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之四)

故事31:信守承诺
  美国有一个小学校长,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公开打赌:如果学生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他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刻苦读书,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学生打电话问校长说话算不算数,校长回答:“当然!等着瞧吧。”
  11月9日早晨7点校长果真四肢着地开始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是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
  经过3个小时的爬行,校长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校长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
故事32:从容的日子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
  这,就是日子。
  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唯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唯其相似,才产生悠闲。朱自清写一篇《匆匆》,把日子描绘成一个小顽童,我总想,日子哪里会那么匆匆呢日子是结在园圃中的花苞,似开未开。日子是凝在果实上的露珠,将滑不滑。日子是在云层间穿梭的太阳,欲休未休。日子不急。它不会受到惊吓。也不怕骚扰。它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它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停它也停,你飞它也飞。它是永恒的流动。不管爬攀峻岭,抑或飞越险涧,它都呈同一种姿态。潇洒而宁静。倏忽之间,即让世界盛衰荣辱,俱成过眼云烟。日子最小,又最大;最浅,又最深;最轻,又最重;最浩浩荡荡,又最不动声色。日子是一支队伍,是一只蚂蚁运食的队伍,一队送葬的人群,一排昼夜巡行的轻骑兵。某日,某超级富豪为赶着做一笔大生意,钻进他的超豪华轿车,风驰电掣般开向目的地。可在交叉路口,疾驰的轿车被一辆笨重、缓慢的卡车掀翻了。富豪躺在血泊中。咧出一口金牙。日子就借着这张金灿灿的嘴发布谕示:人生没有目的地。
故事33:农夫与青蛙
  一位农夫来到城里的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并说他那里有整整100万只。
  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问农夫从那里找到那么多的青蛙。农夫回答说:“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上百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开始叫,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于是农夫和餐馆老板签订协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面向餐馆供应青蛙,每次500只。
  很快,第一次交货的时间到了,农夫来到餐馆,可他手里只拎着两只瘦骨嶙峋的青蛙。老板问道:“其他的青蛙在那里呢?”农夫回答说:“是我搞错了,池塘里只有这两只青蛙,那么多的噪声都是它们发出来的。”
  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们就想几百万只青蛙在耳边呱呱叫,使我们躺在床上彻夜难眠。黑暗中,我们总是感觉问题比实际大,但是第二天清晨,当黑暗过去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问题不过如此。
故事34:最贴切的拥抱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列拉斯在一场音乐会中连唱了5首安可曲,喝彩和掌声如雷贯耳。
  谢幕后,记者问他:“今天的感受如何?”
  他说:“我希望让每个听众都能感觉到自己是惟一的,感觉到我是为他而唱,而不是为大家唱。”
  当卡列拉斯用丰沛的情感,完美诠释《小夜曲》和《明亮之窗》等歌曲时,听者陷入了如梦幻般似悲似喜的情境中,每个人都成为卡列拉斯惟一的知音。
  被音乐拥抱是由衷的幸福,被音乐家真诚的声音拥抱,更是无上的幸福。
  当你与人交谈时,如果能让对方觉得这番话是专为他打造的,而不是任何人皆适用的万能版本,这就是最贴切的拥抱了。
故事35:有一天
  有时候生气他的“有一天哲学”。
  他总说:“有一天”。
  他说,有一天,等我站稳了脚步,我们就可以去度蜜月。
  他说,有一天,等我学完该学的东西,我就会回到你身边。
  他说,有一天,等我们有了五千万,我们就可以退休去做想做的事情。
  他说,有一天,等到我们退休了,我就再也不会离开你的身边。
  当他说着有一天的时候,手臂围绕着身体画着大大的圆圈。圆圈外是车水马龙,圆圈里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梦。
  我说,为什么那个有一天,不能是今天?
  如果有一天,等你站稳了脚步,等你学完了该学的东西,等我们有了五千万,等我们退休了。但是,在那一天的前一天,我失去了生命,你失去了健康,我们忘了我们的梦想,或者更糟的是,我们根本忘了我们在一起的理由和原因。
  突然想起了一种生物叫做蜉蝣,它的生命是那么短暂,所以人们说它是朝生暮死。
  蜉蝣的字典里没有“有一天”。
  有点儿羡慕蜉蝣,它永远不用想着“有一天”,它只需要想着“今天”。
故事36:大学生
  十四年前,堂哥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全村的人奔走相告,说咱村终于出了一个“公家人”,我堂伯都高兴得走不好路了。我爸对我说:“儿子,你可要好好学啊。”
