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胶东半岛海阳所为例谈胶东方言与江淮方言的渊源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加强山东半岛的防务,防御倭寇海上入侵,明政府在山东半岛一次增设了7个卫和4个守御所,7卫分别是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4个守御千户所为雄崖守御千户所、海阳守御千户所、宁津守御千户所、奇山守御千户所。
海阳守御千户所,简称海阳守御所或海阳所,位于今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所城遗址在今海阳所镇的驻地海阳所村。海阳所镇位于胶东半岛南部,隶属于乳山市,而乳山市现属威海下辖的县级市。
海阳守御千户所(海阳所)地理位置
海阳所镇共有40个行政村,全镇人口约3万人,绝大多数是明朝永乐初年迁入的卫所军户后裔。海阳守御千户所的成立日期为明洪武三十一年,而海阳所镇居民的先祖却是永乐初年迁入的军户,这中间为何存在六、七年的时间差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也就是在朱元璋逝世前的一个月,海阳守御千户批准设立,可视为取得成立的批文。朱元璋病逝后,其孙朱允炆(建文帝)即位,在次年(1399年)就爆发了靖难之役,最终燕王朱棣取得胜利,并于1402年登基,1403年改元永乐。
燕王朱棣取得政权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军队作为靖难之师,改驻南京地区,而胶东卫所的军队则调防到北京及周边地区,又调云南卫所军队驻防胶东卫所,并在永乐初年陆续换防到位。从云南调防的军队,可追溯到明初平定蒙元占领的云南后,留守驻扎在云南的大军,以及其后从四川调拨的支援大军。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开始平定云南,到永乐初年,这批军士已在云南屯驻约二十年,其籍贯以安徽和江苏两省为主,并有山东、江西、湖北等其他诸多省份,以及部分投降的元朝军士,可以说其主体为江淮人。
以本文作者的先祖李荣为例,其于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在山东济宁城归附北伐的徐达,其后随明朝大军一路转战元大都、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贝尔湖)、云南等地,后调防海阳守御千户所,担任百户。
时至今日,很多胶东人及东北人,将其原籍追溯到“小云南”,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他们的先祖在云南屯驻约二十年,第二代也基本长成,调防到胶东后,胶东的原住居民将他们称作“小云南”。历经数代后,有些人搞不清自己的原籍,就将云南或者“小云南”当作自己的祖籍地,其实严格来讲,“小云南”可以看成特定人群及其后裔的别称,并非严格的地理概念。
明朝时期,守御千户所的标准满额配置为军户1120户,这个数量不包含百户及以上的军官(世官)人数,只包含普通军士(包括小旗、总旗)及其随军家庭的数量。
明朝卫所的标准编制
海阳所在明清时期一直为僻远之地,距离周边最近的文登、牟平、莱阳等县城都比较远,而其所在的乳山市,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新县。正因为海阳所的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通与联系不便,从明永乐初年,军户迁入至今,居民的构成相对稳定,方言和民俗等得以相对较好的保留,是研究明代卫所军户移民不可多得的优良样本。
现以海阳所的方言为例,举例谈下明初卫所军户移民对胶东方言的影响。海阳所镇方言中,“白”和 “北”都读[bie]音,比如白菜读作[bié]菜、白色读作[bié shě];北方读作[biě方]、东北读作[东biě],但“背”仍读[bei]音,背包读作[bēi bāo]。
海阳所人对“白”和 “北”的发音,与今安徽省中部某些地区人们的发音一致,应是源于江淮军户移民的方言。
另外在海阳所方言里,“贼”发[zé]音,如“抓贼”念作[抓zé],让人想起关于朱元璋的一则轶事。
据明代王世贞的《朝野异闻录》记载,朱元璋做皇帝后,有多人因所上的奏表中,带有“则”字,而被朱元璋诛杀,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的《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而被诛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而被诛杀;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为按察使撰《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而被诛杀。
为皇帝所上的奏表,都经过了字字斟酌,为何惹得朱元璋不快呢?原来是因为在朱元璋老家安徽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贼发则音,朱元璋见到奏表有“则”字,认为是在讽刺他过去当过反贼造反的经历。
朱元璋出身卑微,内心极度的敏感与多疑,小的时候迫于生计当过和尚,后又参加起义军造反,所以对“光”、“秃”、“贼”、“寇”等字眼十分忌讳,很多人因奏表中含这些字或其同音字,而被砍了脑袋。
明朝胶东移民的主流是军户迁入,并伴随着民户的迁出,大批胶东的原住民户被强迁到山东西部、河北、安徽和山西等地,而外地迁入胶东的民户极少。可以说当今的胶东方言,是明初以江淮为主体的军户移民与当地原住居民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闯关东传播到了关外,最终被归类定义为胶辽官话。
中国汉语族语言分布图
从方言亲缘关系上讲,当今的胶东方言(胶辽官话)与江淮方言更为接近,而与山东中西部方言则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