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形态的历史源流梳理

起笔目的是什么?

有朋友会说,这不废话吗?起笔就是为写字。

您真的会起笔,会写毛笔字吗?真的弄懂了“写”的含义吗?

“写”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核心与本质。

很多朋友也写字,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您,你的那个“写”,可能是描,是画,是擦,是蹭!

起笔要达到写的要求,即笔入到纸面后,要迅速找到毛笔最佳的发力状态,杀纸入纸写出高质量的线条。

从这个角度讲,很多朋友,因为起笔的方式不对,虽然也有起笔,但还不能达到真正写的状态。

什么才是正确的起笔?

能够杀纸、入纸、发力,写出高质量的线条,这样的起笔才有价值。

书法史上,起笔的方式五花八门,形态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当把外在的马甲都剥去,本质都是一样的,也即符合毛笔的笔性去写,把毛笔的特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这就是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

正确的起笔方式,我们叫打开笔。

打开笔跟线条的粗细没有太大的关系,线条粗,并不意味打开了笔,线条细,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打开笔。

这些内容在杖藜网络基础班有深入充分的阐述。

经典中不同的起笔形态

上面从经典作品找出的四个字,起笔方式都不一样,但现象的背后,都是毛笔由侧入转到中行,找到一种最佳的发力状态所留下的一个痕迹而已。

很多朋友临帖,搞不清楚因果关系,为了这个形而去描这个形,离书写的本质,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明白了背后的理,这个形自然就能呈现出来了,笔势、笔路对了,想写不像都难!

历史上,经典作品的点画形态没有不能还原的。

顺流而下,从简牍、晋唐写经、二王、《出师颂》、智永《真草千字文》、颜真卿、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都是选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这2000多年的书法演变过程中,起笔形态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原因又是什么?

简牍中的起笔形态

简牍

简牍是中国书法最早的墨迹遗存之一,从中可看到清晰的笔触。之前可能也有一些少量的墨迹,但那个时候的毛笔还很简陋,因而笔法无从谈起。

东汉简的起笔形态

简牍的很多起笔,都是直入,直接就杀进去就走,简洁流便,不像后世有一个明晰的顿挫。

很多简牍都是当时政府的公文档案,书写成为书记员的日常,要完成大量的书写工作:哎呦,赶快下班,回去还得老婆孩子做饭呢,我还约了女朋友呢,跟我们现在的公务员差不多,跟当代人一样!

郴州西晋简的起笔形态

所以他们的书写稳、准、狠,非常迅速便捷,而要达到这种迅速便捷,就必须对毛笔的笔性非常熟悉,必须符合毛笔的笔性去书写。

这些书记官,没想要成就伟大的书法作品,但是他们的书写却非常符合了毛笔的理——笔法之理、结构之理,表现出作为普通人的天然、质朴、烂漫的人性之美。

晋唐写经与残纸中的起笔形态

写经

写经体的起笔与简牍类似,很多也是尖入笔。

当时很多有钱人信奉佛教,请很多经生抄写佛经供佛,抄经成为一种职业。

经生靠抄写经书为生,一方面,要工整,要表达出供奉者对佛的恭敬;另一方面要快速书写,提高效率,又好又快。这样供奉人能给你一个好价钱,说不定还介绍其他客户,经生也能效益最大化。

为了提高效率,就要快速书写,所以很多写经体的起笔,也是尖入笔,单刀直入,果断、爽利。

敦煌残纸也看到这样的现象,起笔简洁直接,不做过多的停留与修饰。

简洁快速流便实用,这就是当时普通人的日常书写。

王羲之的起笔形态

“二王”

“二王”不一样了,起笔开始复杂:我们啊,名门望族,文人士大夫,有钱有闲,身份跟你们这些天天抄写公文的公务员不一样哦!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悠闲的审美的心态来写书法,要在书法上表现一些东西。

像王羲之这些当中,文人介入到书法,那么比二王他们还要更靠前。比如说,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有文人士大夫介入到书法,已经有了书法的审美自觉,赵壹《非草书》记录了这帮大老爷们是怎么玩书法的,玩得不亦乐乎。