  十二年前,村里又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可是大学每学期要缴三千元学费。他家很穷,亲朋好友凑足了份子才凑了两千多元钱。村长上门来了,对孩子他爸说:“你这是见外了,有困难怎么不找组织呢”说罢,拿出一沓钱放在桌上。
  五年前,村里又有一个人考上了大学,每学期学费要缴七千元,家里愁极了,四处借债,勉强凑足了数额。他跑到村长那借,村长推心置腹地说:“现在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村里备用资金全用光了。”
  三年前,村里又有一个人考上大学,学费每学期要一万元。村长捧着饭碗在晒谷地上说:“读啥大学,毕业了工作又找不到,不读就是万元户,什么都有了。”
  今年,我问母亲,村里有谁考上大学。母亲说:“谁知道呢,再说现在谁还关心这档事。”
  冬天的时候,十四年前考上大学的堂哥从美国回来探亲,他站在为家人造的大屋门口。许多村人指指点点:“他呀,读大学幸亏那么早。”
故事37:善意是一颗球
  有一次,和家人到一家西餐厅用餐。那天客人蛮多的,菜出得慢,我点的餐还没送来,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我吃你一点你的前餐,你吃一点他的主菜,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事,但我没忘记。送饮料来时,服务小姐很不好意思地询问,是不是还有一份餐未送来?我说是,服务小姐很客气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就离开了。
  不到三十秒,老板娘带着大厨到我旁边,连声抱歉,说刚把主菜放下去而已,还要一二十分钟,问我能不能等一下,或者就退掉。我答:“没关系,我知道你们今天忙,我等一下好了,到时候打包,我带回家。”老板娘跟大厨连声道谢离开。
  然后,原来没点餐的小朋友都有了甜点、水果与饮料。买单时我惊讶地问是否算错了,老板娘在旁边解释道:“因为你的谅解与客气,所以餐点打八折,没上桌的那一份免费,小孩子的附餐也免费招待。”我笑笑说:“你太客气了。”老板娘回了一句话:“因为你客气,所以不得不让我们更客气。”我笑着离开,不因为少花钱,只因客气也可以传染给别人……
  我的工作让我常常有机会介绍想装潢的客户给做室内设计的朋友,按照行规,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介绍费,但我从来不接受。大概是从高中开始,当朋友要回报我对他们的帮助时,我总是拒绝。我认真地告诉朋友,哪天我需要帮助,拉我一把就好了。因此,当我需全家外出离家数天时,我不用担心家里的鱼会饿死,花会枯死;当我需要搬运东西时,我不用找搬家公司;当我无车可用时,不必担心没人载……
故事38:永远的主角
  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发展。”
  “何以见得?”
  “我差点儿加盟他的一部片子。但是拍戏第一天我就退出了剧组。你知道为什么吗?”朋友笑道,“他居然对我说,'你别这么演,这么演太夺目了,你是个配角,不能抢主角的戏。’”
  “配角能抢主角的戏吗?他说的有道理吗?”我不解。
  “如果主角演得好,配角能抢走她的戏吗?如果主角很平庸,作为配角是不是一定要显得更平庸”朋友言锋尖锐,“我不是不注重大局,我可以少要镜头。但是我不能不全力以赴地演好我的角色,哪怕是一个最微小的角色。因为,无论导演怎么为我定位,我是我自己的主角,永远都是。”
  她的话,忽然激起了我的感动。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里,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就像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小人物就是小人物。二者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统一的可能。但实际上,主角固然是主角,配角其实也是主角。一部戏里,其实没有大小角色之分,也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有的只是自己的台词自己的戏。正如本质上,大人物是自己的小人物,小人物是自己的大人物。茫茫尘世里,其实没有大小人物之分。有的只是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心。
  “角色可以有轻重之分,但是演技不能有优劣之别。”朋友如是说。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主角出色是主角的亮丽,配角生辉是配角的风采。看似名目不同,实则各领风骚。亦如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光芒,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趣味,最关键的是,在人生的大戏里,你必须把自己锤炼成一名一流的导演,然后才会是自己永远的主角。
故事39:人生曲线
  数学上有一种曲线叫钟形曲线,先是由低向高,然后逐渐降落,回到原来的高度,像一座钟,也像一顶帽子或一个小山丘。
  最近看到一则描绘人生成功定义的幽默,就是这样的一条钟形曲线:
  四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十二岁时的成功是拥有一帮朋友。十七岁时的成功是有驾驶执照。三十五岁时的成功是有钱。(这是曲线的上半截。)
  五十岁时的成功是有钱。七十岁时的成功是仍有驾驶执照。七十五岁时的成功是仍有一帮朋友。八十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这是曲线的下半截。)
  可以看到人生的上半截是努力求“得”,而人生的下半截是力保不“失”。
  可惜努力求“得”比力保不“失”还较为容易,因为上半截还可谋事在人,下半截往往成事在天。老和退化是人生必经之途。
  看了这个钟形曲线,对胸怀大志想有一番作为的青壮年来说,可能是一瓶冷冻剂,让他们知道机关算尽、血肉横飞的厮杀之后,到头来,人老了,所谓成功不过跟四岁的幼儿一样,能够不尿湿了裤子已值得庆幸了。
   
