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形态的历史源流梳理
起笔目的是什么?
有朋友会说,这不废话吗?起笔就是为写字。
您真的会起笔,会写毛笔字吗?真的弄懂了“写”的含义吗?
“写”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核心与本质。
很多朋友也写字,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您,你的那个“写”,可能是描,是画,是擦,是蹭!
起笔要达到写的要求,即笔入到纸面后,要迅速找到毛笔最佳的发力状态,杀纸入纸写出高质量的线条。
从这个角度讲,很多朋友,因为起笔的方式不对,虽然也有起笔,但还不能达到真正写的状态。
什么才是正确的起笔?
能够杀纸、入纸、发力,写出高质量的线条,这样的起笔才有价值。
书法史上,起笔的方式五花八门,形态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当把外在的马甲都剥去,本质都是一样的,也即符合毛笔的笔性去写,把毛笔的特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这就是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
正确的起笔方式,我们叫打开笔。
打开笔跟线条的粗细没有太大的关系,线条粗,并不意味打开了笔,线条细,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打开笔。
这些内容在杖藜网络基础班有深入充分的阐述。
︾
▲
经典中不同的起笔形态
上面从经典作品找出的四个字,起笔方式都不一样,但现象的背后,都是毛笔由侧入转到中行,找到一种最佳的发力状态所留下的一个痕迹而已。
很多朋友临帖,搞不清楚因果关系,为了这个形而去描这个形,离书写的本质,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明白了背后的理,这个形自然就能呈现出来了,笔势、笔路对了,想写不像都难!
历史上,经典作品的点画形态没有不能还原的。
顺流而下,从简牍、晋唐写经、二王、《出师颂》、智永《真草千字文》、颜真卿、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都是选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这2000多年的书法演变过程中,起笔形态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原因又是什么?
︾
▲
简牍中的起笔形态
简牍
简牍是中国书法最早的墨迹遗存之一,从中可看到清晰的笔触。之前可能也有一些少量的墨迹,但那个时候的毛笔还很简陋,因而笔法无从谈起。
▲
东汉简的起笔形态
简牍的很多起笔,都是直入,直接就杀进去就走,简洁流便,不像后世有一个明晰的顿挫。
很多简牍都是当时政府的公文档案,书写成为书记员的日常,要完成大量的书写工作:哎呦,赶快下班,回去还得老婆孩子做饭呢,我还约了女朋友呢,跟我们现在的公务员差不多,跟当代人一样!
▲
郴州西晋简的起笔形态
所以他们的书写稳、准、狠,非常迅速便捷,而要达到这种迅速便捷,就必须对毛笔的笔性非常熟悉,必须符合毛笔的笔性去书写。
这些书记官,没想要成就伟大的书法作品,但是他们的书写却非常符合了毛笔的理——笔法之理、结构之理,表现出作为普通人的天然、质朴、烂漫的人性之美。
︾
▲
晋唐写经与残纸中的起笔形态
写经
写经体的起笔与简牍类似,很多也是尖入笔。
当时很多有钱人信奉佛教,请很多经生抄写佛经供佛,抄经成为一种职业。
经生靠抄写经书为生,一方面,要工整,要表达出供奉者对佛的恭敬;另一方面要快速书写,提高效率,又好又快。这样供奉人能给你一个好价钱,说不定还介绍其他客户,经生也能效益最大化。
为了提高效率,就要快速书写,所以很多写经体的起笔,也是尖入笔,单刀直入,果断、爽利。
敦煌残纸也看到这样的现象,起笔简洁直接,不做过多的停留与修饰。
简洁快速流便实用,这就是当时普通人的日常书写。
︾
▲
王羲之的起笔形态
“二王”
“二王”不一样了,起笔开始复杂:我们啊,名门望族,文人士大夫,有钱有闲,身份跟你们这些天天抄写公文的公务员不一样哦!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悠闲的审美的心态来写书法,要在书法上表现一些东西。
像王羲之这些当中,文人介入到书法,那么比二王他们还要更靠前。比如说,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有文人士大夫介入到书法,已经有了书法的审美自觉,赵壹《非草书》记录了这帮大老爷们是怎么玩书法的,玩得不亦乐乎。
▲
王羲之《远宦帖》的起笔形态
魏晋这帮人服药,学驴叫,《世说新语》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时不时要表现一下自我。
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雅玩心态对待书法,有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大家常临的《书谱》,里面就记录王献之很用心地给谢安写了一封信,他心里面就在想,我的字写得这么好,他应该会保留下来好好的欣赏吧,不曾想谢安接到信,随即就在背后写了回信返回给了王献之,王献之备受打击,甚以为恨。
一个要表现,一个不给面子,这也从侧面来表明,书法已经成为了一种表达性情表现个性标榜人格的方式。
▲
王献之《东山松帖》的起笔形态
怎么表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技术,把毛笔的性能充分开发出来,他们有足够的闲心和耐心,不像那帮书记员和经生,仓仓皇皇赶生计。
所以,二王书法的起笔跟简牍、写经体就不一样了。凭自己的才能技巧,把毛笔不同的功能形态,开发表现出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起笔的形态变化非常丰富,变化莫测。
临过《兰亭》《初月》《远宦》的就知道,哎哟,那种起笔啊,真是眼花缭乱,匪夷所思,有轻有重,有尖有钝,有上有下,把毛笔的功能开发得淋漓尽致!