王羲之《远宦帖》的起笔形态

魏晋这帮人服药,学驴叫,《世说新语》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时不时要表现一下自我。

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雅玩心态对待书法,有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大家常临的《书谱》,里面就记录王献之很用心地给谢安写了一封信,他心里面就在想,我的字写得这么好,他应该会保留下来好好的欣赏吧,不曾想谢安接到信,随即就在背后写了回信返回给了王献之,王献之备受打击,甚以为恨。

一个要表现,一个不给面子,这也从侧面来表明,书法已经成为了一种表达性情表现个性标榜人格的方式。

王献之《东山松帖》的起笔形态

怎么表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技术,把毛笔的性能充分开发出来,他们有足够的闲心和耐心,不像那帮书记员和经生,仓仓皇皇赶生计。

所以,二王书法的起笔跟简牍、写经体就不一样了。凭自己的才能技巧,把毛笔不同的功能形态,开发表现出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起笔的形态变化非常丰富,变化莫测。

临过《兰亭》《初月》《远宦》的就知道,哎哟,那种起笔啊,真是眼花缭乱,匪夷所思,有轻有重,有尖有钝,有上有下,把毛笔的功能开发得淋漓尽致!

当然,制笔工艺大大的改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芝笔、左伯纸、韦诞墨,代表了在笔墨纸三方面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出师颂》的起笔形态

隋代

《出师颂》的起笔,角度、粗细变化等等,也是非常丰富,跟后世偏楷书类的起笔也是不一样的。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起笔形态

智永《千字文》的起笔,难度系数也非常大,变化非常丰富。

很多人都认为智永是二王笔法最好继承人。他本身就是二王后裔,有家学的渊源,再就是那个时代,书写环境、书写方式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颜真卿的起笔形态

唐代

颜真卿的起笔,比智永之前的书法简单了很多,开始有明显的提按顿挫,入笔的角度也已经比较规范统一,规律性、重复性开始多起来。

米芾的起笔形态

宋代

米芾的技法,非常厉害,在历史上怎么也可以排前五,他自己一生致力于对二王的学习,他说自己是集古字,所以他在用笔方面是特别用心。

苏轼《寒食帖》的起笔形态

在宋四家里面,他的笔法的技巧、丰富性,毫无疑问排第一。但是米芾还是没能在宋四家里排到头把交椅,这说明技法固然重要,但书法还要表现一些超越技法的内涵。

米芾的起笔也非常丰富,各种角度,各种变化。但那种变幻莫测,相对于二王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赵孟頫的起笔形态

元代

赵孟頫的起笔就简单了很多,规律性更强,不管楷书、行书,入笔的角度大致一样。赵孟頫厉害在哪里?中锋用笔用到了极致,他的线条很多人用金刚杵来形容,还有他的贵胄之气,一般人是达不到的。

赵孟頫是一个老实人,表现在书写状态的老实上,手指手腕基本上不怎么动。

而简牍章草、二王,指腕之用是非常丰富的。

所以赵孟頫写不了草书,大草狂草就更不用说了。

董其昌的起笔形态

明代

董其昌的笔法,相对于赵孟頫,变化丰富一些。但如果跟二王、米芾比,变化的丰富性,差距还是蛮大的。

入笔比较轻,顿挫也不是太明显,在行进运动过程中完成侧入中行,指腕运用比较微妙。

董其昌是强调指腕之用的。

唐代以前的执笔与书写方式

两张图,记录的都是唐代以前的书写方式。

唐代之前没有桌椅,顶多有矮几,席地或者凭几而坐,左手拿纸,衬比较硬的东西,或者是就拿着简,右手拿笔。

这种书写方式,不方便做有明显的顿挫提按的起笔,因为手是悬起来的,没有一个稳定的支撑。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简牍的起笔都是直入,笔杀入简里直接打开,二王、智永的起笔为什么会有那么丰富,变化多端,其实都跟书写方式有关。没有稳定的支撑,手指手腕自由灵活,盘旋飞舞,随机应变,随势生发,不可能有固定的规律。

