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心语】于长春|| 诵读:《味道》
【总第033701期】
于长春,阅读者,一九九九年获得国家语委颁发的广播级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记者,北大荒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大荒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1991年开始从事广播电视采编播工作,期间多次参加省、地市及农垦总局广播电视作品创优评奖获得较好成绩,并有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二套星火科技栏目,黑龙江省台,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播出。常年活跃在黑龙江垦区文艺舞台,获得多项语言类表演奖项,多次被评为优秀主持人。
听了长春老师这段关于味道的朗读后,忽然很想念远在家乡父亲的味道。
味道
文/学英
父亲的味道,是泥土朴拙的味道。
父亲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骨子里渗透着泥土的味道。明年父亲就80岁了,仍耕耘不辍。
中秋节的早上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我想父母必是去地里收秋了。中午再打,母亲接的,问父亲呢。母亲回答说,上午收高粱,累了,午睡呢,就别喊他了。听了母亲的话,突然意识到父亲老了。
再也不是那个春耕时开着拖拉机一夜翻成百上千亩地,第二天早上回到家依然神采奕奕的年轻拖拉机手了。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下夜班回到家,带着一身春天新翻田地特有的泥土的腥甜,掺杂着机油的味道。我会忍不住从热被窝伸出手,拉着他的衣角使劲闻两下,再心满意足地睡去。
再也不是秋收的时候开着康拜因收了一天的大豆,晚上收工带回来一车清香四溢的豆秸,带着全家人兴高采烈的卸车,码成一个结结实实的金黄垛子的那个健壮的康拜因驾驶员了。我还记得父亲叉起一大捆豆秸,甩到高高的豆秸垛上的样子,帅极了,虎虎生风的。那豆秸的香气,父亲身上的汗味,混合着泥土绵长的气味贯穿整个秋季。
父亲的味道,是泥土醇厚的味道。
退了休的父亲,仍然离不开土地。没有大片的土地让他耕种,他就种种房前屋后的菜园,在山坡沟畔开几块荒地,种上各色的菜蔬和谷物。菜蔬下来时,他和母亲会把沾着泥土晨露的蔬菜送到我们姐妹三个的家里。春天头茬的韭菜,油绿的小葱、菠菜,夏天的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秋天的白菜、萝卜、土豆。反正父亲地里长的,都会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我来北京后,再也吃不到父亲种的各色时蔬小菜了。父亲仿佛觉得对我是个亏欠。想起我从小爱吃小米,又开始种谷子了,这样我春节回家,就可以让我带回北京慢慢吃了。每年春节回来,小米是我一定要装到行李箱的。不为别的,只为能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可以时常坐在厨房咕嘟咕嘟煮着家乡的味道。那米香里,依稀可以闻到父亲身上暖暖的泥土的味道。
张学英,笔名三月雪,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现客居北京。做散淡的生意,过闲适的日子。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烹文疗饥慰伤。对黑土地情有独钟,生于斯,长于斯,文字长萦绕于斯。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学英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赞 (0)