当然,制笔工艺大大的改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芝笔、左伯纸、韦诞墨,代表了在笔墨纸三方面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
▲
《出师颂》的起笔形态
隋代
《出师颂》的起笔,角度、粗细变化等等,也是非常丰富,跟后世偏楷书类的起笔也是不一样的。
︾
▲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起笔形态
智永《千字文》的起笔,难度系数也非常大,变化非常丰富。
很多人都认为智永是二王笔法最好继承人。他本身就是二王后裔,有家学的渊源,再就是那个时代,书写环境、书写方式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
▲
颜真卿的起笔形态
唐代
颜真卿的起笔,比智永之前的书法简单了很多,开始有明显的提按顿挫,入笔的角度也已经比较规范统一,规律性、重复性开始多起来。
︾
▲
米芾的起笔形态
宋代
米芾的技法,非常厉害,在历史上怎么也可以排前五,他自己一生致力于对二王的学习,他说自己是集古字,所以他在用笔方面是特别用心。
▲
苏轼《寒食帖》的起笔形态
在宋四家里面,他的笔法的技巧、丰富性,毫无疑问排第一。但是米芾还是没能在宋四家里排到头把交椅,这说明技法固然重要,但书法还要表现一些超越技法的内涵。
米芾的起笔也非常丰富,各种角度,各种变化。但那种变幻莫测,相对于二王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
▲
赵孟頫的起笔形态
元代
赵孟頫的起笔就简单了很多,规律性更强,不管楷书、行书,入笔的角度大致一样。赵孟頫厉害在哪里?中锋用笔用到了极致,他的线条很多人用金刚杵来形容,还有他的贵胄之气,一般人是达不到的。
赵孟頫是一个老实人,表现在书写状态的老实上,手指手腕基本上不怎么动。
而简牍章草、二王,指腕之用是非常丰富的。
所以赵孟頫写不了草书,大草狂草就更不用说了。
︾
▲
董其昌的起笔形态
明代
董其昌的笔法,相对于赵孟頫,变化丰富一些。但如果跟二王、米芾比,变化的丰富性,差距还是蛮大的。
入笔比较轻,顿挫也不是太明显,在行进运动过程中完成侧入中行,指腕运用比较微妙。
董其昌是强调指腕之用的。
︾
▲
唐代以前的执笔与书写方式
两张图,记录的都是唐代以前的书写方式。
唐代之前没有桌椅,顶多有矮几,席地或者凭几而坐,左手拿纸,衬比较硬的东西,或者是就拿着简,右手拿笔。
这种书写方式,不方便做有明显的顿挫提按的起笔,因为手是悬起来的,没有一个稳定的支撑。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简牍的起笔都是直入,笔杀入简里直接打开,二王、智永的起笔为什么会有那么丰富,变化多端,其实都跟书写方式有关。没有稳定的支撑,手指手腕自由灵活,盘旋飞舞,随机应变,随势生发,不可能有固定的规律。
︾
▲
近现代人的执笔与书写方式:罗振玉(左)、启功(右)
这是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罗振玉的书写场景,另一张是启功的书写场景,代表着近现代人的书写方式。
臂、肘在桌上有一个稳定的支撑,便于起笔做提按顿挫,稳定性强意味着随机性弱,规律重复性强意味着变化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发现,以唐作为分水岭,唐以前,起笔形态是变化多端、神出鬼没,而到了唐以后,桌椅的出现改变了书写方式,起笔形态变得比较单一,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楷书高度成熟后,作为了人们学习书法入门的书体,提按顿挫成为比较固定的起笔方式,被带入到其他书体。
古人已经关注到桌椅的发明对书写的影响。
晋己(以)前藉地而坐,书必就膝;楷书就几,几广不过四五寸,修不过一二尺,惟天子玉几,广尺二,修三尺耳。故悬掌不期悬而悬,正锋不期正而正。又按古人作字不甚大小,至大不过二寸,至小不过五分。题石则稍大,如《坛山》、《绎山》之类。署书则就版而题,可以任其广狭,否则膝间无可大之道也。即张颠素狂,亦就屏障始可纵逸成草,已非古法,今之作者,须先定古今器用,始可作古今字体。
