲。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地铁站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出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也十分别致,就像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地下艺术殿堂。挂着“M”标志的地铁站遍布市区的每个角落,不过因为都是早期建筑,所以没有无障碍设施,对于轮椅使用者是个遗憾,但也正因此让健明能够真实感受到莫斯科人的热情。

  可以与地铁媲美的是那些斯大林时期的哥特式建筑,这种建筑上端具有哥特式建筑挺拔、尖顶、高耸入云的特点,底层基座则是体积大、方正、对称、稳重,以体现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豪迈气概和万众一心、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是斯大林推崇的建筑风格,也称作斯大林式建筑,斯大林原计划要在莫斯科建成十三座这样的建筑,在建第八座苏维埃宫时斯大林去世了。斯大林逝世后,斯大林式建筑风格被赫鲁晓夫以“昂贵的规划设计和奢侈的装饰”为由颁布法令予以终止了。未建成的苏维埃宫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赫鲁晓夫式的简单、实用、砖混结构的五层建筑。已建成的七座斯大林式建筑是:莫斯科大学、外交部大楼、交通部大楼、艺术家公寓、文化人公寓、乌克兰饭店和列宁格勒饭店。

  莫斯科河横穿整个莫斯科市,在莫斯科河上耸立着彼得大帝和古罗马战舰的巨型雕像,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座雕像有60米高,彼得大帝站在高大的战舰上,默默地俯瞰着俄罗斯。

  晚上,我们在酒店二楼观看民族舞蹈,每张票1600卢布。表演非常精彩,让我想起张烈带我去北京建国大厦看京剧。不过对于民族艺术的弘扬,还是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更有创意,更加恢弘,更富于诗情画意。

  在莫斯科两天我们乘坐大巴游览。一方面是增加了七名团员,他们从北京直接飞莫斯科,接着与我们一同自驾车到伦敦,我们称他们为B团,六部小车已坐不下。另一方面也考虑在拥挤的莫斯科车队出行不方便,我们也不去给莫斯科交通添堵了。但上下大巴对肢体残疾人太不方便了,特别是重度肢体残疾人,残疾人还是自驾车好啊。

  在汽车往红场的途中,一幢建筑物工地令我眼前一亮。习惯了国内建筑工地的脏乱,现在虽然也用围墙圈起来,但仍有许多裸露。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学校的工地,从拆房开始,工地的喧闹噪声、出入的重型汽车、路边留下的沙土、压坏了的街道路面、天天可以看到工地上的工程进展。福州前年开始建地铁,更是把整个区域,整条路面弄得不堪入目。而在莫斯科看到的这个工地,是完全密封式的,外边还用这个建筑效果喷绘图包裹起来,喷绘图的窗口上有孩子在嬉戏。周围环境全无建筑工地的感觉,依然整洁、美观。

  莫斯科红场,是每个到莫斯科游览的人必定要去的地方。我也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冲动,想早点看到红场,今天的红场。我们先聚集在马涅什广场,国家博物馆前一尊朱可夫铜像。朱可夫元帅身着戎装,精神抖擞地骑在一匹战马上,深邃的目光遥望着远方。二战中朱可夫功勋卓越,却因功高盖主,战后遭到诬陷免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被平反。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朱可夫的名誉才被恢复,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特别为他竖立了这一尊青铜塑像。我们看到一只小鸟正站立在朱可夫将军的帽子上,构成很有趣的一幅画面。

  塑像的左边是等待瞻仰列宁遗容长长的队伍。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导游欧阳对大家说:列宁墓内部光线暗,又有好几级台阶,建议行动不方便的直接去红场,还特别强调她带的其他团有人就在里边摔倒。但多数人都去了,包括建宇、宁为。在我们许多人的心中,对列宁有一份抹不去的感情。我并不认同这种遗体保留的方式,但走近列宁,我满怀崇敬。默默地走在列宁的身边,对我敬仰的列宁深深三鞠躬。苏联解体了,列宁有知会作何想?今天,对于列宁和苏维埃政权已有许多不同的评价,今天的社会,后人又当如何评价?