近现代人的执笔与书写方式:罗振玉(左)、启功(右)

这是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罗振玉的书写场景,另一张是启功的书写场景,代表着近现代人的书写方式。

臂、肘在桌上有一个稳定的支撑,便于起笔做提按顿挫,稳定性强意味着随机性弱,规律重复性强意味着变化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发现,以唐作为分水岭,唐以前,起笔形态是变化多端、神出鬼没,而到了唐以后,桌椅的出现改变了书写方式,起笔形态变得比较单一,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楷书高度成熟后,作为了人们学习书法入门的书体,提按顿挫成为比较固定的起笔方式,被带入到其他书体。

古人已经关注到桌椅的发明对书写的影响。

晋己(以)前藉地而坐,书必就膝;楷书就几,几广不过四五寸,修不过一二尺,惟天子玉几,广尺二,修三尺耳。故悬掌不期悬而悬,正锋不期正而正。又按古人作字不甚大小,至大不过二寸,至小不过五分。题石则稍大,如《坛山》、《绎山》之类。署书则就版而题,可以任其广狭,否则膝间无可大之道也。即张颠素狂,亦就屏障始可纵逸成草,已非古法,今之作者,须先定古今器用,始可作古今字体。

悬掌,故古人之顺境,今人之逆境也。自唐已前,虽有隐几,聊借掎阁而已。后世巧作台椅,安逸自恣,少而习之,不知身手死矣。及长而后知书法,将革前非,心手斗逆,反称甚难。

——明·赵宧光《寒山帚谈》

古人作书无不悬腕者,童而习之也。《急就篇》云:“急就奇觚与众异。”《说文》“幡”字云:“书儿拭觚布也。”案:觚以竹为之,八棱,既书,以布拭去可重书。觚高于案,不悬腕则笔莫及,是童子学书第一字第一笔已悬腕矣,所谓习惯成自然也。今幼童用纸,腕伏纸上,及长学作大字,始欲悬腕,而胆怯木强,了无自然之趣,所以不及古人也。

——清·桂馥《杂朴》卷六

悬臂作书,实古人不易之常法。上古席地凭几,又何案之可据?凡后世之以书法称者,未有不悬臂而能传世者。特后人自幼据案作书,习于晏安,去难就易,以古法为畏途,不以为常,反以为异矣。……近有朝鲜国举人浮海失风,覉留浙省,见其执笔若此,犹汉、唐遗法也。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

用笔千古不变,天分高者自然暗合。贵邦人写字合者颇多,乃因无高桌,多为悬腕书写之故也。我邦人之弊病多由此而生。”

——民国·杨守敬《与岩谷一六笔谈》

悬手而书,唐以前人为易事,唐以后反而为难事了!

这就是回到秦汉、魏晋书写状态的难度所在。

历史上的起笔形态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如何理出一条线索,把复杂的东西简洁明晰地统摄起来?

不同书体的大致起笔角度

画了一张图,以起笔角度变化把所有的起笔形态都统摄到一个系统当中。

篆书:藏锋起笔,180°打开笔。

隶书:藏锋逆入下沉,然后再顶起再平出,大致270°打开笔。

简书:单刀直入,0°起笔。简书的难度,其实就是在这个起笔,因为跟后世成熟楷书的起笔方式不一样。我们不习惯他的这种起笔,所以觉得难。

相反的,如果把楷书的起笔方式让秦汉时期的人来写,他们也觉得很难,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书写习惯。

楷书:侧入中行,大致可能就在30°到75°之间,我标60°,只是一个概。

行草书:篆书、隶书、简书、楷书起笔方式的一种综合,真正的高手,可以360°无死角打开笔。

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早年跟晚年的起笔形态也有变化,起笔形态跟生命状态息息相关。