悬掌,故古人之顺境,今人之逆境也。自唐已前,虽有隐几,聊借掎阁而已。后世巧作台椅,安逸自恣,少而习之,不知身手死矣。及长而后知书法,将革前非,心手斗逆,反称甚难。
——明·赵宧光《寒山帚谈》
古人作书无不悬腕者,童而习之也。《急就篇》云:“急就奇觚与众异。”《说文》“幡”字云:“书儿拭觚布也。”案:觚以竹为之,八棱,既书,以布拭去可重书。觚高于案,不悬腕则笔莫及,是童子学书第一字第一笔已悬腕矣,所谓习惯成自然也。今幼童用纸,腕伏纸上,及长学作大字,始欲悬腕,而胆怯木强,了无自然之趣,所以不及古人也。
——清·桂馥《杂朴》卷六
悬臂作书,实古人不易之常法。上古席地凭几,又何案之可据?凡后世之以书法称者,未有不悬臂而能传世者。特后人自幼据案作书,习于晏安,去难就易,以古法为畏途,不以为常,反以为异矣。……近有朝鲜国举人浮海失风,覉留浙省,见其执笔若此,犹汉、唐遗法也。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
用笔千古不变,天分高者自然暗合。贵邦人写字合者颇多,乃因无高桌,多为悬腕书写之故也。我邦人之弊病多由此而生。”
——民国·杨守敬《与岩谷一六笔谈》
悬手而书,唐以前人为易事,唐以后反而为难事了!
这就是回到秦汉、魏晋书写状态的难度所在。
历史上的起笔形态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如何理出一条线索,把复杂的东西简洁明晰地统摄起来?
︾
▲
不同书体的大致起笔角度
画了一张图,以起笔角度变化把所有的起笔形态都统摄到一个系统当中。
篆书:藏锋起笔,180°打开笔。
隶书:藏锋逆入下沉,然后再顶起再平出,大致270°打开笔。
简书:单刀直入,0°起笔。简书的难度,其实就是在这个起笔,因为跟后世成熟楷书的起笔方式不一样。我们不习惯他的这种起笔,所以觉得难。
相反的,如果把楷书的起笔方式让秦汉时期的人来写,他们也觉得很难,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书写习惯。
楷书:侧入中行,大致可能就在30°到75°之间,我标60°,只是一个概。
行草书:篆书、隶书、简书、楷书起笔方式的一种综合,真正的高手,可以360°无死角打开笔。
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早年跟晚年的起笔形态也有变化,起笔形态跟生命状态息息相关。
︾
▲
颜真卿早期与晚期起笔形态对比
颜真卿
早年《多宝塔》,起笔是锋芒毕露,和他早年的生命状态有关,争强好胜,雄姿英发。
晚年,经历过功名荣辱后,洗尽铅华,回归质朴,不再在乎外在的形态,《李玄靖碑》《颜勤礼》《颜家庙》,起笔不再那么尖锐,而是圆融有机。
︾
▲
八大山人早期与晚期起笔形态对比
八大山人
跟颜真卿类似,八大早年学过董其昌,起笔细致入微细微,丝丝入扣,纤毫毕现。
晚年,不再那么锋芒毕露,把一些外在的东西全都掐掉。
明末清初,政权更迭,作为皇室后裔,流落江湖,既出家当和尚,又当道士,从早年的激愤逐渐回复平静,内心回到一种。
八大晚年的起笔非常朴素简静,简而不单,把激越隐藏在高冷背后。
︾
▲
弘一法师早期与晚期起笔形态对比
弘一法师
早年学魏碑,非常刚猛,起笔斩钉截铁,尽力地去模仿刀在石头上刻的那种爽利。
晚年复归平和,在若有若无间打开笔,把对生命的感悟,通通融入在线条的中段。
书法史还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这种起笔状态其实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书法人一上来就想介入到这样一种境界,想进入到颜真卿、八大、弘一与晚年生命状态相对应的起笔形态,这是做不到的。
只有经历了前面的那个阶段,才能进入到后面的境界。
所以,不能直接学八大、弘一晚年的作品,没有前面的铺垫,学不到的。
常人的起笔,可能先要预热一下,有个过门,先伸展一下拳脚,再慢慢进入状态。
而历史上的一些书法大师,随时就能起势,收放自如,非常规手段,却很合笔势笔理,是起笔方式的逸品。
︾
▲
张旭草书中一些特别的起笔形态
张旭《古诗四帖》
