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11:《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

自我康疗11:《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

要做好事,不能做坏事。

要做好人,不能做坏人。

刚刚开始学做人的小孩子,经常就会听到长辈这样的训诫。到了长大成人后,也会继续这样教导小孩子。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有些人却一辈子都没有搞明白。

按照常理来讲,善就是好,恶就是坏。正就是善,邪就是恶。因此,人们就都应该站在正义一边与邪恶作斗争。事实也是这样,只有扶正才能祛邪,只有惩恶才能扬善。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始终存在着正义与邪恶的矛盾斗争。不是正气压倒邪气,就是邪气压倒正气。此消彼长,循环往复。

在此过程中,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个人内心世界的正气压倒了邪气,就必然会产生正义的行为。反之,就必然产生邪恶的行为。如果沿着正义方向前进,就是做好事的好人。如果沿着邪恶方向前进,就是做坏事的坏人。如果站在正邪之间犹疑不动,就是虚度光阴和浪费资源的废人。

按照教科书的理论来讲,人生方向选择问题,是正邪善恶“道不同”的根本问题。人生方向选择错误,就是颠覆性的根本错误。在这个错误的道路上,使用的方法和技术越高明,产生的恶果就会越严重。当然,道路方向正确,使用的方法和策略不正确,也会犯产生错误的结果。不过,这只能算技术性错误,而不是方向性的根本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正道与邪道的方向判断,总是过于关注实用知识经验和技术方法的学习,最终就很容易把道路方向错误和技术性错误混为一谈。于是,就陷入在错误方向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迷魂阵。中国古代的“独尊儒术”和西方现代社会的“技术崇拜”,都是这种道路方向性错误的恶性循环。

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宇宙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如果这个生命体的能量循环正常,人们就会感到风调雨顺环境舒适。如果宇宙自然生态系统能量循环失衡,则会立即启动自行调节的应急保护机制。人们看到的气候异常和雷电风暴等恶劣天气,以及地震和海啸等现象,便是自然生态系统“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调整和宣泄。

人类是宇宙自然生态系统的衍生物,也脱离不了这个大系统的能量循环。当人类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天道法则时,就能够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成长。如果人类贪婪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就会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失衡,最终就会遭到自然法则的严厉惩罚。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循环系统中,每个人都是形神合一的子系统。如果秉信“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丛林法则,就会鬼使神差地贪婪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从而导致个人内心世界与身外物质世界的循环失衡,进而导致自身生命系统的气血循环失调。到了体内五脏六腑元气耗竭之时,便是神灭形亡的自我终结之日。

由此可见,正邪善恶的道路方向抉择,就在于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轻重取舍判断。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法则,就是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大道。固守“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丛林法则,就是自私自利弱肉强食的邪道。

至于怎样才能实现自身生理系统的均衡循环,我们还是要继续问道于中国大道文化的“黄老之学”。

下面,我们就共同来静心研读《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我听说在修炼养生术的方士之中,有人认为脑髓是脏器,有人认为肠胃是脏器,也有人把这些都称为腑。如果再追问,还是会得到彼此相反的答案,他们每个人却又都坚信自己的观点正确。我搞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希望听你讲一讲。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的子宫,这六者都是源自地气运化。因此,它们皆能藏阴而应地,就像大地包藏万物一样藏而不泻,被称为“奇恒之府”。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都是源自天气运化。因此,它们就像天能在空中自行运转一样泻而不藏,同时受纳五脏排出的浊气,被称为“传化之府”。浊气不能在此久留,所以就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

此外,肛门也为五脏排泄浊气。在这样相互配合作用下,饮食的水谷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

所谓五脏,功能就是贮藏精气而不外泄。因此,它们才能保持饱满和充实的状态。

六腑的功能,是传输转化饮食的水谷而不是贮藏。它们有时显得充实,但却不能长久保持饱满状态。因此,当饮食的水谷入口时,人就会感到胃里充实而肠内空虚。当食物继续下行时,人就会感到肠内充实胃里空虚了。

所以说,胃实而肠不满,肠满而胃不实。

黄帝又问:为什么气口脉可以独主五脏的病变呢? 

岐伯回答说:胃是容纳饮食水谷之海,是六腑经气之源。饮食五味入口,首先留在胃里,再经足太阴脾的运化输转,才能供养五脏之气。脾为太阴经,主输布津液。气口脉为手太阴肺经过之处,也属太阴经脉,主朝白脉。因此,五脏六腑的气味,都出自胃而表现在气口。所以,五气入鼻藏留于心肺。心肺有了病变,就会引起鼻口不利。

但凡诊治病情,必须观察患者的身体上下的变化,准确把握脉象的虚实,综合分析其心理健康状态与生理疾病的关系。

对于迷信鬼神的人,决不可以跟他讲深奥的医道和医道。对于反感针石术疗法的人,决不可以跟他讲授医术技巧。讳疾忌医者,就必然不可救药。即便是出于好心治病救人,结果也是劳而无功。

解读启示

显而易见,此所谓“地气之所生”和“天气之所生”,就反映出了“天人合一”系统循环的关系。人体生理系统的五脏六腑,通过“奇恒之府”和“传化之府”,才能实现气血循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阴阳平衡。如果违背这个天道法则,就必然会遭遇邪气侵害,直接导致自身的病变。

诚如斯言,“观其志意与其病也”。人是形神合一的生命体,思想意识决定行为习惯。邪道思想病毒,必然导致心理疾病,进而引发自身的生理病变。医术和药物可以治疗生理疾病,但却无法救治心病。只是迷信科学技术和药物,本身就是不通医道的悲哀。

亦如斯言,“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讳疾忌医的齐桓侯,就是神医扁鹊也救治不了的“劳心者”。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心理不健康的“劳心者”,还在重复着讳疾忌医的故事?

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学习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