颜真卿早期与晚期起笔形态对比

颜真卿

早年《多宝塔》,起笔是锋芒毕露,和他早年的生命状态有关,争强好胜,雄姿英发。

晚年,经历过功名荣辱后,洗尽铅华,回归质朴,不再在乎外在的形态,《李玄靖碑》《颜勤礼》《颜家庙》,起笔不再那么尖锐,而是圆融有机。

八大山人早期与晚期起笔形态对比

八大山人

跟颜真卿类似,八大早年学过董其昌,起笔细致入微细微,丝丝入扣,纤毫毕现。

晚年,不再那么锋芒毕露,把一些外在的东西全都掐掉。

明末清初,政权更迭,作为皇室后裔,流落江湖,既出家当和尚,又当道士,从早年的激愤逐渐回复平静,内心回到一种。

八大晚年的起笔非常朴素简静,简而不单,把激越隐藏在高冷背后。

弘一法师早期与晚期起笔形态对比

弘一法师

早年学魏碑,非常刚猛,起笔斩钉截铁,尽力地去模仿刀在石头上刻的那种爽利。

晚年复归平和,在若有若无间打开笔,把对生命的感悟,通通融入在线条的中段。

书法史还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这种起笔状态其实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书法人一上来就想介入到这样一种境界,想进入到颜真卿、八大、弘一与晚年生命状态相对应的起笔形态,这是做不到的。

只有经历了前面的那个阶段,才能进入到后面的境界。

所以,不能直接学八大、弘一晚年的作品,没有前面的铺垫,学不到的。

常人的起笔,可能先要预热一下,有个过门,先伸展一下拳脚,再慢慢进入状态。

而历史上的一些书法大师,随时就能起势,收放自如,非常规手段,却很合笔势笔理,是起笔方式的逸品。

张旭草书中一些特别的起笔形态

张旭《古诗四帖》

张旭《古诗四帖》的起笔,变化多端,各种方向、角度都有,跟后世的顺起笔不一样,很多是逆起笔,类似于隶书的起笔方法,逆入往上一顶,然后再走。

他的手指手腕,也都是盘旋飞舞,用得很灵活,写他的字,手指手腕不动,直来直去,根本就没办法写,写不出他那种感觉。

黄庭坚草书中一些特别的起笔形态

黄庭坚

黄庭坚的起笔也很有特点,常有一个什么鹅头,或者鹤嘴。笔点下去之后,马上立正,逆势再走。

这样一个起势,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随势生发,360°无死角,都可以打开笔,这就需要一种高超的能力,一方面对毛笔的笔性非常熟悉,控笔能力非常强;另一个方面,胆大心细,已经达到了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便哪个方式,都能够让毛笔快速找到最佳的发力状态,能够在瞬间捕捉到那个最精微、最准确的发力点。

王铎草书中一些特别的起笔形态

王铎

王铎的起笔,在历史上也非常有特点,跟别人不一样,他感觉是砸下去的!

“哐当”一下砸到纸上,迅速立正之后再走,类似于音乐当中的重鼓点,本来要昏昏欲睡,突然来这么一下,把你惊醒,精神为之一振。

如果把书法类比音乐,王铎的书法就是重金属的摇滚乐,他的起笔能够把你砸醒,简单直接粗暴,充满着一种男性的阳刚霸气,虽然有时候有点汗酸味。这或许就是后人说王铎粗俗的由来吧!

这种霸悍之气,在颜真卿身上也感受到,南唐后主李煜就贬斥颜真卿“粗鲁”,是“叉手并脚田舍汉”,审美趣味不一样啊!

齐白石也有这种霸悍之气,管你喜不喜欢,老子就这么写了,爱咋咋地!是少了点文气,却多了一份阳刚。

王铎由明入清,背负贰臣罪名,他有时候要靠书法来发泄,砸起笔是一方面,还有中轴线非常强烈的动荡摇摆,大块面涨墨的运用,都在阐释着他的情绪。

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跟“二王”较劲,因为“二王”代表这中国传统书法的最高峰,最高峰的搞定了,其他的不就小菜一碟了?!

所以天天临一通《兰亭序》,临个十年二十年,我就不信出不来!