张旭《古诗四帖》的起笔,变化多端,各种方向、角度都有,跟后世的顺起笔不一样,很多是逆起笔,类似于隶书的起笔方法,逆入往上一顶,然后再走。
他的手指手腕,也都是盘旋飞舞,用得很灵活,写他的字,手指手腕不动,直来直去,根本就没办法写,写不出他那种感觉。
︾
▲
黄庭坚草书中一些特别的起笔形态
黄庭坚
黄庭坚的起笔也很有特点,常有一个什么鹅头,或者鹤嘴。笔点下去之后,马上立正,逆势再走。
这样一个起势,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随势生发,360°无死角,都可以打开笔,这就需要一种高超的能力,一方面对毛笔的笔性非常熟悉,控笔能力非常强;另一个方面,胆大心细,已经达到了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便哪个方式,都能够让毛笔快速找到最佳的发力状态,能够在瞬间捕捉到那个最精微、最准确的发力点。
︾
▲
王铎草书中一些特别的起笔形态
王铎
王铎的起笔,在历史上也非常有特点,跟别人不一样,他感觉是砸下去的!
“哐当”一下砸到纸上,迅速立正之后再走,类似于音乐当中的重鼓点,本来要昏昏欲睡,突然来这么一下,把你惊醒,精神为之一振。
如果把书法类比音乐,王铎的书法就是重金属的摇滚乐,他的起笔能够把你砸醒,简单直接粗暴,充满着一种男性的阳刚霸气,虽然有时候有点汗酸味。这或许就是后人说王铎粗俗的由来吧!
这种霸悍之气,在颜真卿身上也感受到,南唐后主李煜就贬斥颜真卿“粗鲁”,是“叉手并脚田舍汉”,审美趣味不一样啊!
齐白石也有这种霸悍之气,管你喜不喜欢,老子就这么写了,爱咋咋地!是少了点文气,却多了一份阳刚。
王铎由明入清,背负贰臣罪名,他有时候要靠书法来发泄,砸起笔是一方面,还有中轴线非常强烈的动荡摇摆,大块面涨墨的运用,都在阐释着他的情绪。
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跟“二王”较劲,因为“二王”代表这中国传统书法的最高峰,最高峰的搞定了,其他的不就小菜一碟了?!
所以天天临一通《兰亭序》,临个十年二十年,我就不信出不来!
你还真出不来,为什么?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二王的书写状态,比如说书写工具、书写姿势,包括社会环境等等,和我们这个时代都不一样了。
赵孟頫一辈子在与二王较劲,要复魏晋的古,但很吃力,这里面有历史的客观原因,唐代楷书这座高峰是如此之高,遮断了后世回望魏晋,甚至秦汉笔法的目光。魏晋笔法,甚至秦汉笔法到底是怎样的,因为没有实物佐证,在他们那个时代,其实是要靠蒙靠猜的。
▲
赵孟頫《近来吴门帖》
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大量文物的出土,以至于我们能看到秦汉的墨迹。
赵孟頫得了一个落水版兰亭,高兴的不得了,连写十三通跋,设想一下,他如果处在我们这个时代,能看到秦汉简牍,估计他就是一个中举的范进,说不定会疯掉。
▲
《里耶秦简》局部
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一方面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能看到前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而且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我们看到的是下真迹一等的资料。
尤其是当代电脑技术的应用,高清放大,最细微的变化,我们都能够看到。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感觉我们做出一些东西来。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书法生存的传统环境不复存在,文人士大夫阶层没有了,包括传统书法所具备的那些素养,当代人一般也不具备了。就好比厨师做菜,好不容易找到了做高档菜的这些原料,书法人找到了简牍、金文等等,正准备做个大菜,回头一看,发现做大菜的传统厨房没有了。
好吧,这些高档的原材料既然做不了大菜,那就只好就拿去烤串涮火锅了!