故事40: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上书“知止”二字。
  我们一般说“知足”,其实“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
  “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
  “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够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道“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
  不是难在不知道。是难在不舍得,不愿意。
  “知止”,是从心灵出发的。心里这么想,付诸行动,才会成为“行为”。
  “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也要对“痛苦、烦恼”,懂得说,行了,不能再这样下去。
  快乐固然短暂,如果不“知止”,痛苦往往随之而至。
  那些走上绝路,自我了断的人,其实也是不了解“知止”。
  “知止”,功夫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知止,不被带着走;一念消失了,知止,不动如山。
                                      来自: xc活人的娄子 >《经典收藏》
(0)

相关推荐

  • 他人的世界里,你我永远是配角

    下班晚高峰时交通异常拥堵,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警笛声.滞留车辆闪烁的车灯,夜色下的城市迎来了一次小事故的高潮.路人停下围观,交头接耳议论着. 据说附近有一场大火灾!这乏味的生活已沉睡太久,人人都翘首期待一 ...

  • 开发心中宝藏,提升格局境界。

    昨天参加了<格局与境界>企业家百日成长班的学习,那什么是"格局与境界"?只知道"格局与境界"是"道"的呈现,而"道&q ...

  • 新手写作系列09 小说写的情节不够动人怎么办?

    写小说时总感觉剧情很平淡,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以至于卡文卡得什么都写不出来. 这种状态我想很多作者都遇到过. 老实说,遇到这种时候,还真没什么办法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根据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

  • 配角与主角

    我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要有最朴素的生活, 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人有时候是可以做配角的, 但是你一定要懂得做配角时的主角依旧是自己.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二)

    故事11:跳出水沟 一只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水沟的水越来越少,它已经没有什么食物了.小青蛙每天都不停地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而它的同伴整日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现在不是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三)

    故事21:两只钟 两只钟已经忙活了一辈子. 有一天,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里要摆525600下啦." 小钟吓坏了,说"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五)

    故事41:生活应该崇善不崇真 一位声名显赫的医学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回老家过春节,除夕之夜,家人按照风俗在堂屋搁了两盆预示来年红红火火的木炭火.火烧得很旺,一家人围着火说话看电视,其乐融融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六)

    51.一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阳光不锈"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七)

    故事61:不要总是信以为真 一只狼出去找食物,找了半天都没有收获.偶然经过一户人家,听见房中孩子哭闹,接着传来一位老太婆的声音 "别哭啦,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吃."狼一听此言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八)

    故事71:熟能生巧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 (之十)

    故事91:微笑的力量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喻:"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十一)

    故事101:不肯放手 告诉你一宗意外.这是一个早上,妈妈正在厨房清洗早餐的碗碟.她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自得其乐地在沙发上玩耍. 不久之后,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啼声.究竟发生什么事呢?妈妈还没有将手抹干,就 ...

  • 人生哲理故事300篇精选(十二)

    故事111:世界是正确的 一个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小约翰,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