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军丨 步步生莲——从印度次大陆走向中华大地的佛教艺术

无论您远走何方

编者按

一百多年前,王道士无意发现了莫高窟的藏经洞。由此引来了以斯坦因为首的西方探险家的垂涎与掠夺。同时,也将浩瀚的敦煌壁画和博大的造像艺术展示于世……

资料显示,敦煌石窟的壁画及造像艺术与外来文化有密切关系,从佛教在印度产生之后,于两汉期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古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内涵丰富的佛教石窟和遗址。

摄影家孙志军致力于拍摄纪录佛教艺术的传播。本组作品,从多个切面展现了这些残存的佛像及遗址影像。从丝路沿线与佛教相关的视觉证据里,影像再现了佛教在一路东渐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沿线国家跌宕起伏的政治环境与文化艺术不断融合,形成了不同风格且各具特色的造像艺术。

巴基斯坦斯瓦特的Gumhatuna佛塔建于2世纪,玄奘曾参访过这里。孙志军摄影

巴基斯坦斯瓦特Butkara 1佛寺遗址,据史料记载,敦煌人宋云等人曾于公元520年来此礼佛。孙志军摄影

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的佛苦修像是犍陀罗艺术的代表作,雕刻于公元2世纪。孙志军摄影

印度阿旃陀石窟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至公元7世纪,它与阿富汗巴米扬石窟、中国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窟。这是阿旃陀石窟第6窟。孙志军摄影

印度比哈尔邦菩提伽耶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全世界佛教徒最向往的地方。孙志军摄影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Kondana石窟隐匿在山巅密林深处,其最早的洞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孙志军摄影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Pitalkhora石窟是印度大陆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孙志军摄影

位于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Foladi石窟营建于公元2至9世纪,但现在几乎变成了村名栖身或圈养牛羊的场所。孙志军摄影

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兴盛于公元2-9世纪,是世界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孙志军摄影

阿富汗巴米扬石窟第165窟,由于持续的破坏,洞窟里只在顶部还残留着一丁点壁画。孙志军摄影

新疆哈密白杨沟佛寺遗址,孙志军摄影

菱形格构图是新疆克孜尔石窟在公元3、4世纪的壁画特点,图为第14窟壁画。孙志军摄影

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公元3-8世纪一直是西域的佛教中心。孙志军摄影

敦煌莫高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至今保存有735个洞窟。孙志军摄影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的这尊交脚菩萨塑造于北魏时期,造像还有明显的西域风格,但旁边的天宫已经中国化了。孙志军摄影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菩萨像反映出了唐代“菩萨如宫娃”的入世情怀。孙志军摄影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塑像代表了盛唐时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孙志军摄影

河南偃师水泉石窟开凿于北魏,它对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石窟寺在中原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孙志军摄影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由皇家资助开凿,其中的卢舍那被喻为东方美的代表。孙志军摄影

河北邯郸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是北齐皇家开凿的洞窟,代表了那一时期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孙志军摄影

丝路花雨,壁上丹青

佛教艺术,融会贯通

——读孙志军《步步生莲……》有感

读摄影家孙志军的这组照片,我的第一感受是感动。感动于这组影像为读者带来的不仅是不同风格且各具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而且画面呈现出的壁上丹青更是光彩夺目、深入人心;感动于孙志军为拍摄这组影像所到的每个地方……他远离尘世喧闹,像是飘在江湖之外的大侠,与当下功利至上的大众趣味和圈子文化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感,独自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耕耘,享受着佛教艺术给自己的宁静与独处。

我曾有幸到过这组照片中的巩义石窟寺、洛阳龙门石窟、邯郸北响堂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并两次到访过敦煌、瞻仰莫高窟。敦煌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而莫高窟正是古代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敦煌文化中既有许多外来文化的元素,也有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她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博大的胸襟。遥想当年,起自恒河的佛教之风,在南亚广袤的平原与幽谷间弥漫了数百年之后,于公元一世纪初的某个夏日,飞越高耸的帕米尔群山,笼罩了骄阳似火的塔里木盆地。于阗、疏勒、龟兹、楼兰、车师……短短数年间,佛寺禅窟遍布了汉吏凿空的西域。兴盛的佛事,瞬间弥补了以往大小城邦长期征伐带来的信仰危机。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精神洗礼,既是举国性的,也是全民性的,更是跨越城邦国界的、超越种族的……这正是敦煌的意义之所在。

奔流不息的大泉河,静若处子的月牙泉。敦煌莫高窟地处三危山和鸣沙山环抱之中,四周布满沙丘,700多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莫高窟不仅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敦煌的建造持续了千年,一千年间,无数的画师、工匠、雕塑者用毕生的心血浇灌出来这些旷世之作。在敦煌,你会看到许多类似吴道子画风的作品,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满壁风动,天衣飞扬……敦煌的美真的是直抵心灵。在中国,先贤们倡导“画贵古意”。而古意不是时空,它是一种品质,是一颗放光的舍利。这样的艺术,追求的是“内美”。诚如黃宾虹先生所言:“国画民族性非笔墨无所见,画求内美,不务外观”。一个激情洋溢,张扬恣意;一个不务外观,独抒心曲。一个绚烂,一个深沉,两条大河各自归海,两棵大树果实各异。无论“西”“东”,皆是佛教艺术美学驰骋的天地……

中央台曾播出的《敦煌》纪录片(十集),这部纪录片客观公正、平静温和,如涓涓细流缓缓地讲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影片所倡导的不再是仇恨,而是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是纪录片的主题曲,用了许巍的一首老歌《悠远的天空》。片子开头,悠远、空灵、虔诚、朴素自然的歌声宛若来自天外,飘飘然抵达人间,虽已千回百转,依然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风,从西天涌来,它以沙子的形状起伏、奔跑、摩擦、汇聚,依稀可辨它们千百年来流动的声音。然后,它把散落的音符一个个收拢起来,糅和在一起,又重新播撒出去,成为了尘世间独一无二的绝响。我想:这可能就是敦煌的旋律。

感谢志军学弟的佛教艺术摄影与研究,更要感谢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保护、传承和光大敦煌佛学文化艺术所做出的毕生贡献。敦煌这座城,本不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造就的结果。中外学者从不同的民族、国别、文化背景与研究重点出发,将敦煌置于全球视野进行观察与研究,更有利于还原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多彩的敦煌。并且,敦煌原本也是民族融合、文明互鉴的结果。正因如此,或许“全球色彩”本身就是敦煌与生俱来的气质与特征。

2021年仲夏于河南郑州

(撰文:谢建新  作者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本刊特约评论员)

人物介绍

孙志军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从1984年至今在敦煌研究院从事石窟摄影工作。现为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专业方向文物摄影和敦煌摄影文献研究。“数字敦煌”项目的参与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委员会理事。拍摄出版多部敦煌石窟艺术画册。

本文所用文图为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