当代人正做着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也有这样一个愿望,既然传统的厨房没有了,也恢复不了了,我们是不是能够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厨房,用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那些材料,来做一顿现代大菜呢!?
说人话,就是书法的现代转型。
︾
历史上,没有人不学二王的,但学得好的,在面目上都不像二王。
1、学皮毛,只关注二王的外在形态,亦步亦趋,学二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是地地道道的伪二王。
2、完全回复到当时的状态,比如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社会环境,这已经不可能。
3、学二王的源头,学二王的精神,把其中的一个点充分挖掘,发扬光大!
︾
好了,一不小心又扯远了,书归正传。
怎么学二王?
大家只关注二王的外在形态,亦步亦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啊,不再深入,学二王其实只是学个皮毛,是地地道道的“伪二王”。
而二王时代的书写环境,包括书写状态、书写工具、书写姿势都跟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了。
历史上没有人不学二王。
尤其是清代碑学以后,很多学二王学得好的,在面目上,都不太像二王,他们都追溯到比二王更为久远的传统。
所以,我们现在学二王,不要较劲,至少,依我们现在的书写方式,他们的那个起笔就进入不了。
全面恢复到他们的书写场景与状态,又是不可能,那是个无论如何都回不去的时代!
所以,真正会学,就学二王的精神,学二王的源头,把其中的某些点充分挖掘,发扬光大。
以王蘧常为例。
很多人把他和王羲之比,王羲之是前王,王蘧常是后王,包括还有人说王蘧常创造了第六体,篆隶楷行草之后的第六体,这么高的评价!
他担不担得起这样一个评价,后世自有个判断。
但他的这种学书方式,却值得我们借鉴。
王蘧常学二王?一般人看他的作品,跟二王有毛关系啊!
▲
王遽常书法作品局部
但王蘧常却说:
当我学王右军书时,我老师沈寐叟说:右军的绝诣,是坚紧清迥四个字。这是我第二次听到写字的格言。绝诣是最高造就的意思,现在俗称绝招。坚是说坚强,当他小儿子王献之七八岁时写字,右军竟拔不下他的笔,这说明用笔的坚强了。紧字是说结构的不松散。清是说清澈,迥是说高远。我写字时,总牢牢记住坚紧两个字,但清迥两个字,至今还不能达到啊。
王蘧常无论在血脉和精神上,都继承了王羲之的精神和遗韵。
︾
看王蘧常的作品,一般的人是看不出来他跟二王的关联性的。
但是,如果往源头追他其实跟二王是一脉相承的,他追溯的是比二王更久远的传统。
而当代很多人是在二王的下游学,下游全都是后人的洗脚水啊!
很可悲的是,当代很多人天天喝着洗脚水,喝得不亦乐乎,还不自觉。
真正有想法的有追求的,他就会追到比二王更为久远的传统,找到一种生发点。
▲
沈曾植(左)、王遽常(右)书法作品
来比较一下王蘧常跟他的老师沈曾植。
他们都取法章草,但是面目都不一样。
沈曾植取简牍,更多的是借鉴简牍中隶书的传统,所以方折比较多。
王蘧常也是从章草、简牍入手,这在王羲之《初月帖》偏章草的书法中能够看到影子。
但跟他老师又不一样,追溯的是篆书的传统,从金文、碑刻里面去找养分。
汉代的章草,加金文加碑的用笔,二者综合就是王蘧常,流便中又有厚重的金石趣味。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真正懂书法的人,会给王蘧常这么高评价的重要原因。
王蘧常书法在当代的意义还没有充分的挖掘,因为很多人看不懂。
大家都喝二王的洗脚水,怎么能看得懂王蘧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