  从列宁墓出来就到了红场,置身红场却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红场的感觉。其实我也不明白我想象中的红场是什么模样,应当广阔吧,应当宏伟吧,应当有种神圣的感觉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红场,曾经是全世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向往的地方。站在红场才感觉红场好小呀——导游说红场只有天安门的五分之一大,很乱的感觉——正好碰上红场整修被围起了一半,红场就显得更加窄小了。

  红场的“红”虽然不是因为它的颜色,但红场四周的建筑物主色调还真的都很红。南面是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这是有九个金色洋葱头顶的东正教教堂,中间一个特别高,周围八个错落有致,都镶嵌着不同色彩和花纹,像是儿童搭的漂亮积木。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伊凡雷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残忍地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东侧是国立古姆百货商场,与条石铺成的地面构成统一的古朴风格,建成于1893年,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北侧是国家博物馆,一座三层的红砖楼。西侧是克里姆林宫,红色的围墙与尖顶塔楼连成一片。列宁墓位于西侧的中央,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还有12块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红场的主色调虽然是红色的,但周围的建筑内容却呈多样化,有宗教,有陵墓,有政府,有百货,不像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建筑更多是“红色”内容。

  在这里,我们见到列宁、斯大林的特型演员,他们在招徕顾客,拍张照收费200卢布。喜欢热闹的丽珠、宁为也与他们合影,他们不肯收费,非常友好。

  无名烈士墓在克里姆林宫西北侧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是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一句名言出自这里:“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在这里我们观看了每小时一次的士兵换岗仪式,这个岗原来设在列宁墓。

(0)

相关推荐

  • “米兰世博万里行”系列报道:到莫斯科看红场

    出发前,无数人告诉我,莫斯科是世界的"首堵",一定要耐下心去领略这座城市郊区的风景.的确,为了接近莫斯科市,横贯欧亚大陆的车队在郊外龟行了三个小时,与数十个对我们车队抱有好奇心的司 ...

  • 寻梦莫斯科

    寻梦莫斯科 采菊悠然 2019-09-30 阅读 286 关注 9月7日,告别贝加尔湖,我们登上俄罗斯航空公司飞往莫斯科的班机. 我们这一代人,对俄罗斯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既有几分对当年" ...

  • 燕81一起玩 | 俄罗斯游记(四 )

    D10(13日)科洛缅斯科耶庄园 (МУЗЕЙ-ЗАПОВЕДНИК<КОЛОМЕНСКОЕ>) 这是我们到俄罗斯以来比较放松的一天,只游览了莫斯科郊外的科洛缅斯科耶庄园,剩下的时间都在逛 ...

  • 【三秦文学】刘学高:【从远东到莫斯科】(散文)

    点击关注,让我带你欣赏精彩内容! ★  从远东到莫斯科 作者:刘学高 "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五章 一望无际的荒漠

    车队进入俄罗斯,导游刘振宇就开始进入角色.小刘刚留学回国不到一年,活泼单纯,跟我们团员特别亲近,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可别看他年龄不大,在俄罗斯留学八年,可以说是一个俄罗斯通. "我教大家几句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二章 我的“屁股”被踹了一脚

    从秋明往彼尔姆,途经叶卡捷林堡.叶卡捷林堡是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死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宣告退位,俄国结束了君主制的统治.十月革命后,末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

    通常说的克里姆林官,都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因此我一直以为克里姆林宫就是莫斯科那一个.到喀山,导游介绍这是喀山克里姆林宫时,我好吃惊.原来俄语中"克里姆林"是"内城堡&q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六章 新圣女公墓

    到莫斯科一定要去新圣女公墓.在俄罗斯人的心中,墓园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殿堂.新圣女公墓建于16世纪,原来它只是一块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由于环境幽雅和地理位置隐蔽,19世纪渐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九章 波罗的海的女儿

    从圣彼得堡行驶200多公里就到了北欧的边境检查站.俄罗斯出关时,俄方警员两次上车查验护照,又让我们每个人都挨个下车排着长队办理个人护照的签关,接着再排队办理车子的出关.尽管残疾人上下车.排队都很不方便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二章 祖国再见!

    快到满洲里时看到一个很大的禅寺,依山面水,湖光山色相映.导游介绍,这是大觉禅寺,中国境内最北端的寺庙.大觉禅寺主要供奉释迦摩尼等佛像,寺中露天供奉着21米高的三面观音汉白玉立像一尊,堪称北方边陲佛像之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四章 车上的搭档

    在俄罗斯,除旅行社的车外,我们有五部车,1号车是我和宁为,2号车调整后是健明.晓凤和跃林,3号车是丽珠.建宇,跳过大家都不喜欢的4号,5号车是雪虹.小鹏,6号车是春荣,后来增加东娅. 其中比较有故事的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六章 进入俄罗斯的第一天

    进入俄罗斯了.虽然,天还是一样的天,地还是一样的地,但文字变了,我们进入俄罗斯吃的第一餐饭也已经完全不同.午餐:红菜汤.牛排加土豆泥.面包片. 在俄罗斯几乎餐餐都有红菜汤. 在我的记忆里,很小的时候我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八章 涅瓦河上醉一回

    看过果戈理的<涅瓦大街>就想走一走涅瓦大街,那天我与田总.健明.老江.老许一起逛涅瓦大街.这条300多年前就设计建造的大街,今天仍是圣彼得堡的主干道.比较我国各个城市都在重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