你还真出不来,为什么?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二王的书写状态,比如说书写工具、书写姿势,包括社会环境等等,和我们这个时代都不一样了。

赵孟頫一辈子在与二王较劲,要复魏晋的古,但很吃力,这里面有历史的客观原因,唐代楷书这座高峰是如此之高,遮断了后世回望魏晋,甚至秦汉笔法的目光。魏晋笔法,甚至秦汉笔法到底是怎样的,因为没有实物佐证,在他们那个时代,其实是要靠蒙靠猜的。

赵孟頫《近来吴门帖》

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大量文物的出土,以至于我们能看到秦汉的墨迹。

赵孟頫得了一个落水版兰亭,高兴的不得了,连写十三通跋,设想一下,他如果处在我们这个时代,能看到秦汉简牍,估计他就是一个中举的范进,说不定会疯掉。

《里耶秦简》局部

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一方面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能看到前人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而且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我们看到的是下真迹一等的资料。

尤其是当代电脑技术的应用,高清放大,最细微的变化,我们都能够看到。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感觉我们做出一些东西来。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书法生存的传统环境不复存在,文人士大夫阶层没有了,包括传统书法所具备的那些素养,当代人一般也不具备了。就好比厨师做菜,好不容易找到了做高档菜的这些原料,书法人找到了简牍、金文等等,正准备做个大菜,回头一看,发现做大菜的传统厨房没有了。

好吧,这些高档的原材料既然做不了大菜,那就只好就拿去烤串涮火锅了!

当代人正做着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也有这样一个愿望,既然传统的厨房没有了,也恢复不了了,我们是不是能够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厨房,用古人做梦都想不到的那些材料,来做一顿现代大菜呢!?

说人话,就是书法的现代转型。

历史上,没有人不学二王的,但学得好的,在面目上都不像二王。

1、学皮毛,只关注二王的外在形态,亦步亦趋,学二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是地地道道的伪二王。

2、完全回复到当时的状态,比如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社会环境,这已经不可能。

3、学二王的源头,学二王的精神,把其中的一个点充分挖掘,发扬光大!

好了,一不小心又扯远了,书归正传。

怎么学二王?

大家只关注二王的外在形态,亦步亦趋,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啊,不再深入,学二王其实只是学个皮毛,是地地道道的“伪二王”。

而二王时代的书写环境,包括书写状态、书写工具、书写姿势都跟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了。

历史上没有人不学二王。

尤其是清代碑学以后,很多学二王学得好的,在面目上,都不太像二王,他们都追溯到比二王更为久远的传统。

所以,我们现在学二王,不要较劲,至少,依我们现在的书写方式,他们的那个起笔就进入不了。

全面恢复到他们的书写场景与状态,又是不可能,那是个无论如何都回不去的时代!

所以,真正会学,就学二王的精神,学二王的源头,把其中的某些点充分挖掘,发扬光大。

以王蘧常为例。

很多人把他和王羲之比,王羲之是前王,王蘧常是后王,包括还有人说王蘧常创造了第六体,篆隶楷行草之后的第六体,这么高的评价!

他担不担得起这样一个评价,后世自有个判断。

但他的这种学书方式,却值得我们借鉴。

王蘧常学二王?一般人看他的作品,跟二王有毛关系啊!

王遽常书法作品局部

但王蘧常却说:

当我学王右军书时,我老师沈寐叟说:右军的绝诣,是坚紧清迥四个字。这是我第二次听到写字的格言。绝诣是最高造就的意思,现在俗称绝招。坚是说坚强,当他小儿子王献之七八岁时写字,右军竟拔不下他的笔,这说明用笔的坚强了。紧字是说结构的不松散。清是说清澈,迥是说高远。我写字时,总牢牢记住坚紧两个字,但清迥两个字,至今还不能达到啊。

王蘧常无论在血脉和精神上,都继承了王羲之的精神和遗韵。

看王蘧常的作品,一般的人是看不出来他跟二王的关联性的。

但是,如果往源头追他其实跟二王是一脉相承的,他追溯的是比二王更久远的传统。

而当代很多人是在二王的下游学,下游全都是后人的洗脚水啊!

很可悲的是,当代很多人天天喝着洗脚水,喝得不亦乐乎,还不自觉。

真正有想法的有追求的,他就会追到比二王更为久远的传统,找到一种生发点。

沈曾植(左)、王遽常(右)书法作品

来比较一下王蘧常跟他的老师沈曾植。

他们都取法章草,但是面目都不一样。

沈曾植取简牍,更多的是借鉴简牍中隶书的传统,所以方折比较多。

王蘧常也是从章草、简牍入手,这在王羲之《初月帖》偏章草的书法中能够看到影子。

但跟他老师又不一样,追溯的是篆书的传统,从金文、碑刻里面去找养分。

汉代的章草,加金文加碑的用笔,二者综合就是王蘧常,流便中又有厚重的金石趣味。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真正懂书法的人,会给王蘧常这么高评价的重要原因。

王蘧常书法在当代的意义还没有充分的挖掘,因为很多人看不懂。

大家都喝二王的洗脚水,怎么能看得懂王蘧常呢?!

(0)

相关推荐

  • 书法丨原来小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中国文字使用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甲骨文发明以来,中国书法的字体经历了由 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 中国书法在古代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丰富.完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

  • 书法讲堂|你知道“起笔”有多重要吗?

    --推荐语-- 这是一篇学术性很强的论文,论文就是论有所据,以据论理,所以这篇论文并不是简单的陈述史学概念,而是从实践中提炼某些思考的方面. "笔法"一直是"秘而不宣&q ...

  • 【文飞说书】(十四):您真的会起笔吗?!——起笔形态的历史源流梳理

    编者按:此文为萧文飞老师为杖藜书院学术群一年级(2021级)笔法专题之笔的打开的第二次授课, 在课堂录音的基础上做了删减. ︾ 起笔目的是什么? 有朋友会说,这不废话吗?起笔就是为写字. 您真的会起笔 ...

  • 工尺谱与俗字谱之历史源流考

    摘要:工尺谱与俗字谱是我国历史上属于同一种记谱体系的两种记谱谱式.工尺谱的记谱形式,在沈括<梦溪笔谈>.陈旸<乐书>等文献中均有记述.俗字谱即朱熹<琴律说>之&qu ...

  • 【教学反思】《地表形态》复习思路梳理

    <地表形态>复习思路梳理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山地的形成,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3.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结合河流地貌的发育,分 ...

  • 学霸都在悄悄用的|历史知识点梳理‼️hi...

    ---------- 阳光正好  春意正浓 又是一年花开好时节 将挚爱的你 搁浅在春的深处 你的眸中便绽放着 一个完整的春天 相邀  共赴一场花事 -----☀️----- 感谢大家支持秒懂同学:今日 ...

  • 武当内家拳法历史源流初探

    武当武术的生产与发展,是同古代丹士修炼活动及武当道门内道教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武当山位于华中腹地,紧靠秦巴山脉,背依神农架,面临汉水,山势奇特,风光秀丽,自古就是道佛修炼家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全国四大 ...

  • 追溯奉贤文化的历史源流

    任何一个区域的文化,都是叠加.融合而成.奉贤的文化,也同样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形成.追溯奉贤文化的历史源流,阐释奉贤文化的个性特征,发掘奉贤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进一步加深"贤文化&quo ...

  • 欧洲历史脉络梳理图,240秒搞明白: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

    学习历史必备两样工具,一是年表,二是地图,有了它们,就可以将事件定位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学习历史必备两样工具,一是年表,二是地图,有了它们,就可以将事件定位在时间和空间的 ...

  • 化橘红历史源流分析及其标准体系构建

    化橘红这味中药具有"化痰如神"的美誉,<中国药典>2020版中记载其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国医大师金世元曾在养生堂专门为大家详细讲授过这味中药,且金老在日常生活中 ...

  • 作为批评的考证: 评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新近出版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可谓为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